20xx苏教版思品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内容摘要:

对特种行业、公共娱乐 场所、水路运输、民用设施、施工设施等都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定。 6 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法律有哪些。 (五部) 民法通则、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6 正常经济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则有哪些。 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70、 依法规范经济行为,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 7 简述什么是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的类别。 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类别:违法行为划分为违宪行为和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 7 什么是犯罪。 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 罚的行为。 特征: 7 简述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含义:刑法是由国家制定 /颁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应处以何种刑法的法律。 7 公检法三者间关系怎样。 它们的共同任务是什么。 关系:在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规定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履行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 7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公安机关是我国政府部门中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保卫工作的专门机关。 检查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 法院 是审判机关。 7 了解我国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层级。 第 15 课 神圣的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7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首要地位,它规定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 7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哪些根本问题。 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 国家标志„„ 7 什么是法律效力。 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2)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80、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实施依宪治国青少年可以做什么。 (学、守、用、护、宣) 依宪治国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8 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指由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权利和义务,也叫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 8 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政 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婚姻、家庭、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保护华侨和归侨以及侨眷的权利„„ 8 列举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的主要内容。 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和结社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和获得物质保障权。 文化教育权利:我国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和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实现这项权利,对于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8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什么。 为什么。 人生自由全 公民只有具备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才有可能参与国家管理,享受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8 简述我国保护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相关法律规定。 8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关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8 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力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的公民的 合法的自由和权力。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8 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 义务有什么样的特征。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8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是什么。 P62 最后 90、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重要性是什么。 P65 最后一段 9 税收的作用。 我国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P66 第一段 16 课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 列举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通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合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产品质量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价格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量法 》 2. 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主要有哪些。 (知道具体内容并会案例分析)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 1)消费者:不仅有力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引导消费者合理、科学的消费; ( 2)经营者: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有利于经营者确立自己的商业信誉; ( 3)社会: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创造健康的消费环境。 4. 消费者 依法维权的重要途径有哪些。 ( 6条) 5.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 6. 协商和解的基础是什么。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要行政部门包括哪些。 这些部门是如何执法的。 7. 仲裁也称什么。 前提条件是什么。 8. 消费者维权时应该注意什么。 1)维护合法权益,要通过合法途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协商和解应当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 3)投诉、申诉、诉讼时要提供证据,如:凭证、发票、保修证件、物品有关证明材料; 4)应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实事求是,公平公正。 9. 怎样才能更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辨析 :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政府部门和消协的责任。 ) 1)立法机关:完善立法,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行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3)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 4)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打击和制裁违法犯罪; 5)国家: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 6)消协等社会组织:落实职能,积极维护消费者利益; 7)大众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如实曝光消费侵权现象,为消费者维权; 8)经营者、生产者:依法诚信经营,提高道德修养,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9)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 做个成熟的消费者。 10. 怎样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 1)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 2)消费者要尽量到正规的商店购物,少购买流动摊点的物品; 3)消费者要善于识别各种消费陷阱,提防上当受骗; 4)消费后,消费者应主动索要发票; 5)消费后,核实产品的“电子身份证”; 6)出现消费纠纷,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1. 消费者为什么要主动索要发票。 ①发票是获得售后服务的凭据; ②发票是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证据。 ③经营者不开发票是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 12. 常见的消费陷 阱有哪些。 应该如何防止其危害 ? 消费陷阱: ①消费 “ 承诺 ” 对消费者不负责任; ②价格游戏是不法商贩最基本的欺骗方式,是某些经营者针对顾客追求便宜或者是贪图便宜的心理而设置的陷阱; ③经营者利用自己的优势对消费者制定一些或明或暗的规定,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