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测试-专题4内容摘要:
“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 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C 【点拨】 本题和浙江文综卷相近,使用了同一材料。 从费孝通的回忆“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等信息,可判断出他参加的会议是 1949年 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因为这次会议中北平改名为了北京,建国前参加代表较为广泛的只有这次会议。 联系材料中出席会议的代表涉及各个阶层,而且各个阶层代表在一个会场一起讨论问题,这些反映了这次会议的广泛性、平等性,从这次会议对于新中国建立的重要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深刻性,本题选 C项。 第 ③ 项继承性可排除,本次会议与以前的旧政协会议无联系。 “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 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材料无法体现继承性,排除③。 【结束】 10. ( 2020 年 3 月南京市二模 5 题)右图为上海造币厂 2020 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 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 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 )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 — 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答案】 A 【点拨】 1876 年 ,上海怡和洋行英商在未征得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 ,采取欺骗手段在上海擅筑 ,擅自修建了淞沪铁路 (从吴凇到上海 ),于 1876 年 7 月建成通车 ,全长 15 公里 ,经营了一年多时间 ,这是中国最早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第一条铁路。 后来清政府用 28 万两白银将其赎回 ,全部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结束】 11. ( 2020年 1月南京模拟 5题)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 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 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 ”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 ①商品价格日渐下降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 ① ②③ B. ① ②④ C.②③④ D. ① ③④ 【答案】 C 【点拨】 本题可用排除法。 从题干来看,江南铁路通车后,并没提及商品价格问题,因此排除所有带①的选项。 【结束】 12. ( 2020 年 3 月江苏四市一模 8 题)“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 ”这里 的“文明婚姻” ( ) 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 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 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 D.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 【答案】 B 【点拨】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根据题干信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属于中国传统婚姻特征,“取得男女之同意”说明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愿是新式婚姻的体现,因此应选 B。 【结束】 13. ( 2020 年 10 月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调研 9 题)下列近代报刊,可以归为同一类性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D 【点拨】 第①项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测试-专题4
相关推荐
( )35. A. a orange B. an orange juice C. two glass of orange juice D. a glass of orange juice Ⅳ .阅读理解。 ( 30分 ) (A) Ann es from Canada. She is in Beijing with her parents now. She is a student of No.
e same grade. ( )40. Peter and Kitty are old friends. (B) Name Age From Tel. Zhong Nan 40 Beijing 88765342 Gao Ming 13 Shanghai 56736981 Martin 28 England 73426979 ( )41. Gao Ming is from ____. A.
re you in? B: 25 A: Oh. We are in the same class. Goodbye! B: Bye。 A. How are you? B. And you? C. What’s your name? D. Nice to meet you, too. E. I’m in Class Two, Grade One. F. OK. G. Are you from
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是在克利斯提尼时期。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 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 《梭伦诗选》 材料二 下 图是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情景 请回答: (1)诗中 “ 豪强 ”“ 人民 ”
、非选择题 (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 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力量。 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 如克里木 (克里米亚 )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解放以前,农民的 “ 叛乱 ” 每十年要高涨一次。 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
持 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2从美国 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其实践结果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进步性 ②当时以华盛顿为代表的一批美国政治家们高超的政治智慧 ③宪法虽然存在局限性,但它适应了美国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