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测试-专题4内容摘要:

“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 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C 【点拨】 本题和浙江文综卷相近,使用了同一材料。 从费孝通的回忆“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等信息,可判断出他参加的会议是 1949年 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因为这次会议中北平改名为了北京,建国前参加代表较为广泛的只有这次会议。 联系材料中出席会议的代表涉及各个阶层,而且各个阶层代表在一个会场一起讨论问题,这些反映了这次会议的广泛性、平等性,从这次会议对于新中国建立的重要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深刻性,本题选 C项。 第 ③ 项继承性可排除,本次会议与以前的旧政协会议无联系。 “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 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材料无法体现继承性,排除③。 【结束】 10. ( 2020 年 3 月南京市二模 5 题)右图为上海造币厂 2020 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 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 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 )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 — 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答案】 A 【点拨】 1876 年 ,上海怡和洋行英商在未征得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 ,采取欺骗手段在上海擅筑 ,擅自修建了淞沪铁路 (从吴凇到上海 ),于 1876 年 7 月建成通车 ,全长 15 公里 ,经营了一年多时间 ,这是中国最早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第一条铁路。 后来清政府用 28 万两白银将其赎回 ,全部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结束】 11. ( 2020年 1月南京模拟 5题)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 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 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 ”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 ①商品价格日渐下降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 ① ②③ B. ① ②④ C.②③④ D. ① ③④ 【答案】 C 【点拨】 本题可用排除法。 从题干来看,江南铁路通车后,并没提及商品价格问题,因此排除所有带①的选项。 【结束】 12. ( 2020 年 3 月江苏四市一模 8 题)“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 ”这里 的“文明婚姻” ( ) 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 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 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 D.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 【答案】 B 【点拨】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根据题干信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属于中国传统婚姻特征,“取得男女之同意”说明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愿是新式婚姻的体现,因此应选 B。 【结束】 13. ( 2020 年 10 月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调研 9 题)下列近代报刊,可以归为同一类性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D 【点拨】 第①项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