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临时用电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Pc1 tg@=99 =( kvar)。 Sc1= 2211ccPQ =( kvA)。 Ik1= =( A) ◎选择空压机电源电缆截面,查表:当选择 3 185+2 95BLVV 电缆时,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Iy=355( A), Iy> Ik1, Lk1( 15M)电缆截面选择满足安全用电要求。 ※ B4 配电箱至 A1总配电箱支干线计算电流:取支干线负荷同时系数 K∑ =; ∑ PB7= 99 2=( kw); ∑ Q B7= 2=( kvar)。 SB7= 2277BBPQ =( kvA)。 IB7= SB7/ 3 Un = =( A) ◎选择 A3B7支干线电缆截面,查表:当选择 3 240+2 120BLVV 电缆时,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Iy=475( A), Iy> IB7, LB7( 20M)电缆截面选择满足安全用电要求。 ② B8配电箱:预留回路 ③ B9配电箱:施工照明配电箱( 30KW); ※ B9配电箱至 A3总配电箱支干线计算电流:取支干线负荷同时系数 K∑ =1; Cos@=1。 照明用电量计算 得: ∑ PB9 =30( kw); ∑ QB7=0。 负荷按三相分配,三相各 PS=10 kw,计算三相负荷: IB7= 3PSA/Un Cos@=( 3*10) / 1=( A) ◎选择 A3B9支线电缆截面,查表:当选择 3 120+2 70BLVV 电缆时,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Iy=266( A), Iy> IB9, LB9( 20M)电缆截面选择满足安全用电要求。 ④ A3总配电箱 : B7 、 B B9配电箱; ※ A3总配电箱至箱变 DZ20Y500 干线计算电流:取干线负荷同时系数 K∑ =;由第三章现场用电量计算得(具体计算过程略): ∑ PA3 =( +30) =;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4 ∑ QA3=( +0) =( kvar); SA3= 2233AAPQ =( kvA); IA3= SA3/ 3 Un = =( A) ◎选择 A3 至箱变 DZ20Y400 干 线电缆截面,查表:当选择 3 240+2 120BLVV 电缆时,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Iy=475( A), Iy> IA3, LA3( 20M)电缆截面选择满足安全用电要求。 ⑷ A4总配电箱负荷分配和支、干线电流计算及电缆截面选择: ① B10配电箱:通风机 2台;混凝土输送泵 2 台; 混凝土输送泵: Ps=90( kw); 查表 1: Kx=; Cos@=; tg@=; 则:∑ Pc1= Kx Ps= 90=( kw); ∑ Qc1=∑ P1 tg@= =( kvar); 通风机: Ps=55( kw); 查表 1: Kx=; Cos@=; tg@=; 则:∑ Pc2= Kx Ps= 55*2=( kw); ∑ Qc2=∑ Pc2 tg@= =( kvar); ※ B10配电箱至 A4总配电箱支干线计算电流:取支干线负荷同时系数 K∑ =; ∑ PB10 =( +) =( kw); ∑ QB12=( +) =( kvar); SB12= 2212 12BBPQ =( kvA); IB12= ∑ PB12 / 3 Un = =( A) ◎选择 A4B10 支线电缆截面,查表:当选择 3 240+2 120BLVV 电缆时,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Iy=475( A), Iy> IB10, LB10( 200M)电缆截面选择满足安全用电要求。 ② B11配电箱:生活区照明配电箱 1 个( 100KW); ※ B11 配电箱至 A4 总配电箱支干线计算电流 :取支干线负荷同时系数 K∑ =;Cos@=1。 照明用电量计算得: ∑ PB11 =100( kw); ∑ QB7=0。 负荷按三相分配,二项各 35 kw,另外一相为 PSA=30 kw,按最大一项计算三相负荷: IB11= *3PSA/Un Cos@=*( 3*35) / 1=( A) ◎选择 A4B11 支线电缆截面,查表:当选择 3 240+2 120BLVV 电缆时,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Iy=475( A), Iy> IB11, LB11( 200M)电缆截面选择满足安全用电要求。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5 ③ B12配电箱:加工区照明配电箱 1 个( 30KW); ※ B12 配电箱至 A4 总配电箱支干线计算电流:取支干线负荷同时系数 K∑ =;Cos@=1。 照明用电量计算得: ∑ PB11 =30( kw); ∑ QB7=0。 负荷按三相分配,三项各 10 kw,计算三相负荷: IB11= *3PSA/Un Cos@=*( 3*10) / 1=( A) ◎选择 A4B121 支线电缆截面,查表:当选择 3 240+2 120BLVV 电缆时,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Iy=475( A), Iy> IB12, LB12( 200M)电缆截面选择满足安全用电要求。 ④ A4总配电箱 : B10 、 B1 B12配电箱; ※ A4总配电箱至箱变 DZ20Y500 干线计算电流:取干线负荷同时系数 K∑ =;由第三章现场用电量计算得(具体计算过程略): ∑ PA4 =( +100+30) =; ∑ QA4= =( kvar); SA4= 2244AAPQ =( kvA); IA4= SA4/ 3 Un = =( A) ◎选择 A4至箱变 DZ20Y400 干 线电缆截面,查表:当选择 3 240+2 120BLVV 电缆时,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Iy=475( A), Iy> IA4, LA4( 200M)电缆截面选择满足安全用电要求。 第五章:临时用电施工技术要求 本工程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 20xx)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采用 TNS系统供电。 一、变电设施的安装: 本工程的临时供电变电设施均有业主提供并指定专业队伍施工安装,经电力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移交施工单位使用。 现场提供的变电设施为箱式变电站。 变电站设置在接引电源的安全区和用电负荷集中的地方,四周应设有明显警示标志牌,四周 2米以内部的堆放任何物资及杂物,进出通道保证通畅。 室内配置 3 组、室外配置 2 组干粉式电气专用灭火器材,高压室内配置高压绝缘拉杆、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器,悬挂《变配电设施管理制度》、《电工操作规程》。 二、配电箱的布置及安装: 现场配电箱统一采用铁 制配电箱,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移动式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周围设置围栏及搭设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6 防雨防砸棚,并在围栏上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配电箱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级: ( 1)总配电箱 (又称固定式一级配电箱 ),用符号 “ A”表示。 总配电箱是控制施工现场全部供电的集中点,应设置在靠近电源地区。 电源由施工现场用电变压器低压侧引出的电缆线接入,并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分路漏电断路器。 总配电箱内的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均采用可视断开点 的自动断路器,引入、引出线应穿管并有防水弯。 ( 2)分配电箱 (又称固定或移动式二级配电箱 ),用符号 “ B”表示。 其中 3 表示序号。 分配电箱是总配电箱的一个分支,控制施工现场某个范围的用电集中点,应设在用电设备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箱内应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分路漏电断路器。 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均采用可视断开点的自动断路器。 ( 3)开关箱 (又称固定或移动式三级开关箱 ),用符号 “ C”表示。 直接控制用电设备。 开关箱与所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 3m,与分配电箱的距离不得大于 30m。 开 关箱内安装隔离开关 (可视断开点的自动空气开关 )、漏电保护器。 电源线采用橡套软电缆线,从分配电箱分路漏电开关负荷侧引出,接入开关箱中隔离开关的上闸口。 配电箱及其内部开关、电器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 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的配电箱为固定式配电箱,移动式配电箱不得置于地面上随意拖拉,应固定在支架上。 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面,并加护套保护。 进、出线应分路成束,不得承受外力,并做好防水弯。 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线口直接接触。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安装在绝缘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箱体内。 电器之间 、电器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配电箱内的开关及仪表等电器排列整齐,配线绝缘良好,绑扎成束。 保护装置按设备容量合理选择,各开关、触点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 配电箱的操作盘面不得有带电体明露,箱内应整洁,不得放置工具等杂物,箱门应有锁,并用红色油漆喷上警示标语和危险标志,喷写配电箱分类编号,箱内应设有开关分路标记和线路图。 配电箱周围 2m 内不得堆放杂物。 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 (含插座 )。 逐级漏 电保护。 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及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各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 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上安装的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为 50~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7 300mA,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为 30mA 以下。 漏电保护开关不得随意拆卸和调换零部件,以免改变原有技术参数。 并应经常检查试验,发现异常,必须立即查明原因,严禁带病使用。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宜设置在各级配电箱的右 侧,动力开关的上侧。 三、供电线路的敷设 供电干线采用 YJV 铜芯绝缘电力电缆(五芯)或 BLVV 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软电缆敷设,开关箱至用电设备采用 YC橡皮绝缘电力电缆(五芯或四芯)。 由于受施工场地影响,电缆采用架空或采用地下敷设。 严禁沿地面明裸敷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干线电缆室外直埋施工: ( 1)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时,埋设深度不得小于 0. 7m。 电缆的上下左右各均匀铺设不小于 5cm厚的细砂,上盖电缆盖板或红机砖作为电缆的保护层。 ( 2)地面上应有埋设电缆的标志,并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不得将物料堆 放在电缆埋设的上方。 ( 3)有接头的电缆不准埋在地下,接头处应露出地面,并配有电缆接线盒 (箱 )。 电缆接线盒 (箱 )应防雨、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 4)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 2m 高度至地下 0. 2m 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套管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 倍,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 10倍。 ( 5)电缆线路与其附近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 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 lm。 电缆室外架空敷设: ( 1)电缆沿墙架空敷设时,应采用钢支架安装绝缘子固定, 严禁使用金属裸线绑扎,固定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重,电缆间距大于 l0m 时,必须采用铅丝或钢丝绳吊绑,以减轻电缆自重。 电缆的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 电缆接头处应牢固可靠,做好绝缘包扎,保证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外力。 ( 2)电缆垂直敷设时,位置应充分利用竖井、垂直孔洞。 其固定点每 米不得少于一处,并在与金属结构和井壁直接接触处套管保护。 ( 3)当不能沿墙、壁架设时,应当设置稳定牢固的专用钢制电缆支架,沿钢索敷设并能保护电缆免受外力损伤。 电缆敷设施工安全: ( 1)敷设电缆必须按安全技术交 底内容执行,并设专人指挥。 人力拉引电缆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8 力量要均匀,速度应平稳,不得猛拉猛跑。 看轴人员不得站在电缆轴前方。 敷设电缆时,处于拐角的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弯曲半径的外侧。 过管处的人员必须做到:送电缆时手不可离管口太近;迎电缆时,眼及身体严禁直对管口。 ( 2)竖直敷设电缆,必须有预防电缆失控下溜的安全措施。 电缆放完后,应立即固定、卡牢。 ( 3)在已送电运行的变电室沟内进行电缆敷设时,电缆所进入的开关柜必须停电。 并应采用绝缘隔板等措施。 在开关柜旁操作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lm(l0kV以下开关柜 )。 电缆敷设完如剩余较长 ,必须捆扎固定或采取措施,严禁电缆与带电体接触。 四、重复接地的设置 重复接地能有效降低故障点的对地电压,缩短故障的持续时间,减轻了保护零线断线后的危险,因此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施工现场保护零线的重复接地施工。 重复接地的合理设置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现场保护零线的重复接地不。隧道临时用电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护,以确保洞口段稳固安全。 洞口加强段二次衬 砌应紧跟开挖施作。 洞口浅埋加强衬砌段支护参数 见 表。 洞口浅埋加强段支护参数表 表 项 目 Ⅴ级围岩 衬砌类型 S5at S5ay 适用范围 洞口浅埋土质段 或强风化带 洞口浅埋中 ~ 弱风化岩质段 初期 支护 C20早强喷射混凝土 24cm 24cm φ @20X20cm @20X20cm 系统锚杆 @60 120cm,L= φ 22砂浆 锚杆
工负责,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维修电气设备,严禁私自接线。 12 (7)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进入现场前进行查验。 使用机械 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 、包保养。 (8)人员进出洞登记制度 : 进 洞人员必须进行逐次、逐员、全额清点登记,建立人员进洞登记薄, 专人负责。 项目部要对工地所有人员建立个人档案,要有年龄、籍贯、性别
,仔细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管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 杆是否弯直,是否堵塞,不符合要求应修理或更换。 凿岩机支架应放置稳定,钻速由慢到快。 同时在钻 眼过程中要仔细监听钻声,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检查修理。 ⑤放稳风枪支腿 开钻眼前,要把地上的弃渣清理干净,整平地面,把风枪的支架放置稳妥,防止风枪倾倒伤人。 ⑥严禁无水钻孔 当使用风动凿岩机时,为了防止空气污染
结构,门口设有醒目规范的门牌,四周设围墙防护,围墙高 ,院内设有办公楼、生活区、绿化区等,并设置垃圾处理场、污 水处理、化粪池 、仓库、贮料场以及渠及消防设施。 在昭麻二级公路及国道 318 线接入驻地的路口设置指示牌,隧道队驻地采用标准化的彩钢板房,由工厂制作,现场组拼。 隧道队驻地内地坪硬化处理,并进行适当绿化。 隧道队驻地内备灭火器,各房间安装防盗门,室内供电线路及通信线路按规划设置
支梁底模→画梁钢筋间距→放箍筋→穿长向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穿短向底层钢筋并与箍筋固定→穿长向上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穿短向上层钢筋并与箍筋固定→支梁侧模和顶板模板→绑扎顶板下铁→放马凳→绑扎顶板上铁→预留吊顶吊筋 ②楼板钢筋绑扎时,先要调 整下层伸上来的墙体和柱的钢筋位置,然后在模板上画下铁位置线,板边第一根钢筋距墙边 5cm。 绑完下铁后,垫好垫块和马凳,再绑扎上铁。 浇筑混凝土时
控制点,用混凝土浇筑并以钢柱标记,作为工程定位放线依据。 引测的半永久点位置应根据现场条件尽量设置在以后使用时能够透视无障碍并便于保护的位置,并设置明显标识和可靠的保护装置。 ( 2)控制网布设 根据场内坐标导线控制点,沿距建筑物开挖线约 1米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基准点要求浇注混凝土稳固。 设置醒目标示和维护栏。 ( 3)轴线投测方法 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