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施肥存在问题及改进法内容摘要:

2、 50 厘米以下,造成大量有机质的浪费。 改进办法:因大部分根系集中在距地面 2050 厘米之间,故施有机肥的深度也应在此范围内,才可发挥最大肥效。 施入秸秆类肥料时,最好预先进行堆沤发酵,然后与表土混合后施入,来不及堆沤可分层施入,每层撒入适量的磷肥和氮肥。 3、化肥撒施受农作物撒施化肥的影响,许多果农习惯把氮肥撒于表面,甚至磷肥、复合肥也采用撒施法。 撒施虽然简便易行,但弊大于利。 一是撒施氮肥会造成氮的大量挥发。 二是撒施后大量肥料在表层积聚,易被草类吸收,造成浪费。 三是幼果期撒施碳铵类肥料,易使幼果被挥发出的氨气损害,形成果锈。 四是磷肥及复合肥中的磷素不易移动,撒于表面难以发挥肥效。 改进办法:采用 3、多点坑施法。 原则是施到土之下,根之上,根不见肥,肥去找根。 二、施肥方法单调根系是一种立体结构,局限于一种施肥方法,将使某些部位的根系得不到充足的营养。 几种方法交替轮换或配合进行,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根系的营养需求,从而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果品质量。 改进办法:幼树定植时要挖大坑,施足量的有机肥,随后每年秋天进行扩穴施有机肥,直至全园普施一遍,然后再进行翻施穴施放射沟施环状沟施等几种方换进行。 三、施肥太过集中施肥太集中,在生产中很普遍,不少幼树因此发生肥害,造成根死、树干纵枯现象。 成年树发生肥害后,常导致根系局部烧坏褐变,易引发根腐病等根部病害。 改进办法:可溶性肥料,如氮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等,施用时可采用穴施法,每穴 50100 克,穴深 1015 厘米。 施含磷等不易溶解的肥料时,最好与有机肥混合后施入,也不能施得过于集中,穴施时最好与土壤混合一下,每穴100 克左右,深度 1520 厘米,穴与穴之间距离 30 厘米左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