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内的道路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是景观组织的骨架又满足消防规范的技术要求结合建筑入口设计各种交通流线及区域新建项目正对主出入口使各种功能流线互不交叉避免干扰 项目区道路以环形通路组成道路系统的基本骨架形成高效快捷安全的场区交通系统主出入口处的路面宽 9m进入项目区院内的环路路面宽度为 9m场区次干路路面宽度 6m 庭院路宽 5m 其余路面宽度均为 5m 绿地阳光和清新 的空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要素对于营造优美的环境这些要素同样重要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无疑对他们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建设要求利用一切可以绿化的空间对新建筑物周围进行多层次立体绿化除了可以种植花草的地块外建议需要硬化的地块多植速生落叶乔木 如家杨法桐等 以改善小气候并使新建建筑融入绿色的自然环境之中而重要地段则建议作专项景观设计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5 公用工程 551 给水 1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l588 《室内给水设计规范》 GBJl386 2 用水量分析 工作人员用水按 110 升/人 日日用水小时按 12h 计是变化系数取 20 经计算平均用水量为 3t/ h 最大用水量为 35t/ h 年用水量为 9710t 消防用水量另计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各用水处供水管道入口处水压不小于 015MPa 3 水源和供水设施 给水由自来水公司提供水源本项目用水通过新建的供水管网由自来水管网供给通过管径为 DNl00 干管供水可保证该项目的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的需要给水管管材均选用铝塑复合管 4 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室内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由室内消防管网室内消火栓 和高位消防水箱组成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设置两根 DNl00 热镀锌铜管作为消防立管由室外环状管网引入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由环状管网室外消防栓组成室外消防栓灭火系统由项目建设单位统一考虑 552 排水 1 设计依据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l588 1997 年版 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7981996 3 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2 排水量计算 项目排水量按给水量的 80%计算经计算日排污水量估算为 202m3d最大日污水量约 24m3h 时排水量 3m3h 年排水量 1095m3 3 排水方式和设施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1 雨水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 PVC 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排至室外地面经院内雨水排水管网收集后直接排入围墙外城市雨水管网 2 污水排放 生活废水中含粪便废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排水系统汇合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排水管网 553 供电 1 设计依据 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6 2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l3390 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1692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6 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6 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2 设计内容 1 供电电源的引入 2 一般照明设计 3 事故照明和消防应急照明设计 4 供配电线路敷设 5 防雷及接地工程电气安全等 3 用电负荷负荷等级和供电参数 用电量办公区按 8w/ m2 计其它建筑区按平均 6w/ m2 经计算项目总安装容量为 100KW 年用电量 3 万 kwh 供电参数为电压 380/ 220V 4 电源电源设施和外部条件 供电电源线路由城 网主供电线路直接引线接入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可满足本项目的需求 5 照明用电 照明控制每层均设置电压为 220V 的照明配电箱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以节约能源照明灯具均选用不同型式的节能型灯具按相应的照度标准设计公共场所 50100LX职能科室不低于 150LX厕所走道楼梯间按 20LX设计灯具选择以荧光灯为主并尽量采用节能型日光灯卫生间走廊楼梯间等为吸顶灯室内根据需要配置插座电源插座和开关离地面的高度不小于 1. 5m 另外在消防疏散道路出入口前室以及一层大厅等处均设置疏散标志灯灯具选用内置蓄 电池应急灯或层号灯标志灯及疏散指示灯应急时间不低于 40 分钟应急照明灯具选用三线制控制平时可兼做一般照明停电状态下作应急照明 6 防雷与接地 建筑物顶部采用避雷网作防雷接闪器突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装设避雷针避雷针避雷网均压环引下线及所有引入室内的金属管线均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在一起用电设备接地防雷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及其它电力系统接地可采用联合接地形式接地电阻不大于 1Ω 554 通风及空调 1 通风 为了避免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和残疾人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服务质量在这些房间必须设计安装良好的机械通风系统以保证良好的 通风环境 2 空调系统 夏季采用电力作能源分散空调采用分体及柜式空调机进行调节 第六章 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 6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附近为新开发区域空气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适合本项目的建设但在设计建设和使用中要实行环保和污染治理措施避免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62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621 工程建设期 1.工程建设时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频繁易造成交通问题这种影响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2.工程施工期间运输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至施工结束长达数月堆土裸露车辆过往满天尘土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 含量骤增使场地的环境整洁难以保持 3.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等特别是夜间 4.施工时工人临时食宿地的水电及生活废弃物若无妥善安排则会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 5.期间将产生许多废弃物如车辆装载过多时导致沿途废弃物散落等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622 项目运营期 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物为职工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和污染源主要有污水噪声废渣废气详细情况分述如下 1.废渣 主要为生活垃圾 2.污水 废水主要来源于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 3.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空调等设备声强在 4045dB A 左右 4 废气 无废气 623 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l62971996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l252390 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63 治理方案 631 施工期 1.对于工程建设期交通特别繁忙的道路要求避让高峰时间 如采用夜间运输 2.对于施工中的尘土飞扬建议采取定期清扫定期洒水等方法解决 3.对于施工期间的噪声治理一般不允许晚上十一点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施工设备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 对夜间一定要施工的工序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并在工地周围设临时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周围的声环境质量 4.施工现场的废弃物施工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