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挡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修改内容摘要:

6 砌体挡土墙的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 JTGF80/12020) 砌体挡土墙的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 JTGF80/12020)详见表 砌体挡土墙实测项目 表 1 项 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 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F 检查 2 平面位置( mm) 50 全站 仪:每 20m 检查墙顶外边线 3 点 3 顶面高程( mm) 177。 20 水准仪:每 20m 检查 1 点 4 竖直度或坡度( %) 吊垂线:每 20m 检查 2 点 5△ 断面尺寸( 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 20m 量 2 个断面 6 底面高程( mm) 177。 50 水准仪:每 20m 检查 1 点 7 表 面 平整度( mm) 块石 20 2m直尺:每 20m 检查 3 处,每处检直 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 片石 30 混凝土块、料石 10 外观鉴定: 砌体表面平整,砌缝完好、无开裂现象,勾缝平顺、无脱落现 象。 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挡土墙沉降(伸缩)缝间距 挡墙每 10m 设一道沉降缝, 缝宽一般为 23cm,用沥青麻絮或浸油木屑填塞。 2)浆砌挡墙常见的问题、现象与处理 7 A、浆砌挡土墙表面不平整,线形不畅 ( 1)现象、原因 砌体表面(墙面)不平整,石块之间出现错台。 线形不顺畅,表面粗糙凹凸不平。 原因分析 : 1)放线不准,挂线不牢,疏于检查。 砌筑时未将石块的平整面放在外露面。 2)标准杆间距过大,未按挡土墙断面挂线标明,砌筑时质量意识不强。 3)未按规范施工,石 料采集不当。 相邻石块未加对齐,或虽有样板,但被走动,导致差错。 4)坐浆不足或砂浆未达到强度时,墙背即行回填,造成墙体走动。 ( 2)处理措施: 1)认真放样,立牢标准杆,挂线稳定,有专人负责检查标准杆牢固情况。 2)把好材料关,选用好石料,块石厚度在 20~ 30 ㎝之间,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平整。 镶面石加以必要修整,使表面平整规则。 3)砌筑时应注意平整面砌在外露的一面,表面平整,边线应顺直。 4)必须树立样板挂准样线,加强质量意识,防止样架扰动。 特别注意小半径弯道处的标准杆距,以防出现折角问题。 5)相邻石块 ,必须对齐,坐浆饱满,砌缝挤紧。 6)每位砌石工配备一把 2m 长直尺,随砌筑随检查,保证大面平整度不超限。 7)墙后回填,应在砌筑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以上时方可进行。 8)对个别或局部突出不平整重新修凿,严重走动部分拆除重砌。 B、沉降缝不垂直 ( 1)现象、原因 砌筑沉降缝不垂直或上下错缝,缝宽不一致,有时表面虽垂直,但墙身内部石块相互交叉重叠,形成假缝。 原因分析: 8 1)砌筑时未设样架,或设置不垂直、位置不准确。 2)砌筑时,上下石块未对齐,转角石两个面不垂直,表面不平整。 3)压顶混凝土浇筑时,沉降缝处模板胀模或走动。 ( 2)处理措施 1)砌筑前应认真放样复核,竖好样架,砌筑过程中经常检查,防止走动并随时校正。 2)用于沉降缝的石块,应经加工,块石基本方正。 大小适中,表面平整,相邻面相互垂直。 3)砌筑时应做到上下对齐,侧面垂直,坐浆饱满,填缝密实。 4)压顶混凝土的模板应支撑牢固,尺寸符合要求,缝隙与墙身留缝一致。 C、挡土墙泄水孔不出水 ( 1)现象、原因 砌体挡土墙泄水孔堵塞,墙后填土潮湿,含水量大,泄水孔不出水。 原因分析: 1)泄水孔进口反滤材料被堵塞,反滤碎石 含泥量大,填土进入反滤层。 2)泄水孔被杂物堵塞。 3)反滤层设置位置不当。 ( 2)处理措施: 1)基底碎石垫层必须夯实,嵌入土内,以增加挡墙基础与土基的摩擦力。 2)基础回填,必须两侧同时填筑,并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压实厚度不应超过 15 ㎝,且夯实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3)严禁用垃圾土、潮湿土或杂树皮草根等杂物进行回填。 4)应避免采用推土机将大量的土直接推向墙身,也不得用挖掘机向墙扔推填土。 5)挖除墙背填土,改用稳定土或渗水材料分层填筑,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