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论修身内容摘要:
化的过程,直至最终达到了 “从心所欲, 不逾矩 ”的境界,这是一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 今天看来,这段话仍然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 人的一生,学习、思考、道德完善都是没有止境的,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 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 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识,以达到与外界的融合。 2.孔子生前颇困窘,被讥、被逐,甚至在陈曾因断粮而几日未食。 面对子路的责问,孔子仍平静以待,坦言 “君子固穷 ”。 你是怎么理解孔子的这种观点的呢。 【 提示 】 孔子讲的 “君子固穷 ”,是说君子在困窘时能坚守自己的道义。 这里的困窘,既包括政治上的失意,又包括经济上的贫困。 在孔子看来,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穷与道义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并不是不求富贵,只维护道。 孔子曾说: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这表明孔子虽 “固穷 ”,但并不是拘泥于 “穷 ”,只是求仕爱财取之有道罢了。 或者说,在那个时代,正因为有道,不阿世,不变己,孔子才一生穷困潦倒。 孔子的坚守换来的是后世的推崇。 从新的时代角度来看, “君子固穷 ”仍是可贵的,但也应 “穷则思变 ”,不是变节、变志,而是改变思维方式,有长远眼光,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丰收,让孔子的 “君子固穷 ”演变为君子固富,为富且仁。 3.如何理解孔子的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呢。 【 提示 】 孔子所说的 “内省 ”,即自我省察,也就是凡事多向内看,不要外求。 当自己的努力或才能不为人认可时,先省察自己是否有不到位的地方。 遇到外在的阻力时,先反省自己,有过则改,继续努力,失败了不怨天尤人;无则加勉,持之以恒,等待时机。 这样穷则思己过,达则持己见,不自满不菲薄,坦然处世,还有什么忧惧可言呢。 4.如何理解第四节第四段话 (“樊迟问仁 ”)? 【 提示 】 第四段话,是说君子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都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做人准则。 “居处恭 ”,应当就是儒家提倡的 “慎独 ”。 君子即使在无人监督的独处情况下,也要谨受规矩,严格自律。 “执事敬 ”,是讲做事要认真,一丝不苟。 “与人忠 ”,是讲与人交往、共事的基本原则,要忠诚、守信。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即使到了荒蛮之地,也绝不改变做人的准则。 “不可弃 ”三个字,表现出孔子对信念、对道德行为准则的坚定不移。 5.孔子是如何看待 “忠恕 ”之道的。 【 名师点拨 】 这是孔子 “仁 ”的学说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忠 ”就是忠于原则, “恕 ”就是以宽容的心态待人。 正直而宽容,就是 “忠恕 ”之道。 关于 “恕 ”,传统解释有 “如心 ”之说,即 “他人之心如己之心 ”的意思,实际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意思。 讲 “忠恕 ”之道,自然反对 “巧言令色 ”。 此外,篇中还涉及 “信 ”,这也是孔子十分重视的德性范畴。 《 论语 》 中有所谓 “民无信不立 ”之说等。 讲 “忠恕 ”的孔子并不是主张一味忍让, 他很讲究 “直 ”道。 “以德报怨 ”是老子的观点,道家尚弱,故有这样的主张。 孔子则不同,孔子的态度是,如果 “以德报怨 ”即以德对待那些亏负于自己的人,那么又拿什么回报那些对自己有德的人呢。 所以他讲一个 “直 ”道,就是以公正、公平之道来对待他人。 “以德报德 ”实际也是一个公平之道。 6. “修身养性 ”是 《 论语 》 中的重要内容,请从内容出发说说学习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 名师点拨 】 课文写有关修身的内容、态度及方法等,主要讲修身做人之道。 “修身养性 ”是 《 论语 》 中的重要内容,道德教化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讲究个人修养有几千年的良好传统。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使。高二语文论修身
相关推荐
程。 • (5)这两个词语都有模糊 , 不清晰之意。 “ 依稀 ” 指因自然现象 (雨 、 雾 、 天暗 )或距离远 ,看不清。 “ 微茫 ” 指光线不明 , 月色朦胧。 “ 微弱 ” 指小而弱。 • (6)“ 反而 ” , 语气副词 , 它表示不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所预料的或按常情在某前提下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 , 可用在单句中 , 但更常见的是用在复句中。 “ 进而 ” , 连词 , 有 “
in Shanghai. The earliest table tennis hall (43) in 1916 in Shanghai. It was equipped (44) nine tables. Many youngsters went there (45) pingpong. The game then was popularized in (46) big cities such
应该到乡下来,我们就应该生在乡下吗。 当我后来成为一名作家,我却没有写过一个字的知青文学作品,因为我感情不一样。 • 真正的欢乐是在苦难中,没有苦难没有欢乐。 • 全球一体化,长期来看,对人类整个来看,不一定是好事情。 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的特点没有了,文化就没有了。 问题设计: • 题目里有两个 “ 书 ” ,意思相同吗。 你认为题目里的关键词是什么。 • 如果关键词是 “ 读书 ” ,那么
霜冻的有情有义,衬托出社会人情冷漠的现实。 苏比的冬居计划是什么 ? 苏比瞧不起慈善事业名下对地方上穷人做得布施 ,说明苏比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 苏比所认为的布莱客威尔岛真的是天堂吗 ? 到布莱客威尔监狱过冬 着重表现苏比高傲的性格 .说明他是被 ” 生存危机 ” 逼得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采取当 ” 法律的客人 ” .他的高傲的性格也不可以完全非议的 ,但与社会格格不入是不可取的
5 D、 6 设 )(1 1 Rbbiz ,则复数 z所对应的轨迹是 A、直线 B、圆 C、抛物线 D、双曲线 复数 23zi 对应的向量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32 后得到的向量对应的复数为 i ,则复数 z等于 A、 21 B、 21 C、 i2321 D、 i321 第 2 页 共 3 页 1复数 、 分别对应复平面内的点 P、 Q, O为坐标原点,若 042 22
⑸ 在培养试管植物时,试管内应至少放入 种矿质元素。 其中应大量供给的元素是 元素。 参考答案: ⑴ 无性生殖 组织培养 ⑵ 有丝 ⑶ 分化 ⑷ 全能性 ⑸ 13 N、 P、 K、 S、 Ca、 Mg 【解题 技巧 一】客观性填充题通常是省略一句话中某个重要概念,让学生进行填充,从而测量学生的记忆能力的一种测验方法,句中省略的重要概念,可以 是文字、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