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大附中第三次模拟化学考试内容摘要:

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 48gO3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3 AN B.通常情况下, 氯气中所含的氯原子数为 2 AN C.在铁与 硫的反应中, 1mol铁失去的电子数为 3 AN D. 62gNa2O 溶于水后所得的溶液中含有 O2数为 AN 16.可逆反应 A(g)+B—— C(g)+D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增大 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 D 不一定是具有颜色的气体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 B、 D 必是气体 C.升高温度, C 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若 B 是气体,增大 A的浓度会使 B 的转化率增大 17. X、 Y、 Z 是 3 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X、 Y 位于同一主族, Y、 Z 位于同一周期。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 倍。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 Y 原子少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ZYX B.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H2YO4 C. 3 种元素的氧态氢化物中, Z 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ZYX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9 分) 18.( 7 分)下列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产物未全部注明,已知 A、D 为金属单位,其它为化合物。 试推断: (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C__________I_________ (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C→ F 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I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2 分)如图, p、 q 为直流电源两极, A由 +2 价金属单质 X 制成, B、 C、 D 为铂电极,接通电源,金属 X 沉积于 B 极,同时 C、 D 产生气泡。 试回答 ( 1) p 为 __________极, A极发生了 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 2) C 为 __________极,试管里收集到 _________; D 为 ________极,试管里收集到 _______。 ( 3) C 极的电极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电解过程中,测得 C、 D 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 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极生成气休体积( cm3) 6 12 20 29 39 49 59 69 79 89 阳极生成气体体积( cm3)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仔细 分析上表,请说出得到以上实验数据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5)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 A、 B 电极附近溶液的 pH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6)当电路中通过 电子时, B 电极上沉积金属 X 的质量为 ,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20.( 11 分)短周期元素 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 10; B 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