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xx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实践形式有文武两类。 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 这些形式的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 外交体制为天下体系,即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 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 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 摘编自何新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等 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 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 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 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 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 ( 12分) (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简要评价。 ( 13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 材料 明朝洪武三十年 (公元 1397年 )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三月初发布皇榜。 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 因为中榜的 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 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 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 三月初十,朱 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 认 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 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 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 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 再统一参加殿式。 —— 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请你从上述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