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高校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共同组织开展了 “一村一 名信息员” 培训工程, 12 支 服务队、 30 名教师 、近千名 大学生对口入县,广泛开展农村信息员培训、科技信息进农户、农村需求信息调研、理论及成就宣讲、科技支农、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 与此同时,组织了 硕士、博士实践队 ,赴阳城开展大棚蔬菜、小杂粮、核桃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服务活动 ;组织了校学生会 赴武乡实践队,开展 了 养殖业科技服务、畜禽疾病防控、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科技服务活动 ;工程学院组建了赴沁水实践队,开展了农业科技服务活动。 对未参加校、院两级集中活动的学生,我们要求 以家乡所在地为主,每人深入 至少一个行政 村,完成学校下发的 “ 农村产业结构 ” 6 和 新农村建设 专项调研两份 调查问卷 , 撰写一份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活动结束后,共计建立和培训农村信息员 2829 人, 完成农村产业结构调查问卷 11041 份,农村信息需求现状调查问卷 3674 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问卷 3670 份,新农村专题调查问卷 11042 份,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10236 份。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农村的科技信息化水平,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受到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高度赞扬。 《山西青年报》《山西科技导报》《朔州日报》《平鲁报》《太谷报》及汾阳市电视台、平鲁电视台、山西新闻网、山西视听网、团省委网等各级新闻媒体给予了全方位的关注和报道。 充分调动和 激发学生社团能动性 ,促进 校园文化 建设。 一年来, 我们 积极引导、 支持 各 社团 开展丰富多彩的 活动, 收到了 良好效果。 在校园盛开 丁香 花的 春季, 为引导学生 在赏景时 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海马文学社 、 林苑文学社 、 芳土文学社 等 12 个文学社团联手与校报记者团共同举办了第五届 “ 丁香笔会 ”,众多爱好者提供了文字、图片 作品 700 余,活动评选出了 50 多个优秀作品。 小广场英语协会 坚持每晚在小广场举办户外英语学习活动,同学们大声朗读,自由交流,成为晚自习后校园里一道风景。 BOBO 话剧社 、希望话剧社 等每周坚持排练,新生入学后进行公开演出; 纸艺派剪纸协会 传承传统文化,组织会员交流学习, 不定期进行版面展览,并 在节日举行义卖活动; 轮滑社团 的 校园 表演 、武术协会的刻苦训练都 成为了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11 月,举行了第三届“社团文化节”,全面展示了各社团一年 来的活动 成果和 文化特色。 大力开展 青年志愿 者 服务活动 ,培养奉献精神。 一是指导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在校园开展 清洁活动、到家属区帮助退休职工清扫楼道 、到敬老院开展 敬老助老 等 活动。 12 月,晋中市血库 O 型血告急, 组织了 200 余名大学生 志愿者 无偿 献血。 二 是指导志愿者分类开展支农、支教和环保活动。 大学生支农队、 7 三农问题研究协会 、 新农社 、 农民之子 等 9 个农业科技类协会分别开展了农村调查、 科技 服务等 志愿 活动 , 其中大学生支农队 224 名队员,经常深入太谷县白村、井神村开展 助老、助残、 果树病虫害防治 、协助村委会建设等志愿活动,促进了当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文理学院志愿者 06 年开始 利用 周日 在周边农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已经形成传统 , 他们的足迹踏遍了 李美庄 、 河西 、 杏岭 等 8 所小学, 09 年他们共出动 540 余人次, 接受英语培训的小学生共有 4500 余人次 ; 爱心雨协会 、 心绿环保协会 、 绿色微笑环保协会 等 6 个环保类协会结合纪念日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 三是大力宣传 国家“西部计划”和“三 支一扶”计划, 积极引导毕业生 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 奉献青春。 今年, 我校共有 202 名毕业生报名参加 西部志愿者 ,最终 37 名同学被录取, 位列 全省高校 之首。 三、以 “ 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区 ” 建设为重点,切实服务青年 学生就业创业 今年以来, 响应团省委 的 号召, 在校党政的大力支持下, 我校 迅速行动, 于 3 月 18 日举行了 “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区 ”揭牌暨就业 创业见习基地集体签约仪式。 一 年来,我们以 “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区 ”为工作统揽和组织保障,重点做了五方面工作。 加强领导,明确工作思路。 一是在全校团干部和学生干部范围内,分层次,分领域 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动员会,将全团的思想集中到促进 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上来,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是本着形成部门合力和有利于园区工作和长远发展的原则,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 办公室 设在校团委。 三是 积极争取学校和各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学院都成立了党 委 书记任组长、团干辅导员为成员的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组。 四是确立了“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提供创业八项服务,突出‘农科创业’特色,促进科技成果孵化”的服务宗旨,确立了“一年级规划职业生涯,二年级 全面拓展素质 ,三年级参与创业实践,四年级鼓 8 励自主 创业”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创业不影响学业,创业要结合专业”的工作原则,多层次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创业”的有效形式。 整合资源,强化园区服务功能。 园区 成立了 创业培训中心、网络中心、见习中心、报刊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创业援助中心等六大服务中心 ,配备了基本的办公设备 ; 组建了由 65 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农业创业导师团队; 建立了工作信息的宣传和报送制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