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水土保持方案内容摘要:

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9 于主体工程为 可行性研究 设计阶段,本着 “三同时 ”原则,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应与主体工程设计相对应,故确定设计深度为 可行性研究 阶段。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 分析评价结论 ( 1)工程选址合理性分析 中广核达茂旗 20MW 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位于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西南约 10km 处。 站址东侧有 S211 通过,距离站址约 750m。 为荒漠草原适宜建太阳能光伏电站。 本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 20MW 项目初步拟选了两个站址,均在S211 西侧,两站址局部地形有差异,推荐站址站区平整土方量较备选站址大,接入线路较备选站址短,经比较占地少于备选站址,工程建设占地少, 站址选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本期设计按 20MWP 规模进行统筹规划。 建设区位于 20MW 项目范围东侧,距 S211 近,尽量减 小了占地面积。 总体考虑了本期进出线走廊、光伏板布置形式、站址地形条件等各方面因素,考虑了今后项目扩建对辅助生产生活区的要求,减少扩建工程建设对地表的扰动,本期项目区选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 2) 光伏组件选型 合理性分析 ① 太阳能电池类型的选择:商用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碲化镉电池和铜铟硒电池等,本工程拟采用多晶硅电池组件,选择时,在考虑目前国内技术成熟度、生 产能力的条件下,充分考虑了建设占地面积较其它小的优点,选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② 太阳能电池 组件的选择: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率规格较多,从 5Wp 到 300Wp 国内均有生产厂商生产,且产品应用也较为广泛。 由于本工程多晶硅电池装机容量为 20MWp,组件用量大,占地面积广,组件安装量中广核达茂光伏发电项目一期 20 MWp 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10 大,主体工程设计优先选用单位面积功率大的电池组件(选多晶硅太阳能组件规格为 230Wp),以减少占地面积,选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 3)光伏组件方阵的安装方式 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中,光伏组件方阵的安装形式对系统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量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光伏供电系统的发电能力。 主体工程对光伏组件方阵的安装常用的 2 种方式进行 了比选,采用固定式安装较采用跟踪运行方式发电能力受影响,但占地相对较小,选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 4) 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 项目区是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 监督 区,现有地表植被生长较好,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破坏植被,引发和加剧水土流失。 通过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控制和及时修复建设造成的不良后果,恢复和提高周边植被覆盖度及水土保持效益,将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因此项目施工对区域生态环境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项目区地势开阔,无建筑物拆迁。 项目区不在县级以上生态环境治理、监测、科研项目区, 站址不压开采矿区,且选定范围内无文物古迹、军事设施,适宜建太阳能光伏电站。 不在泥石流及滑坡易发区,建设无明显制约性因素,选址基本符合水土保持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 5)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 本工程总占地面积 ,永久占地面积 ,临时占地面积为。 占地类型为天然草地。 工程永久征地占工程总面积的 97%,工程临时征地占工程总面积的 3%。 本工程征占地中永久占地面积较大,临时占地比重较小,永久占地施工结束后改变了原土地性质,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 采取必要的水土 保持措施后,可有效的降低水土流失,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中广核达茂光伏发电项目一期 20 MWp 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11 永久占地主要为站区道路、输变电线路杆基占地;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 占地类型为天然草地,未占用耕地及优良牧草地,符合开发建设项目要求的 “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的规定。 工程建设尽量做到永临结合,尽量利用前期所建及已有设施,最大限度减小施工占地,尽量减少对原地貌及植被的破坏。 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 3) 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 、 施工组织及方法、工艺分析与评价 ① 主体工程土石方 平衡的评价 土石方 在各项目 区间就近调配,挖方得到充分利用,不产生弃方,填筑土料首先考虑充分利用开挖土料,主体设计土石方平衡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 回填土临时集中堆放,加强了对表土堆存的防护,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 ② 施工组织的评价 主体工程确立了在施工准备期先进行五通一平,以保证主体工程如期开工。 施工期,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工期安排紧密结合,整个工程尽量交叉施工,以保证工程如期实施。 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土资源的重复调用,最大可能的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③ 主体工程施工工艺的评价 主体工程施工工艺方面,本着尽可能减少建 设区裸露面裸露时间降低土壤侵蚀量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土石方尽量在项目区内部调运,挖方充分利用,并将取、弃土量控制在最小,并尽量安排交叉施工,以缩短施工工期。 在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设计做到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及保护环境考虑,基本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 4)主体工程设计的防护措施 ① 站区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 中广核达茂光伏发电项目一期 20 MWp 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12 项目区干旱少雨,站区排水采取依地形自然散排,方式可行,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辅助生产生活区 没有布置灌溉工程,采用拉水车接塑料管进行移动式灌溉,方案可行。 不进行输水管道建设,减少了对地面的扰动, 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主体工程提出辅助生产生活区广场采用承重方砖铺砌,其他区域局部铺设绿化方砖的方法进行处理,沿广场周边种植低矮灌木进行绿化。 绿化规划面积为 1200 ㎡ ,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项目区干旱少雨, 局部铺设绿化方砖的方法可增加降雨的入渗,涵养水源,改善局部小气候,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沿广场周边种植低矮灌木进行绿化,只给出数量,没有具体设计草树种及抚育措施,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需要在方案中补充设计,以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主体工程缺乏表土剥离面积、深度等的具体设计,缺乏基础 回填 土方临时堆土的防护措施,均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本方 案需补充设计。 ( 2)供电线路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未对供电线路施工区进行水土保持植被措施设计,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基坑施工前没有表土剥离设计,基坑开挖土临时堆放没有挡护设计,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本方案均需补充设计。 ( 3)道路防护措施评价 项目区干旱少雨,道路路面排水采取依地形自然散排,方式可行,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主体工程道路两侧没有布置防护林, 不能有效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本方案需补充设计。 ( 4)施工生产生活区防护措施评价 施工生产生活区 在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种草恢复植被,而主体工程 未对植被恢复措施进行设计,不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本方案中 需 补充设计。 该 区 施工前没有 表土剥离 ,需在本方案中补充表土剥离及 临时防护措施设中广核达茂光伏发电项目一期 20 MWp 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13 计。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根据项目建设区工程建设特点和占地情况 ,确定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其中建设区面积 ,直接影响区。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 1)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和项目建设区自然条件,确定本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类型为以风力侵蚀为主的风水交错侵蚀。 建设期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 2020 年 7 月~ 2020 年 9 月,自然 恢复期 3 年。 ( 2)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 ; ( 3)工程建设中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 ( 4)工程总动用土石方为 万 m3,挖方 万 m3,填方 万 m3,表土回填 万 m3。 运行期间年产生活垃圾为 ; ( 5)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 8148t,其中 :新增 3539t; ( 6)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 站区 ; ( 7)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为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 ( 8)工程建设占用大量土地,扰动、损坏地表植被,加剧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工程建设过程中若不采取行之有 效的防治措施,将对项目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及草地退化造成影响。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 站区、供电及施工供电线路、进站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 共 4 个防治区。 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组成。 水土保持措施及主要工程量 中广核达茂光伏发电项目一期 20 MWp 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14 建设期末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面积达到 ,其中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各水土流失 防治区水土保持主要工程如下。 ( 1) 站区 建设区面积 ,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 : 辅助生产区 剥离表土 万 m3,回复表土 万 m3。 广场周边绿化种草 , 栽植 丁香 20 株,榆叶梅 20 株, 草地早熟禾。 生产区空地种草 15 hm2。 光板区基础回填土、辅助生产区建(构)筑物 基 础回填土、绿化区 表土纤维布临时苫盖 85394m2,挡土袋 2467m3。 堆土场开挖排水沟 4930m,土方 m3。 ( 2) 供电及施工供电 电线路区:建设区面积 ,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施工区种草。 剥离表土 20 m3,回复表土 20m3。 ( 3) 进站 道路防治 区:建设区面积 ,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道路两侧 绿化造林。 樟子松 124 株,丁香 124 株。 ( 4)施工生产生活区:建设区面积 ,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剥离表土 万 m3,回复表土 万 m3。 施工结束后种草。 开挖临时排水沟 180 m, 土方。 表土纤维布临时苫盖 1158m2,挡土袋67m3。 水土保持监测 本项目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起至设计水平年结束。 本项目监测时段为 2020~ 2020 年,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站区、供电及施工供电线路、进站道 路、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 项目建设期共布设地面定位监测点 6 处,其中水蚀监测点 2 处,风蚀监测点 2 处,原地貌监测点 2 处。 中广核达茂光伏发电项目一期 20 MWp 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15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设扰动土地面积、水土流失灾害隐患、水土流失及造成的危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管理等。 对于水土流失动态和原地貌水土流失量监测主要采用地面定位监测的方法,水蚀监测主要采用坡面侵蚀沟体积法和简易观测场法,风蚀监测主要采用插钎法。 对于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防治效果、防治责 任范围动态变化及水土流失危害等主要采取调查监测的方法,实时跟踪监测,掌握其变化情况。 监测频次 : ( 1)临时堆土占地及堆土量在堆土期间每隔 10 天现场调查一次;( 2)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监测:在治理措施实施过程中每隔10 天现场调查一次;( 3)扰动地表面积监测:每隔 1 个月开展一次全面调查;( 4)临时堆土拦挡效果监测:临时堆土场拦挡工程完工后,每隔 1 个月开展一次实地监测;( 5)主体工程进度监测:每 1 个月现场调查一次主体工程施工进度情况,主要包括各防治区内主体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占地情况、临时防护情况等;( 6)水土 流失动态监测:水土流失动态(包括影响因子)监测根据监测期内气象、气候条件合理确定;( 7)水土流失危害监测: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发生后要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现场调查, 1 周内完成调查成果取证。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中广核达茂光伏发电一期 20 MWp 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 120 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 万元,植物措施投资 万元,临时工程措施投资 30 万元,独立费用 万元(其中:监理费 万元,监测费 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评估验收费 15 万元,技术咨询服 务费 3 万元),基本预备费 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 费 万元。 中广核达茂光伏发电项目一期 20 MWp 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16 ( 2)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效益 通过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本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 2020 年)防治目标达到值为:扰动土地整治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土壤流失控制比 ,拦渣率 98%,林草植被恢复率 %,林草覆盖率%。 结论及建议 结论 中广核达茂光伏发电一期 20 MWp 项目 建设符合国家鼓励资源循环利用方针政策,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工程建设中落实本方 案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以实现建设期的防治目标 ,实现项目区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项目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从水土保持从角度认为内蒙古 中广核达茂光伏发电一期 20 MWp 项目 建设是可行的。 下阶段水土保持建议 ( 1)本方案是依据主体工程可研做出的,设计深度有限,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下阶段初步设计时对工程布置 、发电设备选型 进一步优化,减少工程占地,进一步核实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减少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土石方转运数量,从而尽量减少因工程建设而新增的水土流失量。 ( 2)施工单位要按季节及时造林种草,并及时灌水, 加强抚育管理。 确保植物成活率达到 95%,保存率不低于 90%。 ( 3)对水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