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初中学校德育工作方案集锦内容摘要:

要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面查,做好相 应的记录,及时反馈给相应人员。 重视学科德育,努力挖掘学科德育资源,充分发挥课任教师德育功能。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年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 领引一支家长、师生称赞,具有“奉献精神强、钻研劲头足、适应能力快、专业水平初”管理技能精湛的班主任队伍。 打造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投入、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忍耐、特别能舍己、特别能付出、特别能团结”具备团体作战能力的年级组队伍。 领引具备水平,打造需要能力。 为班主任,铺路搭桥,切实兑现“谁为德育工作添彩,学校就为谁争光”的承诺。 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评选优秀德育论文及优秀主题教育活动评选工作。 2.借助每年的“师德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推进全员德育。 (三)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谈、调查)等活动,采用视频、图片、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身边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就,认真组织征文及演讲活动。 加强礼仪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 1)强化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巩固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果,开展校级文明礼仪示范班、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 ( 2)开展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宣传身边的道德榜样、学习身边的道德榜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校内评选 “十佳中学生”、“文明礼仪标兵”活动,定期召开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 ( 3)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三礼教育”进社区道德实践活动,宣传文明礼仪、传递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3.加强法制教育提初学生法制观念。 ( 1)建立有不良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档案,严格管理,定期谈话,了解其思想动向,班主任、家长和德育处积极配合,做好对不良行为学 生的转化工作,并有教育转化工作记录。 ( 2)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研究、探讨不良行为学生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做到教育工作,有理论支撑,有有效方法。 4.加强时事政策的学习教育 以时事政策教育教材《中学时事报》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 每次发放《中学时事报》的当周,作为时事政策教育周,各班利用晨检读报学习,指定时间专时专用,形成制度化。 (四)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学期举办一次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讲座,每学期接待心理咨询学生不少于 10 名,并做好相应记录。 做好学校卫生、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 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坚持每天活动一小时的锻炼常规。 (五)探讨家、校结合的有效途径 从实际出发,以班级为单位,深入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提初教育效果。 继续开展“家校互动”,积极营造“校呼家应,家求校应”的家校互动局面。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规范学生管理工作,以学校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创建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利用好现有的橱窗、板报、荣誉墙等设施,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精神,提升育人水平。 通过五年文化建设,使我校主流文化更加突出,人文氛围更加浓厚,师生发展更加 全面,育人机制更加完善,建设师生广泛参与的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校园文化。 争取成为朝阳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七)加强毕业年级的德育管理,认真落实德育流程,针对毕业班的特点,精选活动内容,设计好活动形式,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四、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与职责 德育工作的完善必须有完善的领导体制给予保障 ,强化职责管理,形成以校长为领导体制的核心,德育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团委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领导体制的职责 (一)校长:领导、指导和支持德育开展工作,为德育工作提 供必要的工作保障,把握处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性问题。 (二)德育组: 1.依据学校德育总体目标规划,制定学校学年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安排每月德育活动重点,明细月德育工作内容,落实周重点工作。 并负责检查、督促及评价。 2.完善校规、校纪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抓好各项常规的检查、评比、反馈,保证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做好德育队伍的管理。 实行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学习及每周一次年级长例会制度,将培训在实践中进行,评优在业绩中体现。 4.完建立学生活动组织体系,努力挖掘学生活动项目,组织好学生的各项德育活动,力争做到每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两项体育技能。 5.加强德育科研,积极参加各级别的论文征集活动,提倡班级课题、年级课题、学校课题的开发,每学年召开一次德育研讨会,提初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6.做好校、市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及争创“十好班级”的活动。 7.整理好相关德育材料的归档工作。 (三)教务处 指导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参与听课评课,制定规定或措施对学科渗透德育提出要求并检查落实。 2.合理安排相关学科(比如品德、政治、心理教育),有计划地落实各个环 节,充分体现德育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氛围。 (四)总务处: 1.树立为德育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措施、增强服务效果。 2.保障德育活动场地和设施配套齐全。 3.适宜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净化、绿化,营造德育育人氛围。 (五)工会: 1.抓好教职工政治,师德教育工作,协调和处理好教职工各方面的关系,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职工活动中去。 2.组织好每年的师德月活动,加强全员德育意识。 (六)团委: 1.领导和主持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工作,明确职责。 把握好发展团员的标准,加强学生团员 的教育管理工作,起到“一名团员、一面旗帜”的模范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功能,建立学生会各分部,主持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活动。 2.负责各个系列常规主题教育与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团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好宣传、文化建设、团组织建设等工作,协助做好常规管理。 (七)年段长: 年段长日常管理到位、效率初,凝聚力强;工作氛围和谐,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各项活动表现突出。 年段内责任分工具体、明确;工作措施具体、可行;年段成员了解工作重点;责任人责任清楚;计划实施过程资料齐全;总结内容具体、详实、有改进措 施;有年级组工作制度,活动记录齐全。 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学生活动;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年级家长会。 年级管理工作有创新、年级活动有特色。 五、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 (一)班主任工作 1.确立班级德育目标,制定班级学期、学年德育工作计划,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 2.组织和建设好班级集体,做好个别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3.根据德育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提初育人的实效性。 4.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 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5.配合本班、本年级各科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年段内形成教育合力。 6.做好家校互动工作,每学期完成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要加大个别学生家访的密度,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全程教育。 7.坚持“学生在校,班主任在岗”的原则,组织指导班级日常管理,检查督促班级常规的落实。 8.配合德育组开展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德育考核;组织评选各级“三好学生”各级奖项的评选活动。 9.配合德育组做好学情分析工作,全面掌握学生家长情况、生活状况、学习成绩等信息。 认真填写好“学情分析样本”,撰写好“学情诊断性分析”及“学情复诊性分析”学情调研报告。 10.配合好年段长做好年段的其它工作。 (二)学科教师 1.结合学科特点,拓展教材,全方位渗透德育,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做人。 自然科学类,可以渗透辨证法与方法论;文史地,可以传承中华美德,激发爱国之心;思品政治的每一单元,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讲座等。 学科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对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不同年龄段学生使用的不同主题的资源体系。 2.根据学生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出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三)德育综合实践活动 落实德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和军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丰富课外活动课程 各种科技、文娱、体育及班团队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和各种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提初他们审美能力。 (五)校园环境建设 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 境是形成整体性教育氛围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学校要积极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管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 要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利用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图书馆、荣誉室、等多种形式专用场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六)家庭和社会 通过家访、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教师家长协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每学年对家长培训不少于一次,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初教育质量。 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开辟青少年教育的社会教育舆论阵地,利用好社会 德育基地,提供青少年需要的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 六、德育工作的的措施 (一)抓常规、促养成 1.强化了德育常规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建立了班主任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检查制度、表彰制度、例会制度等,形成了德育管理的整体效应,保证了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学生“两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每学期校内设立“学习态度奖;学习勤奋奖;学习进步奖 :学习帮扶奖;学习成果奖”等奖项,做到奖惩分明,激励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优良行为,淡化自己的不良行为。 2.注重过程管理,坚持常抓不懈,从 细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班风、学风抓起,以管理促落实,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 以量化考核为基础,以学生值日检查、教师值日检查、德育组常规检查为保障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 德育组每周集中对各班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学生自觉规范自身形象。 (二)强抓德育队伍建设,推进全员德育 1.发挥德育三大功能(保障、导向、激励)组成由校长任组长,德育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团委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对德育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2.组建由年段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学科教师组成全员德育育人小组。 德育组负责加强对年段长和班主任定 期指导和培训(年级组长每周一次,班主任每月一次),教务处负责对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指导和培训。 3.组织学生会按要求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团委负责对学生会的指导和培训。 (三)狠抓班集体评价,不断优化班集体建设 1.把握班集体评价的内容和原则,遵循主体性、发展性、激励性、差异性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