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科室教学管理条例内容摘要:

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现对我院所有有承担温州医学院各项教学任务的各级临床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做以下几点要求。 一、每位临床教师每周教学工作量应在 4 学时以上,每学年教学工作总量必须达到 160 学时以上。 各学年的时间确定为:当年 9 月 1 日至次年 8 月 31 日。 二、教师教学工作量由教研室、临床科室的教学秘书负责登记至《教学工作量登记 本》,由临床学院负责输入我院教师教学工作量数据库,每学年就输入 2次,时间分别定在 9 月 5 日 —— 15 日和 3 月 5 日 —— 15 日,由各科教学秘书送交至临床学院办。 三、为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加快年轻教师培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初步明确我院各级教师各单项教学活动的基本工作量要求。 (一)、助教(住院医师) 参加全院性业务学习(二类学分项目):每学年 20 次以上。 参加医学院相关课程听课:每学年 10 次以上。 参加院内相关课程临床见带教听课:每学年 8 次以上。 参加院内毕业实习带教:每学年 30 周以上。 参加科室内教学查房 :每学年 10 次以上。 参加院内临床见习带教(确定职称三年以上者):每学年 15 学时以上。 (二)、讲师(主治医师) 15 全院性业务学习(二类学分项目):每学年 15 次以上。 参加医学院相关课程听课:每学年 8 次以上。 参加院内相关课程临床见带教听课:每学年 6 次以上。 参加院内毕业实习带教:每学年 30 周以上。 参加院内临床见习带教:每学年 15 学时以上。 参加医学院理论授课(确定职称三年以上者):每学年 4 学时以上。 担任院内毕业实习生指导师(确定职称三年以上者):任期内承担 1 届以上。 参加科室内教学查房:每学 年 8 次以上。 主持科室内教学查房(确定职称三年以上者):每学年 4 次以上。 参加学生下乡社会实践(脱产带队下点):任期内承担 1 次以上。 (二)、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参加全院性业务学习(二类学分项目):每学年 10 次以上。 参加医学院相关课程听课:每学年 4 次以上。 参加院内相关课程临床见带教听课:每学年 4 次以上。 参加院内毕业实习带教:每学年 30 周以上。 参加院内临床见习带教:根据所在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定。 参加医学院理论授课:每学年 8 学时以上。 全院性业务学习(二类学分项目)主讲:任期内 2 次以上。 任院内毕业实习生指导师:任期内承担 2 届以上。 主持科室内教学查房:每学年 4 次以上。 参加巡回教学检查:任期内 1 次以上。 16 (三)、教授(主任医师) 参加全院性业务学习(二类学分项目):每学年 6 次以上。 参加医学院相关课程听课:每学年 2 次以上。 参加院内相关课程临床见带教听课:每学年 2 次以上。 参加院内毕业实习带教:每学年 20 周以上。 参加院内临床见习带教:根据所在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定。 参加医学院理论授课:每学年 8 学时以上。 全院性业务学习(二类学分项目)主讲:每 2 年主讲 1 次以上。 担任院内毕业实习生指导师:由学院根据实际工作另定。 主持科室内教学查房:每学年 4 次以上。 参加巡回教学检查:参加 1 次以上。 四、我院 临床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 ㈠ 、医学院理论大课授课 研究生课程:实际学时数 *2 本、专科课程:授课学生数 /50 人 *实际学时数 ㈡ 、临床见习带教: 3 学时 /次 ㈢ 、毕业实习带教: 日常带教: 3 学时 /周 *实际带教周数 有登记的科室内小讲课: 3 学时 /次 主持科 室内教学查房: 3 学时 /次 毕业实习生出科考核:考核学生数 * 学时 毕业实习生指导师: 30 学时 /届 17 ㈣ 、参加相关课程听课: 1 学时 /次 ㈤ 、社会实践带教或巡回教学检查: 6 学时 *实际工作日数 ㈥ 、教研室兼职: 教研室主任、副主任: 20 学时 /学年 教研室秘书: 30 学时 /学年 温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课程理论授课规范 课堂教学(理论授课)做为各门临床课程教学的重要实施部分,其上课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整门课程 的教学质量,保证且提高临床课程理论授课质量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与努力方向。 一、 各教研室在接到教学任务后,根据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迅速安排授课人员,把授课进度表草稿送交到学院办公室,经学院办公室打印整理后分发到各教研室,由科室教学秘书分送到各授课责任教师,做到人手一份课程表、进度表及上课通知书。 每位教师在接到上课通知书后,应提前做好备课工作。 教案(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编写应在授课前一周完成。 二、 我院临床教师教案编写要求参见《温医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师教案规范》。 三、 教师要在上课前五分钟到达教室,严格掌握讲课 进度,不得提前下课或拖堂。 教师不得擅自调整上课人员,上课内容和上课时间。 四、 我院教师临床课程的理论授课质量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大纲要求,突出重点,难点。 讲课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时间分配合理,概念阐述准确、清楚。 18 注意与相关课程、后继课程的联系。 能结合临床病例,理论联系实际,能有机地结合学科的新发展。 能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板书及教具。 板书清晰工整,教具投影后排学生能看清。 精心设疑提问,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仪表端正,举止言谈文明规范。 能结合教学内容,开 展医德教育。 五、 理论授课教学评估方法: 学生反馈评估:评估方法详见《温医第一临床医学院理论授课质量反馈表使用说明》。 科室评估:各科室在有授课任务的学期必须组织人员进行理论授课评估,每月一次以上,评估标准详见《温医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师授课质量测评表》。 评估在课后直接进行,进行当面沟通,并要求有书面记录。 临床学院评估:由学院领导牵头,组织专家组对各课程理论授课进行评估,每学期进行两次以上,评估标准详见《温医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师授课质量测评表》。 为促进教学经验交流,临床学院每学期组织 2 次以上教学观摩, 由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主讲,同时组织全院年轻教师参加听课。 临床学院以各层次的教学评估结果为依据,每学期组织一次临床教师理论授课质量评比,优秀者给予适当奖励。 19 温医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师理论授课质量测评表 授课内容 教师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基本内涵 评分标准 实测分 A 级 ( 100%—— 80%) B 级( 79%— 60%) C 级 (< 60%) 得分 总积分 教案水平 (30分) 教学目标 明确切合实际、符合大纲要求 1— 2 项 不符合 2 项以上 不符合 内容编写 突出重 点、反映难点 教学程序 层次分明、时间分配合理 教材参考 精选教材、参考资料及临床资料 纵横联系 注意与相关课程后继课程的联系 知识传授 (30分) 概念阐述 准确、清楚 1— 2 项 不符合 2 项以上 不符合 重点难点 重点突出、难点讲清 结合进展 有机地结合学科新进展 外语词汇 恰当运用本科外语关键词 能力培养 (20分) 教学手段 板书、教具、多媒体技术运用合理 1— 2 项 不符合 2 项以上 不符合 分析能力 设疑提问、分析解决问题 自学能力 布置思考题及文献阅读 教书育人 (20分) 仪表举止 端正、文明、规范 1— 2 项 不符合 2 项以上 不符合 教学态度 严肃、认真、紧张、活泼 职业道德 注重师德、医德两重教育 评语: 评估人签名: 年 月 日 20 温医第一临床医学院理论授课教案规范 一、 教案是教师为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预先制订的教学实施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广义教案内容包括教案概要、讲稿及教学辅助课件;狭义教案(即教案概要)内容包括授课题目、授课对象、授课时数、教师姓名、专业职称、教材版本、目的要求、授课重点、授课难点、课时分配、外语关键词、辅助教具和备课日期等。 二、 教案编写标准: 教学目标明确,切合实际,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精选教材、参考资料及临床资料。 内容编写能突出重点,反映难点。 教 学程序层次分明,时间分配合理。 适当引入专业外语、学科进展,激励学习兴趣。 注意与相关课程后继课程的联系。 合理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