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常用修辞手法内容摘要: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 ,这里把帝国主义写成兽类了 ) 用拟人手法描绘你所见到的 三、对偶 :用结构相同 ,字数相等的两句 (或短语 )组成一对句子 ,把两方面的意思突现出来。 例: 横眉冷对千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四、排比 :把内容相关 ,结构相同 ,语气一致的三个 (或三个以上 )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 例: 狂风吹不倒它 ,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五、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 ,相对比较描述。 例:有的人 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 ”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六、反复 :为了强调某事物或感情,使同一词语或句子再次出现 例:无耻啊 !无耻啊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 ,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七、夸张: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我摸摸那条棉被 …… ,简直象纸一样单薄。 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八年级语文常用修辞手法
相关推荐
的是一种心态,是一种领悟和 灵性,能敏锐发现主活中的趣 事,既能看到可笑的一面,又 能看到可爱的一面。 崔永元 的幽默,是人们公认的个性风格, 也是吸引人们参与讨论,关注 《 实话实说 》 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老房子,新房子 》 里介绍作家 冯骥才 时,说起年轻时做篮球运动员受伤的往事, 崔永元 插话说: “ 大家知道拼搏精神,是从中国女排开始的, 实际上从冯先生就开始了。 ”。
1920年出版 第一部新诗集 《 尝试集 》。 1932年 创办 《 独立评论 》。 1938年出任驻 美国大使 ,抗日胜利后任 北京大学校长。 1949~1957年旅居美国。 1958年任台湾的 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病逝于台湾。 胡适为人宽厚、热情、真诚、善良,在北京,胡适家里每到星期
的血肉关系。 诗歌研读 请你说说诗歌的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诗人如何塑造 “ 我 ” ——“一棵树 ” 的形象。 第一部分,主要是 “ 树 ” 的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 1—3) 第二部分,主要写 “ 我 ” 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 4—12) 第三部分,是全诗的总结,进一步表现了 “ 我 ” 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
然风光 (绮丽动人) 人文景观 (美丽、和谐、幸福) 李亚度桥 威尼斯的夜景 公朵拉 问题探讨: •威尼斯的美表现在哪里。 作者是如何描述的。 请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并联系上下文想象出几幅明丽的画面来。 • 6段主要写圣马可广场的来历、建筑、特产、游客等,似乎与题目无关,是否多余。 应该怎样理解。 •课文为什么不用 “
糕点说:“这些都赐给你,带回去吧。 ” 走南闯北、善于察言观色的杨小楼看到今天慈禧太后老佛爷的心情还不错,于是心里面想,早就听说太后老佛爷写的“福”字不错,何不趁机讨要一幅字呢。 杨小楼心里面是这么想的,于是乎他一边叩头谢恩,一边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贵重之物,奴才不敢领,请 …… 另外恩赐点 ……” “要什么。 ”看来,今天慈禧太后老佛爷的心情还真是不错,居然没有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