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县科技局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3.加强科技金融服务。 积极宣传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贷款专项资金政策,建立覆盖全县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小微企业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备选企业库,加大风险补偿比例,大力引导资金流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全县入 库中小科技型企业达 41家,中石机械、赛孚石油、岩艺涂料、通轮模具等 9家企业获政策性低息贷款 2050万元。 四、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依托本地科技资源,瞄准国际尖端科技领域,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 “2020江苏-俄罗斯科技交流与项目对接 ”、 “第四届跨国技术转移大会 ”等国际产学研活动,利田公司与俄罗斯列别杰夫 、黄海汽配与英国牛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就具体合作进行了洽谈。 2.加强校地联合。 推动我县与产业对口高校产学研全面合作,在武汉、成都举办人才科技对接活动,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等 17 家高校院所近 120名专家教授参加活动,我县共推出 58 个科技合作需求项目, 6 个项目获签约,县政府分别与武汉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签订 “科技、人才全面合作协议 ”。 组织 推进高校院所和镇区围绕各自优势产业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如东经济开发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新区与华东师范大学、沿海经济开发区与华东理工大学分别就校地合作、人才引进和培训、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技术转移、联合研发计划项目等进行了专题产学研对接,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 3.加强校企联合。 以新能源产业、新医药板块、纺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邀请天津大学、南通大学、苏州大学等专家教授与我县相关企业进行对接,全年组织各类产学研合 作对接活动 12次,涉及 68企业、 35家高校院所,达成合作意向 52个。 天津大学、江苏工程职 业技术学院与九九久科技、利田科技、东昌化工就化工新材料研发开展了技术攻关合作;南通大学与国信生物、中船重工、海上龙源等企业就国产破碎机改进、提升非晶硅电能转化效率等展开了研讨和交流;南通大学生命学院与东瑞医药、精华制药等生物医药企业在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与如东世纪燎原、大东公司、明珠织造、康福特纺织 4家纺织企业就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展开了对接交流。 五、开展专利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