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预警预案内容摘要:

0KN 时。 18 B、施工方监测: a、对周边环境、围护体系及支撑等有无裂缝等,派专职安全员,采用目测方法,每天两次对该部位进行目测检查,并做好记录。 b、对位移、圆度变化观测,在支撑梁四个方向,上、下两个各设置 4 个观测点,采用全站仪对各点进行坐标复核,点与点之间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距来确定位移和圆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坑底隆起、涌土 采取措施:当土方开挖至坑底时,在坑底每隔 20m,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每天安排施工员对该观测点进行两次观测,坑底隆起沉降观测的预警值为 10mm/次,连续三 次超过警戒值。 发现情况及时上部项目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围护结构缺陷 ,导致基坑开挖阶段渗漏水 采取措施:确保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主要就是控制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搅拌桩的搭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冷接头,搅拌桩的水泥掺量及水灰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灰比 1: ,水泥掺入量 22%,注入的水泥浆必须搅拌均匀,过滤后采取高压喷气进行孔内水泥绞,使水泥土搅拌桩在初凝前达到充分搅拌,水泥与土充分拌和,确保每根桩的水泥用量。 周边房屋开裂、不均匀沉降 采取措施:按专家论证后的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 施工方案施工,保证支撑体系施工质量,加强基坑监测,避免基坑出现超预警值现象。 周围建筑物倾斜警戒值 1%,建筑物沉降速度预警值达到 5mm/d,累计总沉降量达 30mm。 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 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底隆起监测,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地基加固,基坑周边降排水等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 开挖前对围护质量摸底、详查,对可能会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注浆封堵处理。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 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护壁及时采用桩间网喷支护。 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 坡顶严禁堆积荷载,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排水沟;土方开挖时,应确保网喷支护作业面平整。 19 3 深基坑 应急救援预案 ( 1)现场安全员或第一目击者应立即大声呼叫 ,由安全员或施工队长利用电话 ,对讲机等通讯工具通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报告 在哪里 什么事 具体情况简单明了地重复二次。 尤其要说明坍塌时是否造成人员受伤或掩埋。 ( 2)现场指挥人员利用扩音器指挥基坑内所有作业人员避开基坑边坡坍塌侧迅速撤离 ,停止基坑所有作业活动。 由应急领导组长组织抢险突击队对基坑坍塌区域进行封闭隔离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组织现场所有挖掘机集中 ,组织抢险突击队带着铁锹随时做好抢救加固准备。 应急领导组长应向第一报告者和作业现场人员询问 ,人员受伤情况和具体位置 ,粗略估计伤害程度。 组织医疗救护队就位。 利用电话与医院联系急救医生和救护车开至工地现场随时准备抢救。 ( 3)应急小组相关成员应仔细观察塌方部位情况 ,如果基坑有继续坍塌迹象 ,由抢险突击队对基坑塌方部位上方附近 15m 范围内所有机械 ,物资搬离。 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人员制定边坡加固方案 ,由专业队伍实施加固 ,防止边坡不断失稳 ,造成救援人员二次伤害。 ( 4)边坡相对稳定后 ,组织工地所有可用挖掘机迅速清除人员掩埋处坍塌土方 ,由第一报告者和作业现场人员在大致判断人员掩埋位置 ,在近人员掩埋处 时停止挖掘机作业 ,迅速组织抢险队员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 ,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造成二次人员伤害。 多台挖掘机共同挖掘出土时 ,应由专人指挥 ,防止交叉作业发生二次机械伤害事故。 ( 5)当发现人身体躯干时 ,组织人员手与铁锹并用 ,先清除埋至胸口处土方 ,由现场医疗救护队或 120 急救中心医生用清水清洗伤者耳鼻和嘴巴 处污泥 ,立即进行吸氧。 挖出双臂后 ,由四名抢险队员架住双臂向上提拉 ,其余人继续撮取埋在下半身的土方。 伤者被救出后 ,立即输液和吸氧 ,用 120 急救车送到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被埋伤者如不能及时呼吸 ,将造成脑瘫痪直至死亡 ,因此事故发生后以最快速度让伤者吸氧 ,在不具备吸氧条件时 ,应立即展开人工呼吸 ,是防止伤势恶化的重要措施。 渗透破坏应急处置措施 ( 1)围护结构缺陷 ,导致基坑开挖阶段渗漏水 1)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不大,宜采用双快水泥抽槽压 20 注聚氨酯的方法封堵。 2)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 以上,且渗漏量大,宜在渗漏点打入泄水管,用钢管和双快水泥封堵泄水管周围,待周围封堵材料达到强度后关闭泄水管阀门。 3)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应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压注双液浆,注浆采用压力控制,最高压力不得超过。 4)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且流量较大,应在基坑内局部回填至流量减小后,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压注聚氨酯。 5)如果渗漏点不明,水流自开挖面下向上涌出,应立即停止开挖,局部回填直至渗漏停止,然后采取上述基坑外注双液浆措施 6)如果渗漏水流混浊,且渗漏时间较长,应注意 渗漏点附近可能存在严重的土体流失,出现空洞,此时严禁重型机械靠近,并应立即采用振管注浆方法填补空洞。 ( 2)坑底隆起、周边涌土 1)坑底出现隆起现象,立即停止施工,采用预备的沙包、基坑土进行回填堆载,坑内按实际情况作坑底地基土加固,然后挖至标高。 加设基坑外沉降监测点。 2)出现周边涌土,坑内沿周边插入板桩防止外土向坑内挤压,增大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坑底土体降水处理,减小动水压力,阻止涌土发生。 应急联系方案 当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小组用手机或固定电话按各自的职责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进行救护工作或用专用 车直接送医院。 并将迅速、简明的伤亡情况和事故发生的原因逐级上报,特制定以下联络方案: 报警步骤 事故发生后,应急小组以电话等通讯工具最及时的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简明、迅速汇报事故情况。 报警的同时及时与有关医疗部门联系,摸清伤者情况,确保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现场救援步骤 21 ( 1)人员的安全疏散 ,所有抢险人员应坚持“救人重于一切”的原则。 ( 2)如遇坍塌事故时,在现场的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首先打开四台应急水泵对基坑内进行注水,同时迅速进行抢救伤员使伤者脱离危险区域。 然后向上级领导 汇报,请求支援。 ( 3)项目经理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带领抢救指挥组成员赶赴出事现场。 各小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 4)医疗救护组组到达出事地点,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同时联系救护车送往附近医院。 ( 5)抢救疏散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 ( 6)抢救疏散组电工负责快速将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切断,同时保证应急水泵、应急照明设施及备用电源正常使用。 现场临时救护方法: ( 1)挤压伤害 挤压伤害是指因暴力、重力的挤压,引起的身体伤害可造成肾脏功能衰 竭的严重情况,急救要点: 1)尽快解除挤压的因素,如被压埋,应先从废墟下扒救出来。 2)手和足趾的挤压伤。 指(趾)甲下血肿呈黑紫色,可立即用冷水冷敷,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 3)怀疑已有内脏损伤,应密切观察有无休克先兆。 4)严重的挤压伤,应呼叫 120 急救医生前来处理,并护送到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5)千万不要因为受伤者当时无伤口而忽视治疗。 6)在运转中,应减少肢体活动,不管有无骨折都要用夹板固定,并让肢体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切忌按摩和热敷,以免加重病情。 ( 2)常用的止血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是最常用 的止血方法,在外伤出血时应首先采用。 适用范围:小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应与止血带配合使用;头部、躯干体、四肢以及身体各处的伤口均可使用。 用干净、消毒的较厚的纱布, 22 覆盖在伤口表面,如无纱布,可用干净毛巾、手帕等替代。 在纱布上方用绷带、三角巾紧紧缠绕住,加压包扎,即可达止血目的。 尽量初步地清洁伤口,选用干净的替代品,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 2)止血带止血法用加压包扎止血法不能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应及时采用止血带止血。 适用范围:多伤肢体有大而深的伤口,血流速度快;多处受伤,出血量大;受伤同时伴有开放 性骨折;肢体已完全离断或部分离断;受伤部位可见到喷泉样出血;不能用于头部和躯干部出血的止血。 止血用品:最合适的止血带是有弹性的空心皮管或橡皮条。 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用宽布条、三角巾、毛巾、衣襟、领带、腰带等用做止血带的替代品。 不合适的替代品:电线、铁丝、绳索。 止血带的位置:扎止血带的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医学上叫做“近心端”,应距离伤口越近越好,以减少缺血的区域。 上肢出血:上臂的上部和下部。 下肢出血:大腿的上部。 在准备上止血带的位置垫一层毛巾和几层纱布或直接扎在衣物上,避免皮肤被止血带勒压而坏死。 将有弹 性的止血带缠绕肢体 2 周,然后在外侧打结(注意:别在伤口上打结)。 ( 3)急救车到达前的急救常规 1)必须保持病人的正确体位,切勿随便推动或搬运病人,以免病情加重。 2)昏迷、呕吐病人头侧向一边; 3)脑外伤、昏迷病人不要抱着头乱晃; 4)高空坠落伤者,不要随便搬头抱脚移动; 5)将病人移到安全、易于救护的地方。 如煤气中毒病人移到通风处; 6)选择病人适宜的体位,安静卧床休息。 7)保持呼吸道通畅,已昏迷的病人,应将呕吐物、分泌物掏取出来或头侧向一边顺位引流出来。 8)外伤病人给予初步止血、包扎、固定。 9) 待救护车到达后,应向急救人员详细的讲述病人的病情、伤情以及发展过程、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 ( 4)及时处理伤亡发生地的潜在危害,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 23 ( 5)由现场负责人组织,及时与医院部门取得联系。 联系的同时,根据不同的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 6)利用现场配备的医药箱进行紧急止血,简单查看受伤严重部位及时向医生说明情况。 ( 7)及时找到现场负责人核对人数,如人数不符在保证救援人员安全情况下立即组织寻找搜救。 24 二、施工围堰 工程中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 应急准备 (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 部施工围堰作业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生产负责人 安全员 各专业工长 技术员 质检员 值勤人员 值班电话: XXXXXXXXXXXXX 2) 施工围堰作业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施工围堰作业事件的应急处理。 (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公司每年进行一次按施工围堰作业事件“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 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 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 演练、 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管。 2)生产技术科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2 预防监控措施 围堰施工存在的危险源 ( 1)围堰填筑施工属于水下填筑施工,且填筑速度较快,存在造成填筑戗堤坍塌、人员淹溺和设备掉入江中的安全隐患。 ( 2)多台机械同时在一个部位作业,给运行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容易造成设备安全事故。 ( 3)施工现场的人员及设备较多,尤其是运输车辆较多及夜 间施工,施工强度较高,给设备操作带来较大影响,很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及设备损坏事故。 ( 4)施工作业人员文化程度高低不一,部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给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强化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目前首要任务。 ( 5)围堰混凝土施工临边环境较为复杂,存在风力袭击、人员淹溺和设备 25 掉入江中的安全隐患。 ( 6)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较多,容易造成触电伤亡。 ( 7)由于围堰距离基坑不远,基坑开挖爆破容易造成严重的飞石伤害,包括机械与人员伤害。 因此应强化此区域警戒工作。 ( 8)汽车运输强度大,如何合理安排汽车白天与 晚上分班及车辆在陡峭路段行驶,都具有很强的个人因素,由此在上班前一定要强化安全驾驶,杜绝疲劳驾驶。 ( 9)现场存在交叉作业,增加安全管理难度。 ( 10)水文监测及预报对整个围堰安全重要甚大,设专人负责。 围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1)针对作业人员 1)在施工作业前,对施工人员与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班召开班前五分钟和危险预知活动,让作业人员明了施工作业程序和施工过程存在危险因素,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专人进行监护,督促人员按要求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杜绝不规范工作行为的发生。 2)施工作业前, 要求对作业人员进行检查,当天身体状态不佳人员以及个人穿戴不规范(未按正确方式佩带必须的劳保用品)的人员,不得进行作业;对高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病人不准进行高处作业。 3)杜绝非专业电工私拉乱扯电线,施工前要认真检查用电线路,发现问题时要有专业电工及时处理。 4)施工设备、车辆由专人驾驶,且从事机械驾驶的操作工人必须进行严格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5)施工人员必须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使用个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