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1月第二期: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内容摘要:

N、 顺序是 NaHCO NaCN、 Na2CO3②相同温度下 HSCN比 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同浓度时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 ,与 NaHCO3溶液反应快,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 , 水解程度 CH3COO— SCN— ,因此 c( SCN— ) c( CH3COO— )。 ③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气,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则 c(CH3COO- )增大, c(H+) 减小, Kw 、 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不变,选 b。 ( 2) ①设混合气体中 NO 和 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 Y,则 (28X+46Y) 247。 (X+Y)=2 17,解得X :Y=3:1,(① +②)247。 2得③式: CH4(g)+2NO2(g)=N2(g)+CO2(g)+2H2O(g) △ H3=(△ H1+△ H2) 247。 2。 假设发生反应①的甲烷的物质的量为 a,发生反应③的甲烷的物质的量为 b,则 a+b=1,4a247。 2b=3,解得 a=, b=, {(△ H1+△ H2)247。 2}+△ H1=将△ H1=1160KJ/mol代人该等式中,解得△ H2=— 574 kJ/mol,① 3+③ 2得 5CH4(g) + 12NO(g) + 4NO2(g) = 8N2(g) + 5CO2(g) + 10H2O(g)△ H=- 5214kJ/mol。 ( 3) ① 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甲烷的氧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盐: CH48e + 10OH=CO32 + 7H2O, A 是原电池, 甲烷极是负极, B 是电解池,则 b 是阴极,若 氯化铜 足量,则 b 上只析出铜, A 中消耗 mol 氧气时, 转移电子 ,由于 n( 氯化铜 ) =,b 上析出铜 , 增重 ,此时用去电子 ,还有 电子给 H+,即 b 上还析出氢气。 【 思路点 拨】 根据电离常数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大的,电离程度大,其离子水解程度小;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复杂反应的反应热 ;燃料电池的燃料极是负极,与其相连的电解池的电极是阴极。 【【原创精品解析纯 word 版】化学卷 2020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202011)】22.( 12 分) 1100℃ 时,体积为 2L 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a2SO4( s) +4H2( g) Na2S( s) +4H2O( g). ( 1)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 1mol H﹣ H 键断裂同时形成 2mol H﹣ O D. H2 的体积分数不变 ( 2)若 2min 时反应达平衡,此时气体质量增加 8g,则用 H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 ( 3)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4,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为 . ( 4)若降低温度, K 值减小,则反应的 △ H 0(填 “> ”或 “< ”). ( 5)若反应达平衡后,加入少量的 H2,再次平衡后, H2O的体积分数 (填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 【 知识点】 化学平衡反应热 F1 G2 【答案解析】 ( 12 分)( 1) BD(2分) ( 2) ( L. min)(3分) ( 3) 81(3分) ( 4)>(2分) ( 5)不变(2分) 解析: ( 1) 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因此不能根据 容器中压强不变 判断平衡建立;B、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则混合气质量不变,表示平衡建立; C、 1mol H﹣ H 键断裂同时形成2mol H﹣ O 是同方向的反应,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 D、 H2的体积分数不变 即氢气的我知道了不变,表示平衡建立,选 BD。 ( 2) 气体质量增加 8g,表明消耗氢气 ,反应速率为 2min=( L. min) ( 3)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4, 则氢气与 H2O的体积比为 1:3,平衡常数为 33247。 13=81. ( 4) 若降低温度, K 值减小, 表明平衡逆向移动,而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即逆向是放热反应, 则反应的 △ H> 0。 ( 5) 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可这样设想,在原容器上叠加 1 个容器,并冲入氢气,建立于原平衡一样的平衡状态,然后压缩至原容器大小,此时平衡不移动,即 ,再次平衡后, H2O 的体积分数 不变。 【思路点拨】 平衡标志: 若以下各量不变则平衡建立。 ⑴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如一定温度的密闭容器中, A、 B、 C、 D 的分子数不再改变。 ⑵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如外界条件不变时,对于有颜色的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如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⑷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如在一定条件下, A 或 B 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以上各项既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又适用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可逆反应。 ⑸对于全为气体参加的前后化学计量数改变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总物质 的量不变。 如当 m+ n╪ p+ q 时,恒温恒容时,体系的总压强不发生变化;当 m+ n╪ p+ q 时,恒温恒压时,体系的总体积不发生变化;当 m+ n╪ p+ q 时,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原创精品解析纯 word 版】化学卷 2020 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202011)】5. 已知: ① C(s)+ O2(g)= CO2(g) △ H1② CO2(g)+ C(s)= 2CO(g) △ H2 ③ 2CO(g)+ O2(g)= 2CO2(g) △ H3④ 4Fe(s)+ 3O2(g)= 2Fe2O3(s) △ H4 ⑤ 3 CO(g)+ Fe2O3(s)= 3CO2(g)+ 2Fe(s) △ 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 H1> 0, △ H3< 0 B. △ H2> 0, △ H4> 0 C. △ H1= △ H2+ △ H3 D. △ H3= △ H4+ △ H5 【 知识点】 反应热 F1 F2 【答案解析】 C解析:根据所学反应知 ① ③ ④ 是放热反应, ② 是吸热反应, △ H10, △ H3< 0, △ H2> 0, △ H40,根据盖斯定律有 △ H1= △ H2+ △ H3,选 C。 【思路点拨】 放热反应的 △ H< 0;盖斯定律的运用可像数学运算一样。 F2 反应热的计算与重要的反应热 【【原创精品解析纯 word 版】化学卷 2020 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202011)】25. ( 10 分) 如何降低大气中 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 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 “低碳经济 ”正成为科 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 1)将不同量的 CO( g)和 H2O( 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① 实验 1 从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时,以 v( 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精确到 ,下同) ② 该反应为(填 “吸 ”或 “放 ”)热反应,实验 2 条件下平衡常数 K=。 ( 2)以二甲醚( CH3OCH3)、空气、氢氧化钾为原料,铂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与甲烷燃料电池的原理相似。 请写出该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 3)已知 H2( g)、 CO( g)和 CH3OH( l)的燃烧热分别为 kJmol kJmol 1和 kJmol1。 请写出甲醇( CH3OH)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电极反应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F2G1G5 【答案解析】【解析】 ( 10 分 ) ( 1) ① (L·min) ( 2 分 ) ② 放 ( 2 分 ), ( 2 分 ) ( 2) CH3OCH3 12e +16OH=2CO32 +11H2O ( 2 分 ) ( 3) CH3OH( l) + O2(g)= CO( g) +2H2O( l) ΔH= ( 2 分 ) 解析 : ( 1) ① 由表中数据可知 , 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 v( CO) = 247。 2L247。 6min=2/15mol/( L•min),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 故 v( CO2) =v( CO) = 2/15mol/( L•min) =( L•min) ; ② 、实验 1中 CO的转化率为 100%=40% ,实验 2中 CO的转化率为 100%=20% ,则实验 1的转化率大于实验 2,则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 放热, 实验 2平衡时 CO的物质的量为 ,则: CO( g) +H2O( g) ⇌CO2( g) +H2( g), 开始( mol): 2 1 0 0 变化( mol): 平衡( mol): 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故 900℃ 时该反应平衡常数 k== (2)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二甲 醚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H3OCH312e+3H2O=3CO2+12H+, ( 3)已知: ①2CH 3OH( 1) +3O2( g) =2CO2( g) +4H2O( 1) △H= ②2CO ( g) +O2( g) =2CO2( g) △H= 根据盖斯定律, ① ② 得 2CH3OH( 1) +2O2( g) =2CO( g) +4H2O( 1),故 △H= ( 1453kJ/mol)( ) =887kJ/mol 即 CH3OH( l) +O2( g) =CO( g) +2H2O( l) △H= ,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有关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等,难度中等,注意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 【【原创纯 Word版精品解析】理综卷 2020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2005)doc】 2 (14分 )磷酸燃料电池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燃料电池,其基本组成和反应原理如下。 ( 1)在改质器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移位反应器中 CO(g)+H2O (g) CO2 (g)+H2(g) , 在一定温度下 , 在 1L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下表 : t/min COmol/L) H2O(mol/L) CO2(mol/L) H2(mol/L) 0 0 0 2 n1 n2 n3 3 n1 n2 n3 4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__ ②反应在 3~ 4 min之间,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填代号) A.充入水蒸汽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充入氢气 ( 3)磷酸燃料电池负极排出的气体主要是 _____, 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____。 ( 4)磷酸燃料电池的电极上镀了铂粉,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起到更好的导电作用外,还具备的作用是。 ( 5)总体看来,整个体系中能量来自与 CxHy与空气的反应,假设 CxHy为辛烷,且 已知辛烷的燃烧热为 5 518 kJ mol- 1,请写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知识点】 电化学化学平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F3 G2F2 【答案解析】 2 (1)CxHy+XH2O XCO+(X+Y/2)H2 (2)① ② B (3) CO2 O2 +4H++4e=2H2O (4) 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 H O2分子数 , 加快反应速率 (5) C8H18(l)+ O2(g)===8CO2(g)+ 9H2O(l); ΔH=- 5 518 kJ mol- 1 解析: ⑴根据 改质器中进入的物质是烃和水,反应温度是 800℃,出来的气体是水、氢气和一氧化碳,所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xHy+XH2O XCO+(X+Y/2)H2 ⑴① CO(g)+H2O (g) CO2 (g)+H2(g) 起始: 变化: 平衡: ,则平衡浓度 CO、 H2O、 CO H2分别是 、 、 、 ,平衡常数为 ( )= ②根据 4min时的数据知四种物质的变化量相同,因此 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多的原因只能是温度的变化, 若充入水蒸汽或充入氢气 ,则水蒸气或 氢气 的变化量与其他物质的变化量不相等, 使用催化剂 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 选 B。 ⑶根据燃料电池的图示知左边的电极是负极,排出 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氢气被氧化为 H+,正极反应是 O2得到电子生成水 O2 +4H++4e=2H2O ⑷ 电极上镀了铂粉,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起到更好的导电作用外,还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 ,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