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语文课内课外名句名篇默写规定基本背诵篇目内容摘要:

《 左传 》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刿曰: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乃 入见。 问 : “ 何以战。 ” 公曰: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 “ 小惠未 徧 ,民弗从也。 ”公曰: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对曰: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对曰: “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 未可。 ”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 未可。 ”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 可矣。 ”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 , 难测也,惧 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邹 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 》 邹忌修八尺有余, 而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其妻曰: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 君 也。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吾孰与徐公美。 ” 妾曰: “ 徐公何能及君也。 ”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 吾与徐公孰美。 ” 客曰: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明日徐公来 ,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 , 曰: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 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 , 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 善。 ” 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 理,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 能 裨补阙漏,有 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 良 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 于 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 , 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 陛下亦宜自谋,以 咨 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 ,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 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 言。 桃花源记 陶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 8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 初 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衹 辱 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 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 何陋之有 ?”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珮 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日光下 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 曜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 醉翁 ” 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