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开挖及回填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工,全部作业过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施工机 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挖方深基坑实行“随开挖、随加固、随保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和其他必要防护用品,严禁赤脚、穿拖鞋、高跟鞋进入工地。 为确保施工安全,在已成槽的两侧用钢管护栏加防护网进行防护,护栏距沟槽 1m 以外,同时要作明显的警示标志,夜间安装警示灯。 沟槽里有人施工时,现场要有安全值班,专职观察现场情况,对于坡面有松散不实的情况应及时停止作业 ,对其处理完毕后再行施工。 沟槽开挖宜分段流水作业,不能长时间暴露,以防垮塌。 深基坑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 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塌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遇有大雨、大雪、大雾及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等恶 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深基坑路堤上方有道路的,施工时应设置警示标志。 1施工机械靠近边缘作业时,应根据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离(距离边缘 1 米以上),并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八、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1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深基坑的施工因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因此它是高风险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作业。 从人、机、料、法、环境六个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 4 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 1) 机械伤害 2) 触电伤害 3) 坍塌和滑坡 对重大危险源的 评价 1) 机械伤害: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 2) 触电伤害: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 3) 坍塌和滑坡:基槽开挖时因施工方法不当,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坍塌和滑坡,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 预防措施 1) 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 1)、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时,针对工 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 2)、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 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2) 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 2)、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 3)、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 4)、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3) 切实加 强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 ( 1)、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没有交底前不准施工作业。 ( 2)、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实施。 ( 3)、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模式,书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给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产台帐备查。 ( 4)、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4 个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1) 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 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贲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