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内容摘要:

安全人员沟通描述标准操作规程概要。 生物安全柜 空气清洁设备能确保科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同时可保护实验和预防临床传染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 生物安全柜的功效依赖于操作者的行为,如在设备中物品的定位和实验室人员的移动。 本中心的全部生物安全柜必须具有中心证明 /服务合同以及至少每年鉴定。 生物安全办公室联系确定需每年鉴定的日期。 当转让给新买主、报废、从中心搬走或从其他单位或制造商获得生物安全柜时,须预先通知生物安全办公室。 如设备有服务或维修需要(例如,更换荧光灯、开关等)应联系消毒、灭菌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11- 14 生物安全办公室。 在生物安全柜被重新贮存、维修(内部)或报废前,必须由有证的技师用甲醛等专业排污。 购买生物安全柜应与生物安全办公室协调。 生物安全办公室评价全部生物安全柜的购买要求。 科室不购买和使用超净工作台,因为超净工作台的空气吹向工作表面而进入操作者的面部和(皮肤)破损处。 超净工作台不能提供保护人员或环境防止可传染性或潜在可传染性因子、过敏原、化学品或物 质。 人员管理 实验室应建立工作人员上岗考核制度,所有与实验活动相关的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资质。 培训对象应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样本运输人员、废弃物处置人员、仪器设备维修人员及保洁工等。 实验室相关人员应每年接受生物安全培训。 培训组织机构应采取有效方法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 科室应建立人员培训档案。 人为的失误和不规范的操作会极大地影响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对实验室人员的防护效果。 因此,熟悉如何识别与控制实验室危害的有安全意识的工作人员,是预防实验室感染、差错和事故的关键。 基于这一原因,不 断地进行安全措施方面的在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有效的安全规程首先始于实验室管理者,管理者应确保安全的实验室操作及程序融合到工作人员的基本培训中。 安全措施方面的培训是新工作人员岗前培训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向工作人员介绍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和实验室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手册或实验的操作手册。 应采用诸如签名传阅的方法,来确保工作人员阅读并理解这些规程。 专业科室主任在对属下工作人员进行规范性实验室操作技术培训时起着关键作用,生物安全委员会可以帮助进行人员培训并研制教具和教案。 培训规划 不断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对于维 持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很重要的。 下列各项是保证生物安全培训规划行之有效的必备要素: 需求评估。 这一过程包括确定相关的任务、重要性等级(以发生频率、危害程度以及复杂性来表示)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必要步骤等细节。 确立培训目的。 最令人满意的情况是,期望受培训者在进行培训之后,能在工作消毒、灭菌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11- 15 中加以应用。 培训的目的是要了解开展实验的条件以及所需的熟练水平。 规定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培训内容是受培训者为了实现实验操作目标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术。 通常由那些对工作和相关 要求最为了解的人员来确定生物安全培训规划的内容。 其他的内容可能集中在练习如何解决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以及学习纠正人们在使用某一技术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还不能确定某种教学方法(专题讲座、计算机辅助教学、交互式影像方式等)是否会比另一种更好,教学方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培训需要、培训对象的构成等。 人员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消防和应急处置预案、化学、生物危险和传染预防、应急救护等课程。 还应包括: A. 吸入危险(气溶胶产物),如何使用接种环、划线接种琼脂平板、移液、制作涂片、打开培养 物、采血 /血清标本、离心等。 B. 食入危险,如处理标本、涂片以及培养物。 C. 在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时刺伤皮肤的危险。 D. 处理血液以及其它有潜在病理学危险的材料 E. 感染性材料的清除污染和处理。 考虑不同培训对象的差异。 有效的培训一定要考虑培训对象的特点。 不同人员在资质、读写、文化、口语以及培训前所掌握的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可能不一致。 关于培训规划能否提高受培训者的操作技能和个人安全水平,这可能取决于培训所采用的方法。 对某些人应采用更直观的或“手把手”的方式更好;而其他人则以学习文字材料更有效果。 工作人员如有特别要 求时也应提出,例如对听力缺陷人员的课程调整。 除了考虑这些因素外,建议制定安全培训规划的人员要熟悉了解成人教育的基本原则。 针对不同的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例如培训课程、录像、文字材料等)不应该同所教授的技术或主题相冲突、相抵制或没有关联。 例如,如果培训的目的是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教育中就应该强调思维/推理而并非死记硬背,应该要求培养创造性的行为和/或相应的反馈(肯定/正确/可靠)能力。 此外,提供与实际工作条件相似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将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消毒、灭菌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11- 16 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有 助于判断培训是否达到了预定效果。 培训评估通常包括下列四种 方式: 检查培训对象对所进行培训的反应 考核培训对象对所培训内容的记忆和 /或操作执行情况 评估培训对象在工作中的行为变化 按培训机构的目的或目标来考查是否已有明确的效果。 对培训效果最完整的评估应包括全部上述四个方面。 仅考虑培训对象对所进行培训的反应是一种最不有效的评估方法,因为这种反应与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之间可能没有关系,它也不应作为评估培训效果的唯一指标。 培训调整。 由于衡量结果的标准多种多样,因此对培 训效果的评估很难表明培训规划究竟是完全成功还是彻底失败。 通常的结果为,培训对象与其他人相比,对课程内容的某些部分会有更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培训所造成的知识或能力上的不同或差异,可能提示是否需要更长的培训时间、采用其他的培训方法或聘请更有能力的教师。 医学监督程序由生物安全办公室管理。 程序的目的是对员工作定期的健康评估,关注对特殊的生物因子员工可能的处理(方式)有关的因素或条件。 对特殊的员工医学监督程序可以做一些预防测定,包括免疫、定期身体检查和采集血清样本。 实验室应定期对实验人员开展 与其从事实验活动相关的健康体检,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入实验区工作,若出现疾病、过劳状态或其他意外状况,则不应进入实验区或立即退出实验区。 医学监督程序的目的是:  推荐下列的合适的医学预防(措施)  做员工的定期评价以决定 假如与工作相关的医学条件是普遍的,这样的话,采取确定消毒、灭菌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11- 17 的测定以减轻他们的(影响) 对一个特定的员工医学监督的范围将是非常不同和依赖于:  课题本身存在的潜在因素  那些直接或潜在暴露生物因子的员工与现在或以前健康状况有关的某些附加因素 医学监督将可提供员工可能导 致的潜在暴露。 暴露于结核杆菌员工的筛选 面对职业暴露于结核杆菌的员工在科室生物安全办公室登记。 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从下列范围鉴定潜在暴露:  可能处理肺结核菌的实验室 有风险新员工在雇用时必须用肺结核皮肤试验( PPD)测试 TB 暴露以建立其基础值。 有风险全体员工必须每年做 PPD 试验。 暴露于活性 TB 案例中的员工必须报告在暴露时初始TB 试验基线和以后暴露 3 个月测试的事件和经历。 免疫 在某些情况下,做特殊研究的人员要用合适的疫苗免疫,诸如狂犬病,风疹和麻疹。 疫苗 建议 B 型肝炎疫苗 推荐给使用人 类血液,体液或组织工作的人员 其他疫苗 由员工健康医生决定。 在一些案例中定期收集适当的上述血清样本测定疫苗引起的抗体。 医学限制 怀孕 一般认为在怀孕期间暴露于某些传染因子例如母亲被因子感染可能会影响胎儿。 怀孕的或将怀孕的妇女要告知生物安全办公室。 员工要与生物安全委员会及生物安全办公室讨论关于实验操作与怀孕的风险问题。 消毒、灭菌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11- 18 生物安全办公室是怀孕妇女询问任何问题或涉及到有关她们工作环境风险的机构,同时办公室又扮演着怀孕员工和她们各自的部门负责人之间的联络员角色。 生殖生物学危害 生 殖生物学危害包括但并不仅仅限于下列:  巨细胞病毒( CMV)  B 型肝炎病毒( HBV)  E 型肝炎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 人类细小病毒 B19  风疹(德国麻疹) 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鸡疹) 只要需要,生物安全办公室与各专业科室一起去评价实验室工作程序以确保最小的暴露。 其它限制 经过与员工及医生讨论后,制定员工的限制和推荐的基线。 以条件为例证明特殊预防HIV感染、免疫抑制条件和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治疗。 因此,假如你正处于上述任何条件,你必须将有关情况告知你的医生和办公室。 员工血清贮存 许多传染病并非明显疾病条件引起。 可预先收集新进员工、传染病实验室员工的血清作为本底血清。 6.个人防护装备( PPE) 个人防护装备是减少操作人员暴露于气溶胶、飞溅物以及意外接触等危险的一个屏障。 实验室应具备足够的符合不同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供实验人员选择和使用。 、隔离衣 进入实验区域必须穿实验服,反复使用的实验服必须是耐用的。 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消毒、灭菌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11- 19 室里从事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和 HBV、 HCV、 HIV等血清学检测工作时,应该在实验服外面穿上隔离衣。 每隔适当的时间应更换实验服以确保 清洁,当 实验服或隔离衣 已被危险材料污染时应立即更换,放在指定的位置,告知保洁人员先消毒再清洗。 实验服、隔离衣不得穿离实验区域。 手套 手套应符合舒服、合适、耐磨、耐撕的要求。 在进行实验室一般性工作,以及在处理感染性物质、血液和体液标本时,应戴手套,并保证: 所戴手套无漏损; 戴好手套后应完全遮盖手及腕部; 在撕破、损坏或受污染时应立即更换手套; 在完成工作后应摘除手套并彻底洗手。 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应丢弃在生物垃圾袋内; 手套不得戴离实验室区域。 工作鞋 实验区域必须穿不 露脚趾的鞋,鞋应舒适,鞋底防滑。 推荐使用皮制的不渗液体的鞋类。 从事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项目和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应穿一次性鞋套,在从事可能出现漏出的工作时也应穿一次性鞋套。 用过的鞋套应丢弃在生物垃圾袋内, 鞋套不得穿离实验室区域。 护目镜 在 HIV初筛实验室,应备有护目镜。 在从事可能出现 飞溅 的工作时应戴 护目镜,可避免实验物品飞溅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护目镜 不得戴离实验室区域。 消毒、灭菌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11- 20 口罩、帽子 在无菌室从事无菌实验时应戴口罩、帽子。 在从事可能出现 飞溅 的工作时应戴 口罩、帽子。 用过的 口罩、帽子 应 丢弃在生物垃圾袋内, 口罩、帽子 不得戴离实验室区域。 7.实验室设备 实验室所用设施、设备和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要求。 一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施设备要求。 生物安全柜 有生物安全柜的科室要有一个生物安全柜的操作规程。 合适地使用生物安全柜能提供一个清洁的工作环境。 生物安全柜能提供给人员、物品和环境的保护。 生物安全柜隔离来自被限制的生物危害材料区域人员的生物危害。 生物安全柜藉由经过高效率微粒子空气滤过器 (HEPA)过滤空气中烟雾状生物危害性材料。 吸入的空气在进入生物安全柜工作区域之前经一个 HEPA 滤过器过滤。 排气也通过 HEPA滤过器过滤。 气溶胶在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区域中产生被包含在生物安全柜里面。 二级生物安全柜操作程序 :  如果使用 ,把紫外灯关掉;打开荧光灯和排风机。  用 75%的乙醇或适当的消毒剂消毒所有的内部表面。  将物品按程序放入生物安全柜内的位置。 不要阻塞进气孔。 等候 23 分钟对工作区域清洁。  在工作区域之内,物品之间保持适当的间距。  工作应该从干净 的到污染的地方进行。  工作完毕后 ,让柜内的物品在移出之前运行 23 分钟。  用 75%乙醇或适当的消毒剂擦拭所有的工作表面。  关闭 荧 光灯和排风机。 需要注意的是: A. 生物安全柜运行正常时才能使用。 消毒、灭菌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11- 21 B. 生物安全柜在使用中打开的玻璃观察挡板不能超过规定高度。 C. 安全柜内应尽量少放器材或标本,不能影响后部压力排风系统的气流循环。 D. 安全柜内不能使用明火,否则燃烧产生的热量会干扰气流并可能损坏过滤器。 允许使用微型电加热器,但最好使用一次性无菌接种环。 E. 所有工作必须在工作台面的中后部进行,并能够通过玻璃观察挡板看到。 F. 尽量减 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活动。 G. 操作者不应反复移出或伸进手臂以免干扰气流。 H. 不要使实验记录本、移液器以及其它物品阻挡空气格栅,因为这将干扰气体流动,引起物品的潜在污染和操作者的暴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