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第一个季度,可组织一次集中注册登记。 注册登记结束后,要按相关要求及时填报有关表格,其中各乡镇(街道)党 委、县直各党委梳理汇总后,将《 XX 县共产党员志愿服务有关情况统计表》报送县委组织部。 (三)制定计划。 各级党员志愿服务组织根据确定的服务项目,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务求实效的原则,于 2020 年 3月底前完成年度志愿服务计划的制定,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时间、服务人员,填写《 年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集中活动计划安排表》,统一报上一级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备案,上一级党员志愿服务组织要加强具体工作指导,切实增强志愿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后每年 1 月底前,各级党员志愿服务组织要完成本年度志愿服务计划的制 定及上报备案工作。 (四)开展活动。 按照年度计划和全县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安排,各级党员志愿服务组织要组织党员志愿者利用学习雷锋日、“七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庆日及党员活动日、节假日、工余等时间,采取统一集中、分散定向、区域组团等方式,积极开展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其中集中式志愿服务活动每年不少于3 次、累计服务时间不少于 12 小时。 各级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在谋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要重点做到“六个结合”,即 与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和开展扶贫帮困“春雨行动”相结合。 通过结对帮扶,着力为困 难群众提供物资、项目、信息等服务;与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制度和争创“五星社区”活动相结合。 落实省、市 、县 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争做“两个先锋”活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党组织要组织在职党员集中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居住地在外市、外县区的,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社区报到),通过设定志愿服务岗、设立集中服务日、搭建“邻里守望”平台、开展“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先锋。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立生活困难党员台帐。 建立帮扶制度 建立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党员机制,在思想上、生活上帮助和扶持困难党员。 建立党员“四必访”制度 ( 1) 各单位党组织 每年“七一”、春节期间 对部分老党员和困难党员要进行上门走访慰问,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党员家中。 ( 2)党员遇有天灾人祸等特殊困难时, 党支部要及时上门看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 3) 党员患有严重疾病住院的
策前,应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职能部门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 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应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并提出两个以上讨论方案;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应实行公示、通报制度,扩大群众知情度、参与度。 选拔任用重要干部,应事先征求 公司 纪委意见,并保证纪委有必要的时间履行相应程序。 “三重一大” 事项决策前,班子成员可通过适当形式对有关议题进行酝酿 、
以防露底。 漆膜干燥后,用细砂纸将墙面小疙瘩和排笔毛打磨掉,磨光滑后清扫干净。 ( 6)施涂第二遍乳胶漆面漆:操作要求同第二遍乳液薄涂料。 由于乳胶漆膜干燥较快,应连续迅速操作,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涂刷向另一头,要注意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避免出现干燥后再处理接头。 (四)集成吊顶、套装门、垭口套、橱柜、盥洗浴柜、卫间座便器、花洒、等小五金均为成品件安装。 现场 HSE 管理
对存在有消极思想的帮扶对象,要及时 理顺他们的思想情绪,化解矛盾,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自觉参与到大队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中来。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 结对帮扶形式 根据帮扶对象的年龄、文化、生活、工作、学习等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个党员联系一个帮扶对象。 主要适用于党员对有学习、思想、 工作 等的 帮扶对象。 根据党员的自身能力,帮助帮扶对象在学习、
将承诺装帧上墙,随时接受监督,强化党员的服务意识,营造 “ 有事找党员 ” 的浓厚氛围。 二是推行党员 “ 设岗定责 ”。 通过开展 “ 党员先锋岗 ” 、 “ 党员责任区 ” 、 “ 党员示范岗 ” 等活动,在各支部党员中实行 “ 党员挂牌上岗 ”制度,让党员全部亮出身份,有位、有为地履行职责,增强使命感。 三是开展党员 “ 双培一推 ” 活动。 进一步加大党员中的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