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知识点总结及试题内容摘要:

家的经验表明,科学的失业保险应该是( B、多重保障 ) 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正式颁布是在( D、 1999年 ) “待业”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 A、 1982 年 ) 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正式建立的第一步失业保险行政法规是( B、 1986 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 下列可以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是 D、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伤亡的。 下列费用不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是 C、接受工伤医疗期间(尚未伤残鉴定)的工资福利待遇。 下列不属于职业病特 点的是 B、具有缓发性。 下列不需要雇员缴费的社会保险是 D、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一般是 C、工薪劳动者。 因为工伤导致两腿完全瘫痪的原工可以获得 C、永久性部分伤残补助金。 3 最早实行工伤保险的国家是 D、德国。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 195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我国第一次将职业病列入工伤保险的范围是在D、 1957 年。 我国工伤保险实行的是 B、强制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的根本目标是( A、帮助社会成员达到基本生活水平 ) 下列社会保障项目中 权力义务关系具有单向性的是:( C、社会救济 ) 社会保障制度中最早建立的是( D、社会救助 ) 社会救助的目的是要保障救济对象的( A、最低生活水平 ) 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C、社会救助 ) 现代社会所说的最低生活水平一般指的是( A、绝对贫困 ) 恩格尔系数在 40- 50%之间的家庭属于( B、小康型 ) 最早立法建立社会救助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 ) 在我国, 扶贫 一词最早出现于( D、 1982 年《关于认真做好扶助农村贫困户的通知》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走上法制化道路是在( D、 1999 年 ) 1国际上衡量社会成员之间生活水平差距大小一般用的是( C、基尼系数 ) 1在国际上,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根据( A、恩格尔系数 )来制定的。 我国传统社会中 职工福利 是由( A、劳动部 )主管的。 我国传统社会中 社会福利 是由( B、民政部 )主管的。 我国民政部主管的社会福利工作包括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企业和( B、城市社区服务 ) 社会保障体系中内容最复杂、项目最多的子系统是( A、社会福利 ) 我国城镇职 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两大支柱包括职工福利和( B、劳动保险 ) 6 、社会福利企业安置的残疾人占生产人员的比例为( C、 35% )以上时可以免税。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企业开始形成始自于( C、 1959 年 ) 8 、民政部正式把社区服务列为城市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是在( D、 1986 年 ) 彩票最早源自于( B、欧洲 ) 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成立于( D、 1987年 ),从此开始了福利彩票的发行。 员工福利的主要内容是 A、员工集体福利。 D、员工福利费用 是国家和单位职用于生活福利设施和福利补贴的各种 费用的总称。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福利费的主要来源是 A、国家财政拨款。 下列哪项不属于与改革员工福利制度相配套的重要举措 B、改革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经费从 B、企业福利基金 中列支。 按照国际标准,住房补贴一般占职工工资的 D、20%— 30%。 多选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特征:一是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二是保障待遇的公平性,三是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特征: 1)制度的开放性。 2)筹资社会化。 3)服务社会化。 4)管理 与监督社会化。 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性特征: 1)模式多样化。 2)项目结构多样化。 3)水平结构多样化。 传统社会的社会保障主要是政府保障与教会保障。 美国对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大的改革之前的特征): 1)达政府。 2)小社会。 3)高税收。 4)高福利。 计划经济朝代形成的国家 —— 单位保障制的基本框架由国家保障、城镇单位保障、农村集体(单位,下同)保障三大板块组成。 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社会救助。 2)社会保险。 3)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 体系的目标可以分解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与层次性。 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 1)国家财政预算拨款(或特别捐税辅助)。 2)社会团体。 3)个人捐赠赞助。 社区服务的特点: 1)自主性。 2)社会性。 3)多样化。 1 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安排出发,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福利国家模式。 2)社会保险型模式。 3)强制性储蓄模式。 4)国家保险型模式。 1社会保险型国家的代表: 1)德国。 2)美国。 3)日本。 1社会保障法制化的价值包括两种: 1)内在价值。 2)外在价值。 1救济经费以济贫税、志愿 捐款和罚金三者为来源。 1社会保障法的本质: 1)社会成员生存权利保护法。 2)国民安全法。 3)社会稳定法。 4)社会调节法。 1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法的 1)调整对象。 2)主体。 3)客体。 1根据政府介入的程度,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 1)政府管理。 2)自治管理。 3)民间管理。 1集散结合管理模式: 1)美国。 2)日本。 1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 2)依法管理原则。 3)属地管理原则。 4)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的环节包括: 1)对社 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管理。 2)社会保障待遇给付的管理。 3)对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管理与监督。 2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1998 年在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中确立的,在中央政府机构序列时,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的职能部门主要有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民政部。 3)卫生部。 4)财政部。 2一基金的存储和运转为依据,社会保障基金可以被划分为 1)积累性基金。 2)非积累性基金。 2社会保险基金可以分为: 1)养老保险基金。 2)医疗保险基金。 3)失业保险基金。 4)工伤保险基金。 5)生育保险基金。 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 1) 征税方式。 2)证费方式。 3)自由筹资。 2社会保障作为一种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机制,有特定税收来源: 1)个人所得税或工薪税。 2)遗产税。 3)捐赠税。 4)利息税。 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原则: 1)依法管理,规范运行。 2)专款专用。 3)收支分离。 4)预算管理。 2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现金援助、实物供应和劳务服务构成了社会保障待遇给付的主体。 2社会服务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1)纯粹的福利服务。 2)具有福利性的低收费服务。 3)交易型的社会服务。 (不属于社会保障范畴。 ) 2养老保险的特征: 1)普遍性。 2)重要性。 3)长期积累性。 4)复杂性。 养老保险的基本规则: 1)广覆盖原则。 2)经济援助与服务相结合原则。 3)适应经济发展和刚性增长规律相协调原则。 4)权利义务相结合原则。 3根据养老保险的责任承担机制,可将养老保险划分为: 1)政府负责型。 2)责任分担型。 3)个人承担型。 4)混合责任模式。 3根据现行制度,中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具备的条件: 1)达到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2)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且参加保险缴费期限满十五年。 3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大致可分为现收现付制、积累 制和混合制。 3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系,有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共同组成。 3是否属于就业的三个条件: 1)从事劳动的人必须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且有劳动能力。 2)从事的劳动必须是法律允许、社会承认的劳动。 3)从事的劳动必须是由报酬或收入的劳动。 3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者必须符合下泪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交费义务满一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终端就业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3各国失业待 遇的给付一般遵循三个原则: 1)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的原则。 2)保险待遇水平低于失业者原工资水平的原则。 3)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3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一般有三种: 1)人身能力丧失。 2)职业能力丧失。 3)一般劳动能力丧失。 3社会救助的特点: 1)最低保障性。 2)按需分配。 3)权利义务单向性。 4)救助对象全民性。 在企业年金的投资中,通常要遵守三个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流动性原则。 3)收益性原则。 1.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主体包括( A.国家或政府 B.社会保障实施机构 C.企 业、社会团体及官方机构 E.城乡居民及其家庭 ) 1.以下对于早期济贫制度的评价,哪些是正确的( A.性质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 B.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C.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 E.保障效果是不良型 ) 社保基金的投资原则( A、安全性原则 B、长期受益原则 C、多样化 D、可流动性) 社会保险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A、社会保险 C、社会救济 D、社会福利 ) 1. 社会保障管理在运行中须遵循的原则有 (A. 依法管理原则 B. 公正与效率原则 C. 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分离的原则 统协调一致原则 )。 下列属于美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范畴的是( A、医疗照顾制度 B、少数民族免费医疗制度 D、医疗救助制度 ) 下列有关医疗保险支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医疗保险机构与定点医疗单位的费用支付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B、医疗费用的补偿是有限补偿 D、医疗保险机构和定点医院必须签订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 失业保险基金筹集有不同的方式,据统计归纳以下列方式较常见( A、政府、雇主与劳动者三方共同负担 B、雇主和劳动者两方负担 C、政府与雇主两方负担 ) E、政府与劳动者两方负担 失业保险与其他保险项目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诸如( A、所针对的劳动风险不同 B、保险的间接目的不同 C、享受条件不同 D、享受保险待遇的时限规定不同 )等。 失业保险与失业救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保障对象不同,( B、覆盖面不同 C、经费来源不同 E、有无缴费义务不同 )等。 世界上最早实行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的是英国。 后来效仿的有(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等。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有:( A、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 B、失业 保险的实施范围 C、失业保险的待遇 D、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 E、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 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有 A、保障伤残职工基本生活需要 B、保障所有劳动者 C、实行社会统筹 D、实行工伤保险法制化、规范化 E、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 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A、工伤范围及其认定 B、劳动鉴定和工伤评残 C、工伤保险待遇 D、工伤保险基金 E、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工伤保险的管理与监督、企业和职工的责任和工伤争议处理。 工伤鉴定包括 A、工伤性质的确定 D、劳动能力丧失 程度的确定 E、伤残等级的确定。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建立的时间最早的是:( B、社会救济 C、社会互助 ) 代社会救济制度与传统的社会济贫事业的不同特征是:( A、接受和给予的心理不同 B、获得救济的范围不同 C、依据的原则不同 D、管理的严密程度不同 E、救济的性质和手段不同 ) 社会救济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保障最低生活的原则 B、普遍性的原则 C、法制化的原则 D、维护个人尊严的原则 ) 社会救济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A、城镇居民贫困救济 B、农村居民贫困救济 C、自然灾害救济 D、特殊对象救济 E、失业人员救济和农村扶贫救济 ) 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包括:( A、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B、灾民紧急救助制度 C、救助性社会服务制度 D、社会互助制度 E、扶贫开发制度和社会救助服务网络 ) 社会福利的特征主要有( A 有着高层次的保障目标 C.保障内容的复杂性D.经费来源的广泛性 E.受益者不需要个人缴费 ) 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基本类型有( A.社会福利院 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