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节日教育活动的研究方案b内容摘要:

完善) 在“不乱扔垃圾”的主题进行中渗透地球日、卫生日等节日的知识。 春游:结合清明节进行扫墓活动。 五月 立夏节 无烟日:监督爸爸、爷爷等戒烟一日。 六月 端午节 环境日:与家长进行家庭大扫除。 (三) 方法与策略 以 探究 为主的节日教育方法。 我们是在探究性活动课程的背景下开展节日教育,因此在节日教育的方法策略的选择上我们也以幼儿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和教师一起为节日教育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 8 我们以探究为主设立了教学的流程:调查活动 —— 脑力激荡活动 —— 网络图设计与布置 —— 网络内容实施 —— 分析评价与调整。 当然这是一个基本的流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的节日的特点及形式的安排,也作相应的调整。 ★ 主题活动中的教学流程运用: ( 1)调查活动:在开展节日教育主题活动前或中途,根据需要,对节 日进行调查,幼儿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与节日有关的知识,如在端午节的主题活动前,教师发放了调查表,幼儿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活动: 我了解到的端午节 班级 姓名 我知道的端午节 是这样的 我是这样知道的 端午节是怎样来的。 (起源与传说)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提示:请您给孩子创设感受端午节气氛的环境与条件,并引导孩子用 绘画的方式完成调查表。 当然,根据节日的特点,有时对调查的内容与时间也作相应的调整,如,在进行中秋节的节日主题活动时我们并没有 以节日本身为内容进行调查活动,而是选择其中的主要特色 —— 月亮的变化为内容进行了调查,(如下图所示),从八月初一到九月初一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对月亮的变化进行定期的观察,并在记录表中用涂色的方法进行 9 记录,并在主题开展的前期、中期、后续分别进行交流展示。 这样不仅能为中秋节的节日活动的开展作好铺垫,丰富了节日教育活动,也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精神。 日期 变化 日期 变化 八月初一 八月十七 总之,幼儿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对调查的内容有了较多粗浅的了解,激发幼儿与家长对 节日的关注,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 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幼儿自己想各种方法去了解知识,完成调查表,发展了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对学习的途径有了更多掌握。 ( 2)脑力激荡活动:活动前期准备时,教师先对该内容进行脑力激荡,充分调动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及对节日的原有经验,挖掘节日的潜在教育价值,预设教学的内容。 在活动初期,围绕该节日进行幼儿的脑力激荡活动,充分发动幼儿的积极性,在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展示等活动中积极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使教师充分了解幼儿对节日的原有经验、兴趣点,明确学习与教育的方向,便于教师对预 设的内容进行调整。 如在中秋节这一主题开展前,教师先进行脑力激荡,设想了主题的网络内容,我们又对幼儿进行了脑力激荡活动,知道幼儿对月饼的制作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实地参观做月饼及请家长来园展示、教授做月饼方法的环节,满足了幼儿的需求,也让幼儿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0 ( 3)网络图的布置:教师在活动前通过脑力激荡设计了文字形式的网络图,将主题内容划分为几个小的内容,并在幼儿的脑力激荡后对原定的网络图进行完善与补充,这样能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的内容有所明确。 如,在中秋节的主 题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网络图: 欢天喜地庆端午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食俗 调查交流 端午的诗歌 驱蚊避毒 赛 龙舟 端午节的传说 香粽子 纸粽子 观看赛龙舟录像 画龙舟 赛龙舟 漂亮的香袋 欣赏五毒衣 肢体表现包粽子 包粽子 11 在脑力激荡进行的同时,我们和幼儿一起设计制作了网络图,将主题中的内容按各个不同的层次进行蜘蛛网似的布置,展示在主题墙上,为了让教师与幼儿都能了解,在制作主题网络图时,我们将文字与实物、图片相结合。 并在整个主题开展过程中都让网络图发挥作用。 这样的操作,使幼儿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每一个小内 容结束时,都能进行相应的小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能作好相应的学习准备,为以后的自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4)评价与调整:第一主题结束后我们都对该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以分析主题开展的有效性。 如针对“欢天喜地庆端午”这一主题我们进行了这样的评价: 项目 指标 评价分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