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教案(附习题集)整理内容摘要:

压力。 (二)砂浆 类型 ( 1)水泥砂浆:由水泥、砂加水拌和而成。 特点:强度高,但可塑性和保水性较差, 适应:砌筑湿环境下的砌体,如地下室、砖基础等。 ( 2)石灰砂浆:由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 特点:可塑性很好,但它的强度较低,遇水强度即降低。 适应:砌筑次要的民用建筑的地上砌体。 ( 3)混合砂浆: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 特点:既有较高的强度,也有良好的可塑性和保水性。 适应:民用建筑地上砌体中被广泛采用。 ( 4)粘土砂浆:由粘土加砂加水拌和而成。 特点:强度很低 适应:土坯墙的砌筑,多用于乡村民居。 砂浆强度等级 M1 M 、 M 、 M 共 7 个级别。 二、砖墙的组砌方式 组砌要求:横平竖直,错缝搭接,避免通缝。 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组砌方式: 砌筑厚度: 12 墙 半砖墙 115 mm 24 墙 一砖墙 240 mm 37 墙 一砖半墙 365 mm 49 墙 两砖墙 490 mm 三、门窗过梁 砖拱过梁 砖拱过梁分为平拱和弧拱。 由竖砌的砖作拱圈,一般将砂浆灰缝做成上宽下窄,上宽不大于 20mm,下宽不小于 5mm。 砖不低于 MU7. 5,砂浆不能低于 ,砖砌平拱过梁净跨宜小于 1. 2m,不应超过 1. 8m, 中部起拱高约为 1/50L。 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用砖不低于 MU7. 5,砌筑砂浆不低于 M2. 5。 一般在洞口上方先支木模 ,砖平砌,下设 3~4 根φ 6 钢筋要求伸人两端墙内不少于 240mm,梁高砌 5~7 皮砖或≥ L/4,钢筋砖过梁净跨宜为 1. 5~2m(如图)。 钢筋砖过梁构造示意 钢筋混凝土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有现浇和预制两种,梁高为 60mm、 120mm、 180mm、 240mm, 即 60mm 的整倍数。 梁宽一般同墙厚,梁两端支承在墙上的长度不少于 240mm,以保证足够的承压面积。 过梁断面形式有矩形和 L 形。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形式 四 、窗台(如图) 当室外雨水沿窗水向下流淌时,为避免雨水聚积窗洞下部,并沿窗下框向室 内渗透污染室内,常在窗洞下部靠室外一侧设置一泄水构件 —— 窗台。 窗台构造 五 、墙脚 底层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墙体常称为墙脚。 墙脚包括墙身防潮层、勒脚、散水和明沟等 (如图 619)。 勒脚 勒脚是外墙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 其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为防止雨水上溅墙身和机械力等的影响,所以要求墙脚坚固耐久和防潮。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构造做法(如图 620)。 ( 1)抹灰:可采用 20 厚 1: 3 水泥砂浆抹面 , 1: 2 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 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 ( 2)贴面:可采用天然石 材或人工石材,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 其耐久性、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 ( 3)勒脚采用石材,如条石等。 多用于山区。 防潮层 因墙体 坐落于基础之上,部分墙身与土壤层接触,且本身又是多孔材料构成,常受到地表水和地潮的侵袭。 致使墙身受潮,装饰面层脱落,降低了其坚固耐久性,影响室内环境卫生。 通常需设置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 1)防潮层的位置(如图):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 ( 2)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 1: 2 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 3%5%防水剂,厚度为 20~25mm 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 60mm 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 6 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第三,油毡防潮层,先抹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或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 散水 ( 1)作用:将地表积水排离建筑物,保护墙基。 ( 2)构造要求: 坡度: 3%5% 宽度:一般 ~。 沉降缝:散水与外墙交接处 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 伸缩缝:每隔 6~12m 做一道 明沟 明沟的构造做法可用砖砌、石砌、混凝土现浇,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 %~1%,宽度为 220~350mm。 四、墙身的加固 壁柱 ( 1)适用情况:当墙体的窗间墙上出现集中荷载,而墙厚又不足以承担其荷载;或当墙体的长度和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并影响到墙体稳定性 ( 2)作用:提高墙体刚度。 ( 3)构造要求:壁柱突出墙面的尺寸一般为 120mm 370mm、 240mm 370mm、 240mm 490mm 或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门垛 当在较薄的墙体上开设门洞时,为便于门框的安置和保证墙体的稳定,须在门靠墙转角处或丁字接头墙体的一边设置门垛 门垛凸出墙面不少于 120mm,宽度同墙厚(如图)。 壁柱和门垛 圈梁 ( 1)圈梁的设置要求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楼板处的连续闭合的梁,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对于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更加必 要。 ( 2)圈梁的构造 圈梁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两种。 钢筋砖圈梁就是将前述的钢筋砖过梁沿外墙和部分内墙一周连通砌筑而成。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不小于 120mm,宽度与墙厚相同(圈梁的构造如图)。 圈梁构造 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其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变(如图)。 附加圈梁 构造柱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 构造柱必须与圈梁及墙体紧密相连,从而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抗变形的能力。 ( 1)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由于建筑物的层数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相同。 ( 2)构造柱的构造(如图) 构造柱的构造 构造柱马牙槎构造图 180mm 240mm,纵向钢筋宜用 4φ 12,箍筋间距不大于 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 7度时超过六层、 8 度时超过五层和九度时,纵向钢筋宜用 4φ 14,箍筋间距不大于 200mm;房屋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b. 构造柱与墙连结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 500mm 设 2φ 6 拉接筋,每边伸人墙内不少于 1m(如构造柱马牙槎构 造图)。 ,但应伸入室外地坪下 500mm,或锚入浅于 500mm 的基础梁内。 课 题:墙面装修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墙面装修的作用,掌握墙面装修的类型及其构造做法。 教学重点: 墙面装修的类型及其构造做法 教学难点: 墙面装修的构造做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方法:课堂黑板板书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墙面装修的作用 (一)保护墙体。 增强墙体的坚固性、耐久性,延长墙体的使用年限。 (二)改善墙体的使用功能。 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隔声能力。 (三)提高建筑的艺术 效果,美化环境。 二、墙面装修的分类 (一)按装修所处部位不同,有室外装修和室内装修两类。 室外装修要求采用强度高、抗冻性强、耐水性好以及具有抗腐蚀性的材料。 室内装修材料则因室内使用功能不同,要求有一定的强度、耐水及耐火性。 (二)按饰面材料和构造不同,有清水勾缝、抹灰类、贴面类、涂刷类、裱糊类、条板类、玻璃(或金属)幕墙等。 三、墙面装修构造 (一)清水砖墙 清水砖墙是不作抹灰和饰面的墙面。 为防止雨水浸入墙身和整齐美观,可用 1: 1 或 1: 2 水泥细砂浆勾缝,勾缝的形式有平缝、平凹缝、斜缝、弧形缝等。 ( 二 )抹灰 类墙面装修 抹灰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两类。 一般抹灰:有石灰砂浆、混合砂浆、水泥砂浆等。 外墙抹灰一般 厚 20~25mm,内墙抹灰为 15~20mm,顶棚为 12~ 15mm。 在构造上和施工时须分层操作,一般分为底层、中层和面层,各层的作用和要求不同。 ( 1)底层抹灰主要起到与基层墙体粘结和初步找平的作用。 ( 2)中层抹灰在于进一步找平以减少打底砂浆层干缩后可能出现的裂纹。 ( 3)面层抹灰主要起装饰作用,因此要求面层表面平整、无裂痕、颜色均匀。 抹灰按质量及工序要求分为三种标准,见表 33。 (常用抹灰构造见表 ) 抹灰类三种标准 层次 标准 底层(层) 中层(层) 面层(层) 总厚度(mm) 适用范围 普通抹灰 1 1 ≤ 18 简易宿舍、仓库等 中级抹灰 1 1 1 ≤ 20 住宅、办公楼、学校、旅馆等 高级抹灰 1 若干 1 ≤ 25 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如剧院、展览馆等 装饰抹灰 装饰抹灰有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水泥拉毛等。 装饰抹灰一般是指采用水泥、石灰砂浆等抹灰的基本材料,除对墙面作一般抹灰之外,利用不同的施工操作方法将其直接做成饰面层。 (三)贴面类墙面装修 贴面类装修指在内外墙面上粘贴各 种天然石板、人造石板、陶瓷面砖等。 面砖饰面构造 面砖应先放入水中浸泡,安装前取出晾千或擦干净,安装时先抹 15mm 1: 3 水泥砂浆找底并划毛,再用 1: :3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或用掺有 107 胶(水泥用量 5%~7%)的 1: 水泥砂浆满刮 l0mm 厚于面砖背面紧粘于墙上。 对贴于外墙的面砖常在面砖之间留出一定缝隙(如图)。 面砖饰面构造示意 陶瓷锦砖饰面 陶瓷锦砖也称为马赛克,有陶瓷锦砖和玻璃锦砖之分。 它的尺寸较小,根据其花色品种,可拼成各种花纹图案。 铺贴时先按设计的图案将小块材正面向下贴在 (500 00) mm 大小的牛皮纸上,然后牛皮纸面向外将马赛克贴于饰面基层上,待半凝后将纸洗掉,同时修整饰面(构造如下图)。 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饰面 石材按其厚度分有两种,通常厚度为 30~40mm 为板材,厚度为 40~130mm 以上称为块材。 常见天然板材饰面有花岗石、大理石和青石板等,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多作高级装饰用。 常见人造石板有预制水磨石板、人造大理石板等。 ( 1)石材拴挂法(湿法挂贴) 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的安装方法相同,先在墙内或柱内预埋φ 6 铁箍,间距依石材规格而定,而铁箍内立φ 6~φ 10 竖筋,在竖筋上 绑扎横筋,形成钢筋网。 在石板上下边钻小孔,用双股 16 号钢丝绑扎固定在钢筋网上。 上下两块石板用不锈钢卡销固定。 板与墙面之间预留 20 ~ 30mm 缝隙,上部用定位活动木楔做临时固定,校正无误后,在板与墙之间浇筑 1 : 3 水泥砂浆,待砂浆初凝后,取掉定位活动木楔,继续上层石板的安装(构造见下图)。 石材拴挂法构造 ( 2)干挂石材法(连接件挂接法) 干挂石材的施工方法是用一组高强耐腐蚀的金属连接件,将饰面石材与结构可靠地连接,其间形成空气间层不作灌浆处理(构造见下图)。 干挂石材法构造 (四)涂料类墙面装修 涂料系指喷涂、刷于基层表面后,能与基层形成完整而牢固的保护膜的涂层饰面装修。 涂料按其主要成膜物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机涂料和无机涂料两大类。 无机涂料 常用的无机涂料有石灰浆、大白浆、可赛银浆、无机高分子涂料等。 有机涂料 有机合成涂料依其主要成膜物质和稀释剂的不同,可分为溶剂型涂料、水溶性涂料和乳液型涂料三种。 (五)裱糊类墙面装修 裱糊类墙面装修是将各种装饰性的墙纸、墙布、织锦等材料裱糊在内墙面上的一种装修饰面。 墙纸品种很多,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塑料墙纸和玻璃纤维墙布等。 基层处理:在基层刮腻 子,以使裱糊墙纸的基层表面达到平整光滑。 同时为了避免基层吸水过快,还应对基层进行封闭处理,处理方法为:在基层表面满刷一遍按 1: ~ 1: 1 稀释的 107 胶水。 裱贴墙纸:粘贴剂通常采用 107 胶水。 其配合比为: 107 胶:羧甲基纤维素 (%)水溶液:水= 100: (20~ 30):50, 107 胶的含固量为 12%左右。 (六)板材类墙面装修 板材类装修系指采用天然木板或各种人造薄板借助于镶钉胶等固定方式对墙面进行装饰处理。 板材类墙面由骨架和面板组成,骨架有木骨架和金属骨架,面板有硬木板、胶合板、纤维板、石膏板 等各种装饰面板和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的金属面板。 常见的构造方法如下: 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