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话线路工程施工规范内容摘要:

表2:轻负荷区吊线原始垂度标准表3:中负荷区吊线原始垂度标准表4:重负荷区吊线原始垂度标准电缆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米的角杆,应做终结。 电缆吊线相邻杆负荷不等时或在三十条档以上的线路终端杆前的泄力杆等电杆上。 电缆吊线应做假终结。 同层两条吊线在一根电杆上,可做成合手终结。 长杆档电缆吊线设计规定作辅助吊线的,正吊线与辅助吊线的连接方法采用三眼单槽夹板和钢板连接,如下图:二、挂设架空电缆挂设架空电缆前,应检查电缆型号、对数、电气性能、气闭性是否良好。 敷设架空电缆时,应每档至少设一支滑轮,让电缆从滑轮中迈过,严禁电缆拖地,损坏外护套。 电缆挂钩间距为50厘米,偏差不大于 177。 3厘米,在电杆两侧第一个挂钩距吊线固定物边缘为25厘米,要求挂钩均匀整齐,搭扣方向一致,挂钩托板齐全。 电缆卡挂后应平直,不得有机械损伤。 电缆走向合理、美观。 电缆在吊线接续处的绑扎应符合下图:(规范66页)电缆接头在吊线上的吊挂:电缆接头在十字吊线或丁字吊线,见规范67页。 第五章 管道电缆穿放管道电缆之前,必须清刷所用管孔,其清刷办法为:先用玻璃钢穿上牵引绳,下图:穿放电缆前,必须检查电缆气压,绝缘良好后,才能穿放,同时做好配盘工作。 防止电缆不够段长。 牵引电缆前,应用适当的网套梭子在电缆头上,并用铁线扎固,牵引的钢系绳与网套梭子连接处,应加转环,以免钢系绳转动扭伤电缆。 穿放电缆时应在可能出现拖、磨、刮、蹭的地方应加衬垫、弯铁铜瓦或杂布。 穿放电缆过程中除拉入对方人孔内的部分外,在管孔内的电缆必须全部涂抹中性凡士林或黄油。 电缆敷设完成后,留足电缆余长后,锯断的电缆端头,应进行封头,管道电缆应进行保气,电缆进入管道口处应垫好管口铅皮。 水位较高的地段人空的管口可用油灰、麻絮或其他物质,堵好管孔与电缆之间的空隙,以防漏水。 人孔内的电缆应放在电缆托板上,托板与电缆间应衬托板垫。 管道电缆出管口5厘米以上,方可做弯曲处理,且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缆应以局方侧为基础(面向局方看管孔)。 电缆穿放所使用的管孔,应按施工图给定的管孔。 1电缆在人孔内应排列有序,严禁水平、上下交叉,但人孔内电缆接头位置以交错放置为原则。 第六章 直埋电缆一、直埋电缆的路由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复测,划线如遇特设情况与设计图不相符时,应做详细记录,以便申请路由变更。 电缆沟的中心线与设计路由中心线相吻合,左右偏差不大于10厘米。 3 、电缆沟的深度及宽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沟底要平稳。 电缆沟底遇有沙砾土或有一般腐蚀的土壤,应先铺10厘米碎土,方敷设电缆,电缆上再铺10厘米碎土,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电缆接头坑长度应大于电缆接头套管的5倍,接头坑的宽度从沟的中心线到坑边不小于60公分,坑地深度与电缆沟等同。 直埋电缆转弯处的电缆曲率半径,应是电缆处外径的15倍。 两条以上电缆同沟敷设,应平行排列,不得交叉或重叠。 凡设计图纸规定有s弯的,按设计规定实施。 直埋电缆与其他地下设施平行或交越时,其间距不得小于规范规定。 直埋电缆穿过保护管的管口处,应用沥青、麻布条、或油麻絮等封堵严密。 1直埋电缆进入人孔处应设保护管,保护管两端管口封堵严密,电缆铠装保护层应延伸至人孔内第一个交点约10厘米。 1直埋电缆敷设市区居民区或将来有可能被挖掘动土的地方,应在电缆上方埋土10厘米后,再铺红砖做为电缆保护标志,铺设长度按设计规定办理。 穿越障碍物两侧铺砖不小于1米。 1穿越铁路、高速公路、公路,顶管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护管伸出防越物两侧不小于1米,公路两侧排水沟的穿越。 1直埋电缆标石埋设有两种,即普通标石和气门标石。 无论哪种标石均应埋设在电缆沟正上方,凡是电缆接头处、转角处、穿越公路、铁路、河流两侧均应埋设标石。 直线每隔200米,郊区每隔500米,市区每隔200~400米,敷设一块。 (最好按设计要求埋设)1标石标记及标石编号:二、引上电缆管道电缆或直埋电缆在引出地面时,均应采用钢管保护(即引上管)应具有防腐蚀及防机械损伤能力。 引上管,按不同的安装地点分为三种:1)木杆引上管,2)墙壁引上管,3)水泥杆引上管。 三种引上管及引上电缆安装位置应符合规范81页图示。 电缆引上装置示意图:电缆引出保护管后,第一个固定点应安装在距管口15厘米,以后每隔50厘米固定一次。 引上电缆与架空电缆、墙壁电缆相接,其接头应放在水平位置。 第七章 墙壁及暗管电缆一、地下直埋电缆引上部分处,在墙壁上严禁敷设铠装油麻电缆,在室外墙面敷设时,采用吊线敷设,室内墙面采用卡沟敷设。 二、墙壁电缆在穿越墙壁时,应设有预留穿墙管,如果没有预留穿墙管时,按设计要求打墙洞,埋设穿墙管。 三、埋设穿墙管的墙壁应是砖墙或泡沫混凝土块墙,不宜在钢筋混凝土的梁柱或整体结构的墙壁上打洞,埋设穿墙管。 四、墙壁电缆跨越街坊、墙内过路,在有过街楼的地方穿越,缆线不低于过街楼底的高度。 墙壁电缆的对数应按设计敷设。 五、敷设墙壁电缆前,应核对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调查了解敷设电缆的墙体结构,质量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的建筑方式,如果现场情况不明,未经产权所有者允许,不准擅自施工。 六、墙体吊线程式有:7/、7/、7/、7/。 钢绞线应根据电缆质量选择。 墙壁电缆的支撑物与终端固定物应按设计图纸实施。 七、吊线在墙壁上水平敷设,其终端固定在有眼拉攀上及吊线支持物用的卡担装设。 八、吊线垂直固定在墙壁上,其终端固定物可采用U型拉攀等。 其两支持物之间的最大跨距应小于20米。 并按设计规定的措施妥善处理墙壁承受拉力问题。 吊线式墙壁电缆用L型卡担架设及用单、双墙担架设,应符合设计规定。 九、各种终端、中间支持物应装设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各个支点尽量保持水平。 吊线调平适度,电缆卡挂规格同架空电缆。 十、两架电缆同时沿墙壁敷设,应不重叠与交叉,保持等距离平行。 十一、楼层敷设电缆跨越楼道或转角,应选择隐蔽地点穿过,楼层引上(下)电缆在不易碰撞和较隐蔽的部位,并加以保护管。 十二、暗管电缆敷设之前,应清刷暗管,核对是否与图纸相符。 楼内暗管严禁布放铠装电缆,壁式箱柜内的电缆排列整齐,不交叉重叠。 第八章 分线设备的安装一、分线盒的装配分线盒装配前,应检查分线设备的配件是否齐全有效,分线设备的尾巴电缆规格、气闭性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