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容摘要:

表美更接近医学人体美标准 4. 取得积极的心理效应;美容心理障碍得到改善。 5. 社会适应性得到加强。 二、疗效评价 1. 损容性疾病疗效评价标准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分为痊愈、有效、无效 3 级。 该《标准》未收入的疾病,可参考全国专业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以能表明疾病的康复程度为基本原则 2. 损容性生理缺陷的疗效评价标准可自定,以能表明人体美改善的程度为基本原则,一般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3 级。 3. 疗效评价须与审美评价相结合。 4. 疗效评 价在必要时须结合情志状况分析。 5. 审美评价有争议者,以专家评议为准。 第 8 页 共 15 页 第七节 知情同意 1. 中医美容临床必需遵守知情同意原则,尊重就医者,文明行医,不允许有欺骗行为。 2. 知情同意范围和要求 ( 1) 诊断方法:带有痛苦性或可能引起就医者反感的诊断手段须先向就医者说明并征得其同意方可执行。 ( 2) 诊断结果:诊断结果原则上须如实告诉就医者,并作必要的解释 ( 3) 治疗方案:须将治疗方案向就医者说明,并征得就医者同意;所开处方字迹应清楚,使就医者对所有药物和所选腧穴等知情。 ( 4) 预后:须将疾病的发展、转归或可能达到的美化程度及治疗中和治疗 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向就医者交代清楚。 对疗效和疗程的预估要切合实际,不可无根据地,不负责任地向就医者做某种承诺。 ( 5) 美容外科手术须请就医者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 6) 未经就医者同意,不得将其个人资料和诊疗情况向第三者泄露。 第八节 病案要求 一、 病案主要内容 1. 一般情况 主要为姓名、性别、年龄、婚否、职业、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就诊时间。 2. 四诊资料 参考本章第二节“一、中医美容四诊要点”所要求内容。 3. 辩证 阐明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发展转归等。 4. 诊断 写出中医症候、病症名称和西医病名,简要写明审美评价和心 理分析 5. 治则 应使用中医术语写明治则 6. 治疗方法 写明治疗方法及治疗计划,按本章第五节“二、处方准确”的要求附处方。 7. 知情同意 根据本章第七节的内容,简要写明医者的交代与就医者的意见。 若签署有知情同意书,附于病案后。 8. 医嘱 参考本章第五节“三、医嘱详尽”部分简明扼要书写 二、 病案书写要求 1. 病案完成及时,住院病案在入院后 24h 内完成,门诊病案当时完成。 2. 症状描写详细,一般要求用中医名词术语,体现中医理论。 损容性缺陷和审美评价的描写要体现人体美学理论。 3. 字迹工整清洁,页面干净,不能涂改、剪贴、挖补。 4. 病案结尾要签署医师全名 5. 可附必要的西医检查及诊断资料,并按日期顺序附于病案后。 第 9 页 共 15 页 第 2 章 中药外治技术操作规范 中药外治技术是指通过对从体表给药或添加中药的化妆品以治疗损容性疾病和修复损容性生理缺陷的方法。 它具有局部美容治疗或美容保健作用,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亦可发挥全身性美容治疗或美容保健作用。 第一节 一般技术操作规范 一、 中药外治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 适应证 ( 1) 各种损容性疾病和皮肤缺陷 ( 2) 为预防损容性皮肤病和皮肤缺陷以及欲进一步美化皮肤者 2. 禁忌证 对所用中药皮肤过敏者。 二、 中药外治的基本原则 1. 外治以内治理论 为依据。 除较轻浅的皮损和皮肤保健外,一般须内外治相结合。 2. 各种中药外治法可单独运用,也可联合运用。 3. 须根据病情用药 ( 1) 热性、急性病皮损用药宜缓,选择性质温和的和低浓度的药物;顽固性、慢性、肥厚性皮损可选用刺激性较强和浓度较高的药物。 皮肤美容保健不能用药,只能用添加有中药的化妆品。 ( 2) 皮损有感染时先用清热解毒、抗感染剂控制感染,然后再针对原有皮损用药。 ( 3) 剂型选择: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选用洗剂、粉剂、霜剂;糜烂而渗液多、红肿时,选用溶液湿敷及糊剂;鳞屑和结痂可选用油剂、软膏;皲裂、苔藓样可选用软膏或硬 膏。 4. 须根据机体耐受力用药 ( 1) 颜面、颈部、外生殖器和四肢屈侧皮肤,选用性质温和的和低浓度的药物。 ( 2) 妇女宜选用性质温和的和低浓度的药物 ( 3) 用药宜先缓和后强烈,先用性质温和的和低浓度的药物,视机体反应和耐受力再逐渐增高药物浓度和刺激性。 5. 须根据药性和药物剂型确定治疗用药物浓度 ( 1) 有毒的药物,浓度须低。 ( 2) 用于浸渍、熏洗的溶液浓度可大可小;软膏浓度一般控制在 1%~25%;糊剂浓度一般控制在 25%~35%;油剂一般在 40%以上。 6. 用药方法须正确。 根据各剂型的具体要求用药,参见本章第二节“中医美容外用药常用剂型和使用方法”。 7. 须注意药物刺激和变态反应。 ( 1) 做面部皮肤治疗或美容保健的就医者,在施行超声波药物导入、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或面膜术前,须先进行皮肤安全度测定,确保所用药物或化妆品对就医者勿刺激性或致敏性。 第 10 页 共 15 页 ( 2) 治疗中一旦出现药物、化妆品刺激或变态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或化妆品,并给以及时处理。 三、 中医美容药物外治常用方法 1. 止痒法 用具有祛风、潮湿、杀虫、养血作用的药物以及皮肤瘙痒。 痒是多种损容性皮肤病的一个重要自觉症状,多由于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