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病 XAXA XAXa XAY XaXa XaY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⑵ 代代 相传。 ( 3)男病,其母其女均患病 12 伴 X染色 体隐性 人类红绿色盲症(道尔顿症) 血友病 果蝇红 白眼 XaXa XaY XAXA XAXa XAY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⑵交叉遗传。 即男性→女性→男性。 女病,其父其子均患病 ⑶一般为隔代遗传 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 ( 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 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 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 捷径:在判断为隐性后,看患病者性别:如果是女病,则一定为常染色体 如果是男病,则可能为常染色体,也可能为伴 X染色体 ② 在隐性遗传中 : 找女病,如果其父其子均患病,则为伴 X染色体;如果 不 符合则是常染色体。 ③ 在显性遗传: 找男病,如果其母 其子均患病,则为伴 X 染色体。 如果不符合,则是常染色体。 ④ 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 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⑤ 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注: 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 伴 Y遗传 ,无显隐之分。 以上判断方法是一定的判断方法,如果没有上面的条件,也可以从可能性上判断: 第一步:确定显隐性 代代遗传(可能是显性 ) 隔代遗传(可能是隐性) 第二步:若无性别差异,男女均差不多,则可能是常染色体。 若有明显的区别,则可能是性染色体的遗传。 男 女,伴 X隐性 女 男,伴 X显性 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性别决定: XY型 人,果蝇等高等生物 人 :23 对常染色体 +XX 23 对常染色体 +XY 13 ZW型 雌性: 常染色体 +ZW 雄性:常染色体 +ZZ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 是主 要的遗传物质 ( 1)、体内转化实验: 1928 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 ①实验过程 结论:在 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 R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 2)、体外转化实验: 1944 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 ①实验过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S 型的细胞 DNA 可以使 R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实质是基因重组 , S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片段转化到 R菌中,产生 S菌 结论: DNA 是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 ①标记噬菌体 含 35S 的培养 基 培 养 含 35S的细菌 35S培 养 蛋白质外壳含 35S 的噬菌体 (产生大量的含 35S的噬菌体) 含 32P 的培养基 培 养 含 32P的细菌 培 养 内部 DNA 含 32P的噬菌体 (产生大量的含 32P的噬菌体)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 含 35S 的噬菌体 侵 染 细 菌 细菌体内没有放射性 35S 14 含 32P 的噬菌 体 侵 染 细 菌 细菌体内有放射线 32P 此实验只能用 P S 元素来标记,不能用其它元素来标记。 噬菌体 复制的原料从大肠杆菌,及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也从大肠杆菌,及合成的场所也是大肠杆菌体内的核糖体。 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步骤:标记(用 32P 和 35S 标记噬菌体) 培养(让噬菌体侵染细菌) 离心(噬菌体在上,大肠杆菌在下) 检测(放射物质的检测) 结论:进一步确立 DNA是遗传物质 : ( 1)、实验过程 ( 2)、实验结果分 析与结论 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能自我复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 RNA 是它的遗传物质。 生物的遗传物质 非细胞结构: DNA或 RNA 生物 原核生物: DNA 细胞结构 真核生物: DNA 结论 :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 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 1) 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2) 能够自我自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连续性, 3) 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4) 能 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1. 1953 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2. DNA 分子的结构 ( 1)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 15 腺嘌呤( A) 胸腺嘧啶( T) 鸟嘌呤( G)胞嘧啶( C) DNA 分子有何特点。 ⑴稳定性 是指 DNA 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⑵多样性 构成 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 4 种,配对方式仅 2 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 DNA 分 子的多样性。 ⑶特异性 每个特定的 DNA 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 DNA 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 分子的特异性。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⑴ DNA 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⑵ DNA 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 (稳定不变) ⑶ DNA 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 1) A=T C=G(只符合 DNA 分子双链,如果是单链则不符合。 ) ( 2)( A+ C ) / ( T+G ) = 1 或 A+G / T+C = 1 ( 3)如果( A1+C1 ) / ( T1+G1 ) =b 那么( A2+C2 ) / ( T2+G2 ) =1/b ( 4) ( A+ T ) / ( C +G ) =( A1+ T1 ) / ( C1 +G1 ) = ( A2 + T2 ) / ( C2+G2 ) = a 例 :已知 DNA 分子中, G 和 C 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46%,又知在该 DNA 分子的 H 链中, A和 C 分别占碱基数的 28%和 22%,则该 DNA 分子与 H 链互补的链中, A 和 C 分别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 ( ) A 28% 、 22% B. 22%、 28% C. 23%、 27% %、 24% ( 1)如有 U 无 T,则此核酸为 RNA; ( 2)如有 T 且 A=T C=G,则为双链 DNA; ( 3)如有 T 且 A≠ T C≠ G,则为单链 DNA ; ( 4) U 和 T 都有,则处于转录阶段。 第 3 节 DNA 的复制 一、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 16 概念:以亲代 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 复制时间: 有丝分裂 或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 复制方式 : 半保留复制 复制条件 ( 1)模板: 亲代 DNA 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 2)原料: 4 种脱氧核苷酸 ( 3)能量: ATP ( 4) 解旋酶、 DNA 聚合酶 等 复制 特点 : 边解旋边复制 复 制场所:主要在 细胞核 中, 线粒体和叶绿体 也存在。 复制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为什么 DNA 复制可以很准确。 1) 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2)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难道会一点错误都不会出现吗。 会,如果在复制时出错就是“基因突变”所以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分裂的间期” 三、与 DNA 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DNA 连续复制 n 次后, DNA 分子总数为: 2n n 代的 DNA 分子中,含原 DNA 母链的有 2 个,占 1/(2n1) DNA 分子中含碱基 T 为 a, (1)则连续复制 n 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2n1) (2)第 n 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2n1 例题: ( 1)、一个被放射性元素标记双链 DNA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 n 个噬菌体,则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占总数 ( ) ( 2)、具有 100 个碱基对的一个 DNA 分子片段,含有 40 个胸腺嘧啶,若连续复制 3 次,则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 ( ) 解旋酶: 解开 DNA双链 聚合酶: 以母链为模板,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 连接酶: 把 DNA子链片段连接起来 17 个 个 个 个 第 4 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一、 .基因的相关关系 与 DNA 的关系 ①基因的实质是 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无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不能称之为基因(非基因)。 ②每个 DNA分子包含许 多个. . 基因。 与染色体的关系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线性排列。 ②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 与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①脱氧核苷酸( A、 T、 C、 G)是构成基因的单位。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 传信息。 与性状的关系 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实现。 基因说明: 1)在功能上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特定的基因决定特定的性状。 2)从结构上看,基因是 DNA 分子上一个个特定的片段,与 DNA一样,是由核苷酸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顺序。 二、 DNA 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异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 基因特点:特异性(特定 的排列顺序),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基因特异性的应用:刑侦,亲子鉴定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表达: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DNA 与 RNA 的异同点 核酸 项目 DNA RNA 结构 通常是双螺旋结构,极少数病毒是单链结构 通常是单链结构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4种) 核糖核苷酸( 4种)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 G、 C、 T A、 G、 C、 U 18 产生途径 DNA复制 、逆转录 转录、 RNA复制 存在部位 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极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 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功能 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① 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板 ② 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 ③ 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RNA 的类型 ⑴信使 RNA( mRNA) ⑵转运 RNA( tRNA) ⑶核糖体 RNA( rRNA) 转录 ⑴转录的概念 : RNA是在细胞核中,以 DNA 的一条链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 ⑵转录的场所 : 主要在细胞核 (原核细胞在细胞质中) ⑶转录的模板 : 以 DNA 的一条链 为模板 ⑷转录的原料 : 4 种核糖核苷酸 ⑸转录的产物 : 一条单链的 mRNA。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相关推荐
( 3) **,刘建光.资水流域水库调节与防洪之我见.湖南给水排水, 1997 年第 1 期。 ( 4) **,刘建光.恒压变频调速在水厂中的应用一例.湖南给水排水, 1996 年第 4 期。 ( 5) **.水厂供水规模确定的两种预测法 . 湖南给水排水, 1995 年第 3 期。 2020 年参加湖南省职称计算机考核,成绩合格; 2020 年 4 月 9 日参加全国职称英语 B级考试成绩为
通过计算该混合气在该压力下的露点为 ℃,采用工艺水难以将其冷却回收。 如果考虑将尾气中的氯硅烷全部回收,即摩尔回收率为 %,回收氯硅烷 ,整个回收冷凝液温度为 ℃,那么就要采用温度低于 39℃的冷量来冷凝尾气,在我厂仅有 55℃系统可以利用,但我厂冷量本来就较为紧张,故不考虑全部回收。 通过计算,摩尔回收率定为 %较为合理,整个过程放热 ,最终冷凝液温度为 ℃,可回收三氯氢硅
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见到外表呈水湿样,不结实。 五、牛肉的储存 牛肉购回后应尽快放入冰箱。 从超市买回来的冰鲜牛肉若要在一至两周内食用,可不拆包装加以冷冻。 若要存放更长时间,得用冷冻保鲜纸或保鲜袋重新包装后冷冻。 冰鲜的牛肉可从冷藏室取出直接烹调。 冷冻牛肉应先移至冷藏室,并在原包装内慢慢解冻,时间按每公斤1420小时计算。 切忌将牛肉从冷冻室直接移至室温或放在胶袋中冲水解冻。
全演练》。 并进行了考核。 菌种与感染性材料管理方面,对于实验室使用的菌种按照双人双锁管理、 购置、 使用、销毁 、记录祥实。 感染性材料进行高压灭菌后送出实验室, 两名人员进行高压灭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做到了持证上岗。 感染性材料销毁记录齐全,有效的保证感染性材料的运输的
体内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还含有少量的 DNA。 ( 2)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叶肉、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胞 中,进行的细胞器,被称为 “养料制造车间” 和“能量转换站”。 在电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外面有双层膜,内部含有几个到几十个由囊状的结构堆叠成的基粒 ,其间充满了基质。 这些囊状结构被称为类囊体,其上含有叶绿素。 ( 3)内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