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0011蔡笃村老师02-23775774内容摘要:

非正式,軟性控制較易辨識與評估。 ‧ 激勵人員對控制程序負責,所採取改善行動較有效、及時。 ‧ 目的-風險-控制架構需經常監控及持續改善。 ‧ 內部審計人員因參預而可獲得 CSA的知識。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39 ‧ 內部審計業務獲得更多控制程序的資訊,可以適當分配有限資源。 ‧ 強化經理人對風險管理及控制程序的責任。 ‧ 內部審計業務的主要角色仍是評估風險管理與控制程序的適當性與有效性。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40 誰 來 查 核 一、通常,採取自我查核方式,負責某特定單位或功能者,應決定其作業活動內部控制之有效性。 二 、 事業部最高主管指示對其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查核。 三 、事業部最高主管親自查核控制環境因素,而要求負責各項營運活動主管查核其他組成因素。 四、直線經理著重在營運與遵行的目的,而財務長則注重財務報導的目的。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41 五、各單位查核結果應經事業部最高主管審核。 六、各事業部之查核結果由總公司彙集研判。 七、內部稽核人員通常例行地或應資深管理階層的要求對內部控制進行查核。 八、管理階層也可能使用外部稽核的工作,以判斷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42 查 核 方 式 ‧ 助推式專題討論會 Facilitated team workshops ‧ 訪查 Survey ‧ 經理人 制作的分析 Managementproduced analysis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43 查 核 程 序 一、查核者應瞭解單位作業活動及內部控制的組成要素。 二 、首先,查核者可與單位人員討論或審核現有憑證,以瞭解制度的宗旨,即制度設計。 三 、查核者應決定制度實際上如何運作。 四、查核者應分析內部控制的設計與其所執行的測試結果。 此項分析可與建立的標準比較,以決定制度是否可提供達成既定目的合理保證。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44 內 部 稽 核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45 內部稽核的最新定義 1. 內部稽核的角色、目的與工作範圍。 2. 內部稽核的服務型態。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46 內部稽核的角色、目的與工作範圍 1999年 6月,國際內部稽核協會( IIA)的理事會正式重新訂定內部稽核的定義: “內部稽核是一項獨立、客觀的確認及諮詢活動,其目的在增加價值及改善組織的營運。 內部稽核以系統化及紀律化的方法評估與改善風險管理、控制與治理程序的效果,協助機構達成其目的”。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47 內部稽核的服務範圍 A. 確認與諮詢服務 B. 財務、遵循與營運稽核 C. 組織、功能與循環稽核 D. 管理研究 E. 計畫結果任務 F. 審慎查核任務 G. 環保稽核 H. 全面品質管理 ( TQM) I. 資訊安全 J. 控制自行檢查 K. 舞弊調查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48 建立內部稽核業務 1. 專業資格。 2. 執業準則與道德規範。 3. 內部稽核業務管理。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49 專業資格 1)管理感知 ( management awareness)。 2)個人衝勁( personal drive)。 3)洞察力 ( insight)。 4)客觀 ( objectivity)。 5)價值意識 ( sense of value)。 6)溝通能力 ( munication ability)。 7)堅忍不拔 ( perseverance)。 8)技術本位 ( technical petence)。 9)創新 ( innovativeness)。 10)機智 ( tact)。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50 執業準則與道德規範 1. 執業準則。 2. 道德規範。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51 1. 執業準則 1)屬性準則。 1000 目的、權利及責任。 1100 獨立性與客觀性。 1110 組織獨立性。 1120 個人客觀性。 1130 獨立性與客觀性受損。 1200 技術專精與專業上應有注意。 1210 技術專精。 1220 專業上應有之注意。 1230 持續專業發展。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52 1300 品質保證及改善計劃。 1310 品質計劃之評估。 1311 內部評核。 1312 外部評核。 1320 品質計劃之報告。 1330 「依照執業準則執行」一詞之使用。 1340 未遵循之揭露。 PA0011 蔡篤村老師 0223775774 53 2)績效準則。 2020 內部稽核單位之管理。 2020 規劃。 2020 溝通及核准。 2030 資源管理。 2040 政策及程序。 2050 協調。 2060 向董事會及高階經理人報告。 2100 工作性質 2110 風險管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