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一、病因的定义病因就是疾内容摘要:
膜毒力小 b. 同一病原反复传代后毒力存在一定变化:减弱或增强 2) 存在状态: 某些寄生虫或真菌只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才具致病性 如:白鲢的复口吸虫病:只在囊蚴阶段感染鱼类(毛蚴和胞 蚴在锥实螺,成虫在鸟类) 中华蚤只有雌体营寄生生活;雄体营自由生活 3) 数量多少: (许多病原菌都是条件致病菌) 疾病发生与控制 : 疾病发生的原因 2. 病原体的来源: 1) 原发性来源: 疾病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 (有的即使痊愈也是病原的携带者) 如:感染白斑病的病虾或其尸体 预防: 及时捞出或隔离患病的个体 2) 次发性来源: 疾病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饵料和工具等 预防: 四消 — 鱼种消毒、饵料消毒、食场消毒和工具消毒 疾病发生与控制 : 疾病发生的原因 3. 病原体的传播方式: 1) 经口感染: 感染性的虫卵、幼体或胞囊等随食物经口吞入而 造成的感染。 如斑节对虾白斑病 2) 经皮感染: 通过宿主的皮肤、粘膜、鳃、鳍及附肢等所引起 的感染。 a. 主动经皮感染: 病原主动钻入鱼的皮肤引起的感染 如:复口吸虫的尾蚴主动钻入皮肤进入肌体后发育成囊蚴 b. 被动经皮感染: 通过某些媒介将病原体带入宿主 如:鱼蛭吸血后对锥体虫的传播 疾病发生与控制 : 疾病发生的原因 4.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 机械损伤: 寄生虫的吸盘、钩和口器损伤皮肤、鳃等组织 结果:功能伤失; 继发炎症感染 2) 夺取营养: 某些病原是以宿主体内营养为食:肠道寄生虫 3) 分泌有害物质: 如:细菌和病毒分泌毒素、某些寄生虫分泌 蛋白分解酶等 4) 压迫和阻塞: 如:绦虫、孢子虫的胞囊等(影响性腺发育) 5) 其他疾病的媒介: 如:鱼蛭、桡足类等 疾病发生与控制 : 疾病发生的原因 (二)宿主 1. 宿主因素: 1) 与宿主的大小与性别有关: a. 大小:如草鱼出血病:一般发生在 1 龄以下个体 b. 性别:如对虾特汉虫病(雌)、大眼鲷匹里虫病(雌) 2) 与宿主的遗传因素有关: (不同物种、不同个体) 3) 与宿主的营养状况有关: 如缺 Vc、缺钙等 4) 与宿主的免疫能力有关: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疾病发生与控制 : 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发生与控制 : 疾病发生的原因 2. 宿主对病原体的作用: 1) 组织反应: a. 过程: 病原 (侵入) 宿主组织反应 (形成) 寄生 部位胞囊 (引起) 组织增生、发炎 b. 结果: 限制病原生长、降低附着牢固性、驱逐病原 2) 体液反应 a. 稀释有毒物质浓度; b. 含有溶菌酶等抗菌物质 (三)环境因素 1. 水温( T水 ): 1) T水 不适: 生物体抵抗力下降; 2) T水 过高: 易发生缺氧; 3) 与某些疾病发生有关: 如水霉病( 20℃ )、白斑病。 因此,通过改变温度可以防治某些疾病的发生 2. 水质变化: 1) 有机质过多: DO下降; 2) H2S、 NH3N等物质超标: 易发生中毒; 3) 水质污染: 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 4) 盐度变化 疾病发生与控制 : 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发生与控制 : 疾病发生的原因 3. 季节变化 :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温度、湿度、光照等)直接相关 如:水霉( 24月)。 石斑鱼溃疡病( 36月);红友溃疡病( 79月) 4. 人为因素: 1) 种苗放养密度不当; 2) 种苗搭配比例不适: a. 加剧饵料竞争; b. 相互残杀 3) 饵料管理不当; 4) 药物使用不当。 (四 ) 病原、宿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疾病发生与控制 : 疾病发生的原因 病原 宿主 环境。第一节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一、病因的定义病因就是疾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一节药物概述一、药物的定义和类型1定义:指对机体产
12,因此应避免与这些药物联用。 2) 甲砜霉素 (硫霉素 ): 除日本外,欧盟和美国均已将其列入禁用药 其体外抗菌作用较氯霉素稍弱,但口服后分布广,体内抗菌作用较强 与氯霉素有完全交叉抗药性,与四环素类药物有部分交叉抗药性; 其免疫抑制作用比氯霉素强 6倍,在疫苗接种时应禁用。 3) 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人工合成的甲砜霉素单氟衍生物 对肠道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前二者
第一节完全竞争的市场及厂商收益规律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
的总产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等于该行业所有厂商供给量之和。 四、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 O Q P S MC1 MC2 MC3 P1 P2 A B F 短期供给曲线图到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图 Q1 Q2 Q3 Q5 Q7 ★ 当 P< P1时,该行业无供给; ★ 当 P1≤P < P2时,第三个厂商供给,供给线为 AB; ★ 当 P= P2时,三个厂商供给,供给线为 BF,Q7=Q1+Q2+Q5
第一节公共政策研究的方法概述
,也受到外力影响的。 二 、 问题导向方法的三个阶段 假 图 34问题导向方法的框架 问题 一般原因 深层原因 解决路径 政策方案 真 解 决 方 案 第四节 问题导向方法的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和论证 (一 )问题及政策问题 公共问题指从公共价值标准角度提出的问题。 (1)经济和社会问题。 (2)公共政策问题 (二 )政策问题的论证。 第四节 问题导向方法的内容 二、对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