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当超过下表限值时,应设伸缩缝。 8 结构类型 施 工 方 法 最大间距( m) 框架 框架剪力墙 装 配 式 75 现浇 外墙装配 65 外墙现浇 55 剪力墙 外 墙 装 配 65 外 墙 现 浇 45 裙房与主体结构高度相差悬殊,重量亦是时,会产生相当大的沉降差,宜设沉降缝。 变形缝尽可能不设,如果设要使三缝合一。 2.为什么抗震结构的延性要求不通过计算延性比来实现。 抗震结构都要设计成延性结构,主要是通过设计具有足够延性的构件来实现。 由于地震(大小、时间、地点等)的不确定性,计算参数也难于确定,在地震作用下构件达到的值很难通过计算得到。  值则和截面内力性质,构件材料,配筋方式及配筋数量等许多因素有关,也不宜定量计算。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不用  来验算延性要求,而是以结构的抗震等级代替延性要求。 不同抗震等级的结构构件有不同的配筋要求。 也即在抗震结构中,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要求是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 3.多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有哪些形式。 如何选择。 答:多、高层建筑的基础类型有单独基础、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 基础类型的选择与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房屋的使用要求及荷载大小、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有关。 在京开幕下单独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小或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条形基础通常沿柱列布置,它将上部结构较好地连成整体,可减少差异沉降量;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比条形基础更加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它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或上部结构的荷载分布在纵横两方向都很不均匀的房屋;当地基土质较差,采用条形基础也不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容许变形的要求,或当房屋要求基础具有足够的刚度以调节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片筏基 础;若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很大,需进一步增大基础的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箱形基础;桩基础也是多、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适用于地基的上层土质较差、下层土质较好,或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大以及上部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很敏感的情况。 4.确定建筑结构基础埋深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 的影响。 5.简述片筏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 9 答:片筏基础是多、高层房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有平板式和肋梁式两类。 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基础尺寸、基底反力计算和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内力和配筋计算、构造要求等。 具体内容略。 第三章 荷载及设计要求 (一 )填空题 1.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 竖向荷载 , 风荷载 和 地震作用 等。 2.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框架、框架 —剪力墙结构体系单位面积的重量(恒载与活荷载)大约为 12~ 14kN/ m2;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为 14~ 16kN/ m2。 3.在框架设计中,一般将竖向活荷载按 满载 考虑,不再一一考虑活荷载的 不利 布置。 如果活荷载较大,可按 满载 布置荷载所得的框架梁跨中弯矩乘以 ~ ,以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所产生的影响。 4.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按 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 可分为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等三类。 5.高层建筑应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①高度不超过 40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 底部剪力法 ; ②高度超过 40m的高层建筑物一般采用 振型分解反应谱 方法;③刚度与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的建筑物、甲类建筑物等,宜采用 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 6.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 之和。 7.在地震区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 延性设计 ,这一要求是通过 抗震构造 措施来实现的;对框架结构而言,就是要实现 强柱弱梁 、 强剪弱弯 、 强节点和强锚固。 8.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时,平面宜 简单 、 规则 、 对称 、 减少偏心。 9.高层建筑结构通常要考虑 承载力 、 侧移变形 、 稳定 、 倾复 等方面的验算。 (二 )选择题 1.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承受的风力最大 ?[ A ] a.建在海岸; b.建在大城市郊区; c.建在小城镇; 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2.在设计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下列何种情况风荷载应乘以大于 1的风振系数 z ?[ B ] a.高度大于 50m,且高宽比大于 ; b.高度大于 30m,且高宽比小于 ;. c.高度大于 50m,且高宽比大于 4的高层建筑; d.高度大于 40m,且高宽比大于 3的高层建筑。 3.有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多少年 ? [ D ] a. 30年 ; b. 50年 ; c. 80年 ; d. 100年。 4.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重要目的是下列所述的哪种 ? [ C ] 10 a.防止结构倒塌; b.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防止使人们惊慌。 5.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对竖向地震作用的考虑,下列哪项是符合规定的。 [ B ] a. 8度、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c. 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d. 7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 8度、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6.当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所求得的底部剪力小于底部剪力法或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 80%时,其底部剪力应按下列何值取用 ? [ B ] a. 按 90% 取用 ; b. 至少按 80% 取用 ; c. 至少按 75% 取用 ; d. 至少按 85% 取用。 7.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是( D )。 A、 mH 40 的建筑结构 B、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建筑结构 C、 mH 40 、以弯曲变形为主且沿竖向质量和刚度分布较均匀的建筑结构 D、 mH 40 、以剪切变形为主且沿竖向质量和刚度分布较均匀的建筑结构 8.在同一地区的下列地点建造相同设计的高层建筑,所受风力最大的是( A )。 A、建在海岸 B、建在大城市郊区 C、建在小城镇 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9.某十二 层的框架 —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地震加速度为 ),Ⅰ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基本周期 sT  ,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kNGGnj jE 814501  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EkF 为( C )。 ( 此题可做计算类用 ) A、 B、 C、 D、 10.计算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取风振系数 1Z 的标准是( D) A、高度大于 50m的建筑 B、高度大于 50m且高宽比大于 C、高宽比大于 5的建筑 D、高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