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当超过下表限值时,应设伸缩缝。 8 结构类型 施 工 方 法 最大间距( m) 框架 框架剪力墙 装 配 式 75 现浇 外墙装配 65 外墙现浇 55 剪力墙 外 墙 装 配 65 外 墙 现 浇 45 裙房与主体结构高度相差悬殊,重量亦是时,会产生相当大的沉降差,宜设沉降缝。 变形缝尽可能不设,如果设要使三缝合一。 2.为什么抗震结构的延性要求不通过计算延性比来实现。 抗震结构都要设计成延性结构,主要是通过设计具有足够延性的构件来实现。 由于地震(大小、时间、地点等)的不确定性,计算参数也难于确定,在地震作用下构件达到的值很难通过计算得到。 值则和截面内力性质,构件材料,配筋方式及配筋数量等许多因素有关,也不宜定量计算。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不用 来验算延性要求,而是以结构的抗震等级代替延性要求。 不同抗震等级的结构构件有不同的配筋要求。 也即在抗震结构中,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要求是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 3.多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有哪些形式。 如何选择。 答:多、高层建筑的基础类型有单独基础、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 基础类型的选择与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房屋的使用要求及荷载大小、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有关。 在京开幕下单独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小或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条形基础通常沿柱列布置,它将上部结构较好地连成整体,可减少差异沉降量;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比条形基础更加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它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或上部结构的荷载分布在纵横两方向都很不均匀的房屋;当地基土质较差,采用条形基础也不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容许变形的要求,或当房屋要求基础具有足够的刚度以调节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片筏基 础;若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很大,需进一步增大基础的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箱形基础;桩基础也是多、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适用于地基的上层土质较差、下层土质较好,或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大以及上部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很敏感的情况。 4.确定建筑结构基础埋深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 的影响。 5.简述片筏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 9 答:片筏基础是多、高层房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有平板式和肋梁式两类。 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基础尺寸、基底反力计算和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内力和配筋计算、构造要求等。 具体内容略。 第三章 荷载及设计要求 (一 )填空题 1.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 竖向荷载 , 风荷载 和 地震作用 等。 2.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框架、框架 —剪力墙结构体系单位面积的重量(恒载与活荷载)大约为 12~ 14kN/ m2;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为 14~ 16kN/ m2。 3.在框架设计中,一般将竖向活荷载按 满载 考虑,不再一一考虑活荷载的 不利 布置。 如果活荷载较大,可按 满载 布置荷载所得的框架梁跨中弯矩乘以 ~ ,以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所产生的影响。 4.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按 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 可分为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等三类。 5.高层建筑应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①高度不超过 40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 底部剪力法 ; ②高度超过 40m的高层建筑物一般采用 振型分解反应谱 方法;③刚度与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的建筑物、甲类建筑物等,宜采用 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 6.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 之和。 7.在地震区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 延性设计 ,这一要求是通过 抗震构造 措施来实现的;对框架结构而言,就是要实现 强柱弱梁 、 强剪弱弯 、 强节点和强锚固。 8.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时,平面宜 简单 、 规则 、 对称 、 减少偏心。 9.高层建筑结构通常要考虑 承载力 、 侧移变形 、 稳定 、 倾复 等方面的验算。 (二 )选择题 1.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承受的风力最大 ?[ A ] a.建在海岸; b.建在大城市郊区; c.建在小城镇; 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2.在设计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下列何种情况风荷载应乘以大于 1的风振系数 z ?[ B ] a.高度大于 50m,且高宽比大于 ; b.高度大于 30m,且高宽比小于 ;. c.高度大于 50m,且高宽比大于 4的高层建筑; d.高度大于 40m,且高宽比大于 3的高层建筑。 3.有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多少年 ? [ D ] a. 30年 ; b. 50年 ; c. 80年 ; d. 100年。 4.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重要目的是下列所述的哪种 ? [ C ] 10 a.防止结构倒塌; b.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防止使人们惊慌。 5.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对竖向地震作用的考虑,下列哪项是符合规定的。 [ B ] a. 8度、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c. 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d. 7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 8度、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6.当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所求得的底部剪力小于底部剪力法或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 80%时,其底部剪力应按下列何值取用 ? [ B ] a. 按 90% 取用 ; b. 至少按 80% 取用 ; c. 至少按 75% 取用 ; d. 至少按 85% 取用。 7.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是( D )。 A、 mH 40 的建筑结构 B、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建筑结构 C、 mH 40 、以弯曲变形为主且沿竖向质量和刚度分布较均匀的建筑结构 D、 mH 40 、以剪切变形为主且沿竖向质量和刚度分布较均匀的建筑结构 8.在同一地区的下列地点建造相同设计的高层建筑,所受风力最大的是( A )。 A、建在海岸 B、建在大城市郊区 C、建在小城镇 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9.某十二 层的框架 —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地震加速度为 ),Ⅰ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基本周期 sT ,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kNGGnj jE 814501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EkF 为( C )。 ( 此题可做计算类用 ) A、 B、 C、 D、 10.计算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取风振系数 1Z 的标准是( D) A、高度大于 50m的建筑 B、高度大于 50m且高宽比大于 C、高宽比大于 5的建筑 D、高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试题(含答案)
相关推荐
作用。 在剪力墙承载水平力的作用时,它就相当于是一根下部嵌固的深梁悬臂。 剪力墙的水平位移主要就是由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两部分所构成。 而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层间位移随着楼层的增加而增加。 剪力墙结构要比 框架结构的空间整体性好且结构刚度较大,同时还拥有用钢量小、抗震能力强特点,结构顶点层间位移和水平位移通常也是较小的。 因此,其最能够满足对抗震设计变形所需要的要求。 剪力墙 ——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部分是未能达到 我承包商施工要求的深度,负责编制及深化该未能达到施工要求深度之图纸及制件详图,包括:施工图、翻样图、大样图。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了深化设计图计划表。 在施工前提交一份施工详图明晰表(清楚显示施工图、大样图、翻样图 12 及制作详图提交时间表)供总工程师批核。 上述图纸应能显示详细的尺寸和位置,以供现场施工使用。 技术培训 所有管理人员在中标 5
应。 为什么要控制。 电 算结果的正确性。 ,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要乘以分项系数与组合值系数,表 , 60 米以上建筑考虑水平地震和风荷载组合 :永久荷载标准值与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B 级高度的基本概念。 我国规范的控制指标。 第五章 柱的 轴压比。 不满足要怎么调整。 的 计算简图
题。 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层数比较多,并且在施工时要保证地基足够坚固,支撑之后将要建造的上面的楼层的重量。 在设计时,既要保证剪力墙能够保证较 好的抗震性,又要保证足够的刚度。 对于现有的剪力墙结构中的一些缺点,比如建筑成本比较高,而且在施工时难度比较大,对于钢材的使用量也非常大,也需要被考虑在优化设计中。 可能这些缺点就是因现有剪力墙的结构不合理性造成
否 是 涂装材料控制 考察材料试验室 停止使用,等待检验。 审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防火材料控制 高强度螺栓控制 制定材料控制计划 钢板及型钢控制 焊接材料控制 施工单位是否报验 现场核实材料数量、检查外观质量、标识情况 是否需要复验 按批量见证取样 审查材料复验报告 同意使用并标识 材料是否合格 腿场。 已用于工程部分拆除。 各种材料证明文件存档备查 、方法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