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附: 选举情况登记表 当选人情况登记表。 胡界 村选举委员会(印章) 2020 年 4 月 18 日 两推一选 “ 两推一选 ” 是目前全国各农村党组织实行最广泛的一种换届选举方式。 “ 两推 ” 就是指党内推荐支委候选人和党外推荐支委候选人, “ 一选 ” 就是由党组织内全体有选举权的党员无记名投票选举支委人选。 “ 两推 ” 产生村党组织候选人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座谈推荐,一种是投票推荐。 座谈推荐指乡镇党委或街道党工委派人到村里对党员和群众进行个别座谈,一方面是了解党员、群众对上届党组织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另一方面了解党员、群众对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人选的推荐考虑。 通过在党内外个别座谈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多数党员、群众意见,并结合上届村支委会意见,按差额比例,提出新一届村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 在提交乡镇党委或街道党工委研究审批后,确定新一届村党组织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 预备人选在村党员大会酝酿通过后,确定为正式候选 人,提交全体党员进行选举。 投票推荐是采用党员民主推荐和群众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投票提名村党组织委员候选人。 第一步是党员推荐,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发放民主推选票,由党员根据新一届支委的职数、条件等,无记名推选心目中的新一届支委人选(如新一届支委职数为 3 名的,每个党员推选的人选就不能超过 3 名),最终根据党员民主推选结果,将推选的对象根据票数确定递交群众推荐的人选(一般要比应选人数差额要多一些,可根据实际确定)。 第二步是群众推荐,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也可根据各村实际扩大参加范围,如老年协会 代表、妇女代表等),发放群众推荐票根据党员民主推荐后确定的初步名单,由群众代表进行推荐。 结合这两次推荐的情况,正式按差额比例确定新一届村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在提交乡镇党委或街道党工委研究审批后,确定为新一届村党组织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 预备人选在村党员大会酝酿通过后,确定为正式候选人,提交全体党员进行选举。 公推直选 百科名片 “ 公推直选 ” 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 ,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 ,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 领导班子。 至 5 月 22 日,华亭镇 11 个村党组织、 1 个社区党支部和 8 个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整个换届工作开展顺畅、有序。 一、加强领导,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落实专职负责、专人联系,使换届选举工作始终置于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下。 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牵头的华亭镇基层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基层单位的换届选举工作;镇党委成立了 13 个工作指导组,分别由镇党政班子领导担任组长,机关干部担任组员,专人联系基层党组织。 二是实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确保 工作紧扣时间节点。 工作指导组根据基层党组织采取的换届选举方式进行分类指导,通过听(听群众意见)、送(送有关政策、方法)、查(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解(解答党员群众的问题)等形式,对基层党组织的 “公推直选 ”指导督查。 镇党委于 4 月 16 日召开华亭镇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动员大会,要求各单位做到 “四个到位 ”,即领导责任到位、前期准备到位、工作指导到位和组织纪律到位。 二、精心准备,把握工作主动性 一是评议先行。 党委要求基层班子成员每年述职述廉,对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严格各村参评 人数和结构,规定每村参评人数在 6080 名,并通过党务公开栏向群众公开评议结果,做到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引导、激励村干部真抓实干,以良好的形象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信赖,凭自身素质和工作实绩树立威信。 三年中各村想方设法做了大量实事,如完成白色道路、有线电视户户通,全镇维修危桥 76 座等,村干部经常走访村民,听民声,解民意,排民忧,化解各类矛 盾和纠纷,让村民看到、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这次经公推直选的党组织书记在第一轮委员直选中都高票当选,得票率在 95%以上。 当选后每位班子成员都深受教育震动,纷纷表示只有做好工作,才不辜负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信任。 二是人才储备先行。 为解决村干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状况,华亭镇从2020 年起实施 “村官育才 ”工程,通过选派优秀青年挂职锻炼的方式培养和选拔村后备干部。 这次换届有 7 位挂职青年通过选举进入村(居)委党总支班子,其中 1 位还被选为村书记。 新一届村(居)党组织班子的平均年龄为 45 岁,比换届前降低了 3 岁,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 三是培训调研先行。 华亭镇早在去年的党务干部培训班上就 邀请了有关专家进行了业务辅导,学习、了解公推直选,认真做好相关准备。 换届工作正式启动前,华亭镇在调研中充分听取有关意见,反复权衡,决定对 3 个村和 4 个 “两新 ”组织采用了 “两推一选 ”的方式。 为使换届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时间节点开展,镇党委根据工作进程对各基层党组织和指导组进行分阶段培训,进一步增强各基层党组织和各指导组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有序推进。 三、广泛发动,保证党员群众参与度 党员群众对党组织换届和 “公推直选 ”工作的支持和参与是保证换届选举工作成功的关键。 基层单位各显身手,确保党员群众的参与度。 一是广泛宣传。 各单位通过公告、通知、召开动员会以及板报、公开栏、宣传横幅标语等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 “公推直选 ”工作的目的意义,公布 “公推直选 ”的相关信息,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党员了解 “公推直选 ”的职位职数、任职条件和程序办法等,着力提高基层党员群众对这项工作的认知度、认可度、信任度,从而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推荐选举中来。 全镇有 12 个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数超过 100 人,应到党员大会党员的出席率均超过 90%;尤其是北新村党员总数为 224人,且 60 岁 以上的党员占 67%,选举大会出席率是应到党员总数的 99%。 联三村有几名党员因年迈体弱,行动不便,平时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外出活动也经常请假,但他们把选举看成自己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召开党员选举大会时,他们或在亲属的陪同下、或乘出租车前来参加选举,投上庄严的一票。 二是调查摸底。 为了进一步巩固党员群众基础,各党组织摸清在册党员的基本情况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并召开党小组长和分支部书记座谈会、党员意见征询会,广泛宣传 “公推直选 ”工作,为选举工作的参与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经济组织党总支共有 30 个基层 党支部,党员 224 名,且人员比较分散,有的单位在市区,工作指导组和新经济组织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注重发挥分支部书记的骨干作用,通过电话或上门提醒,确保党员出席率,使党员参加选举比例达到 84%。 四、规范操作,充分发扬民主 为使选举工作规范有序,将扩大党内民主贯穿于换届选举工作的始终,镇党委举办培训班,加强宣传,使各基层党组织明确了工作程序和选举方法,规范操作程序,并注重把握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公开推荐,坚持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结合党员民主推荐、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将提名权扩大到党内外。 换届的 20 个基层党组织党员参加民主推荐候选人的参荐率为 %,并组织党外群众一起参与推荐,村党总支采取分组召开农户代表会议等形式,社区党支部从居住在本社区的党代会代表、居民组长、居民代表、楼组党小组长和党员中产生群众代表参加推荐,群众推荐参与率为 %。 二是民主协商,提高候选人正式人选的公信度。 基层党组织将公推结果与民主协商有机结合,听取各方意见,与重点对象进行对话,在对候选人德、能、勤、绩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确定候选人正式人选,提高正式候选人 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