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二oo九年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标公 示,一律 在内蒙古日报、乌海日报、 乌海电视台、电台、 中国政府采购网 和 市政府信息网 、交易中心现场 同 时 公开 发布 ,广泛 接受社会监督。 5 二是 广泛接受报名, 严格资格审查。 进入 投标报名阶段,工作人员 24 小时手机开机,全天候接受投标报名,详细采集投标人的信息资料并 严格 保密 ,保护潜在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资格审查 阶段由工程科、造价科和土地科、产权科四方共同把关,共同核对企业资质、共同见证 投标企业法人代表亲自到场 并核实身份 ,签订不挂靠和出借资质 及廉洁自律 承诺 书,有效防止了围标、串标现象的发生,最终 精选出实力强 、业绩 优 、 诚信高 的 投标 人。 三是 认真作实造价,推行最高限价制度。 为 降低工程造价 , 对 设计完成后的政府投资 工程 项目 和大宗政府采购项目 ,由招标人和交易中心分别聘请有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制作工程 和采购 预算, 经 市财政评审中心评审后, 由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合理 确定最高限价, 并距开标三日前书面告知所有投标人。 四 是 改进专家管理 办 法, 防止人为因素干扰。 推行评委随机抽取 制、名单保密制、 评分实名制、 评委承诺制和公务回避制。 整合了原有的建设工程交易和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 淘汰个别经常缺席或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专家,面向全市发布 征集各类评标 专家 的 报名信息 , 符合条件的专家经统一培训后,进入 全市统一的综合性评标专家库。 在监督部门 的现场监督下,利用 摇号 系统 在评标专家库中 随机抽取专家。 对开标、评标全过程加强 监控, 从评标专家到达 交易中心门 6 口开始, 直至评标结束,都 由专人 监督 ,期间 一律 断绝外界联系。 同时,对政府投资的一些特殊重大工程项目或大宗采购,不惜支付高额费用从先进地区和周边盟市邀请资深专家来参加评审, 从根本上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好地防止了暗箱操作,构筑了公正、公开的阳光操作平台。 五 是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 调整 评标 打分 办法。 为 避免评委评标的倾向性, 除 对投 标报价实行最高限价(明标底)外 ,在评标阶段对技术标实行暗标评审 , 降低报价权重分和评委自由量化分值,提高投标 企业 业绩和技术人员、设备实力、安全生产与进度 分值 ,更加重视投标企业的业绩和实力。 所有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的交易现场均由产权科代领导小组办公室行使内部监管职能。 (五 ) 加强内部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中心 十分注重新组建的交易中心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深化内部学习改革,加强干部职工的培训。 一是 采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