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练习题参考答案浙大版内容摘要:

键 分子间力 高分子材料 练习题 () 1. ( 1) c, f ( 2) a、 b, c, d, g (3) a, d (4)d (5)b 2.乙二胺四乙酸合钙 (II)酸钠 , Ca2+ , 乙二胺四乙酸。 3.化学键 氢键 分子间力。 4.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 II 类给电子性高聚物,它的溶度参数 =(J cm- 3)1/2。 能溶解它的溶剂必须是弱亲电子溶剂 ,而且其溶度参数要相近,它们是三氯甲烷 =(J cm- 3)1/二氯甲烷 =(J cm- 3)1/2。 聚氯乙烯是 I 类弱亲电子性高分子化合物, =(J cm- 3)1/2;能溶解它的溶剂必须是给电子性溶剂 ,而且其溶度参数要相近,它们是环己酮 (II 类给电子性溶剂 ) =(J cm- 3)1/四氢呋喃 (II 类给电子性溶剂 ) =(J cm- 3)1/2。 聚碳酸酯是 II 类给电子性化合物, =(J cm- 3)1/2;能溶解它的溶剂必须是弱亲电子溶剂 ,而且其溶度参数要相近,它们是三氯甲烷 =(J cm- 3)1/二氯甲烷 =(J cm- 3)1/2。 5. 9 个 键 ,2 个 键。 6 .第 (1) 组 中的 HF 、第 (2) 组中的 H2O 、第 (3) 组中 的 CH3CH2OH、第 (4) 组中的 、[ ( O ) C ( C H 2 ) x C ( O ) N ( H ) ( C H 2 ) y N ( H ) ] n有氢键。 因为它们中有电负性大的 F、 O、 N 等元素,它们将对与其直接相连接的 H 的电子云强烈吸引,使 H 裸露成质子,它再吸引 F、 O、 N 上的电子云, F、 O、 N 等元素 (用 X 表示 )与质子 (用 H 表示 )与另一个分子上的 F、 O、 N 等元素 (用 Y 表示 )形成了 XHY 多中心轨函而产生了氢键。 7.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线型分子的化学式 : 其性质及产生原因见教材 84 页。 8.详见教材 83~84 页。 注意橡胶和塑料的原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可有不同合成工艺,不同工艺、不同配方所得高分子分子量不同,其 Tg、 Tf 也不同。 有时同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既可作塑料又可作橡胶,聚氨酯类高分子化合物就属这种情况。 13 167。 晶体缺陷 陶瓷和复合材料 练习题 () 1. 2. 陶瓷由晶相、晶界相、玻璃相和气相组成。 晶相是陶瓷的主要组成相,决定陶瓷的主要性质。 晶界相是多晶结合处的缺陷,对晶体功能影响很 大,是功能产生的原因。 玻璃相起粘结作用,能降低烧成温度,可填充气孔气相,可使陶瓷的电热绝缘性能大大提高。 气相不可避免,但可降低到最低程度。 气孔可减轻重量,但抗电击穿能力下降,受力时易产生裂缝,透明度下降。 3. 尽管硅酸盐有多种形式的结构,但都是 Si 和氧的共价键结合的硅氧四面体负离子基团,基团内镶嵌着金属正离子 ,与硅氧四面体负离子基团中的氧以离子键结合,其绝缘性取决于负离子基团中的氧与金属离子间的结合力。 硅氧西面体的框架是确定的,金属离子的电荷与半径决定了结合力的大小,金属离子的电荷较高 ,半径大 ,结合力大。 Na+电荷低,半径小,所以含量越低越好。 4. 氮化硅 Si3N4,偏共价键型。 外层电子排布式 14Si1s22s 22p63s23p2, 7N 1s22s 22p3。 电负性 Si N。 氮化硅耐高温 ,在 1200℃下可维持室温时的强度和硬度,在氧化情况不太严重的介质中最高安全使用温度可到 1600~ 1750℃,用作火箭发动机尾管及燃烧室,无冷却汽车发动机。 5.铁氧体的化学组成主要是 Fe2O3,此外有二价或三价的 Mn、 Zn、 Cu、 Ni、 Mg、 Ba、 Pb、Sr、 Li 的氧 化物 ,或三价的稀土元素 Y、 Sm、 En、 Gd、 Fb、 Dy、 Ho 和 Er 系的氧化物。 NiMnO3及 CoMnO3 等虽不含 Fe,但也是铁氧体。 它可用作计算机和自动化装置中的记忆 (贮存 )元件 ,用作隐身材料。 6. BYCO 的化学组成为 Ba、 Y、 Cu 的氧化物 ,但不一定成整数比。 它可用作超导材料,制成电缆输电、发动机的线圈、磁力悬浮高速列车。 7. WC- Co 金属陶瓷的简单制备过程如下: WO3 + C  W + CO2 14 W(粉末 ) + C  WC(粉末 ) CoO + C  Co(粉末 ) WC(粉末 ) + Co(粉末 )(烧结 )WC- Co 金属陶瓷 8.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它由合成树脂 ,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及玻璃纤维等组成,将玻璃纤维 (增强相 )浸渍在树脂 (粘结相,基体 )中,再加以固化剂、稀释剂、填充剂、增塑剂等辅助材料制成。 它的主要优点是质轻,电绝缘性好,不受电磁作用,不反射无线电波,微波透过性能好,耐磨,耐腐蚀,成型简便。 可用作汽车、轮船外壳、室内器具等。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能源 167。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 练习题 () 1. (1) a、 b; (2) b、 d; (3) c; (4) b 2. C2H2(g) + 5/2O2 (g) = 2CO2 (g) + H2O(g) fHm ()/- 1 0 - - rHm ()=[2 (- ) - - ] kJmol- 1 =- kJmol- 1 CH4(g) + 2O2 (g) = CO2 (g) + 2H2O(g) fHm ()/- 1 - 0 - - rHm ()=[ (- ) +2 (- )- (- )] kJmol- 1 =- kJmol- 1 C2H4(g) + 3O2 (g) = 2CO2 (g) + 2H2O(g) fHm ()/- 1 0 - - rHm ()=[2 (- ) +2 (- )- ] kJmol- 1 =- 1323 kJmol- 1 C2H6(g) + 7/2O2 (g) = 2CO2 (g) + 3H2O(g) fHm ()/- 1 - 0 - - rHm ()=[2 (- ) +3 (- )- (- )] kJmol- 1 =- kJmol- 1 可见,燃烧 1molC2H4 或 C2H6 放出的热量大于 C2H2,因此可以代替,而 CH4 不行。 3. Na2S(s) + 9H2O(g) = Na2S9H2O(s) fHm /- 1 - - - rHm ()={(- )- [(- )+(- ) 9]}kJmol- 1 =- kJmol- 1 15 1kg Na2S的物质的量: n=1000g/( 2+ )gmol- 1= Q= Qp=H= (- mol- 1 ) =- 6794 kJ 4. 2N2H4(l) + N2O4(g) = 3N2(g) + 4H2O(l) fHm /- 1 0 - rHm ()=[(- ) 4- ( 2+)] kJmol- 1 =- kJmol- 1 32 g N2H4的物质的量为: n=32g/(14 2+1 4)gmol- 1= mol ,其反应进度为 12 mol,所以: Q= Qp=H=- kJmol- 1 12 mol=- kJ 5. CaO(s) + H2O(l) = Ca2+(aq) + 2OH- (aq) fHm ()/kJmol- 1 - - - - rHm ()=[(- )- 2 (- )]- [(- )+(- )] kJmol- 1 =- kJmol- 1 罐头从 25℃ 80℃需吸收的热量: Q= Qp=H=400 JK- 1(80- 25)K=22020 J 设需 CaO为 W克,则其物质的量 n=W/[(+) gmol- 1]=Q/[rHm () 80%]  W=[22020/( 103 80%)] mol gmol- 1 = g 6. C6H6(l) + 15/2O2 (g) = 6CO2 (g) + 3H2O(l) 2 0 9 .2 k JVUQ    3[ ( 2 0 9 . 2 ) ( 5 / 7 8 ) (6 7 . 5 ) 8 . 3 1 4 2 9 8 . 1 5 1 0 ] k J2 0 9 . 4 k JgH U n R T             1mol 液态苯在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放热: 11( 2 0 9 .2 ) 7 8 / 5 k J m o l 3 2 6 3 .5 k J m o lV       7.恒容反应热 VQU ,恒压反 应热 pQH ,当液体、固体相对于气体体积可以忽略且气体可以看作理想气体时有: gH U n R T    。 所以: (1) H2(g)十 21 O2(g)==H2O(g)   , HU  ,pV; (2) H2(g)十 21 O2(g)==H2O(l)   , HU  ,pV。 8. Fe2O3(s) + 3CO(g) = 2Fe(s) + 3CO2(g) fHm ()/kJmol- 1 - - 0 - 16 rHm ()=[3 (- )- (- )+3 (- )] kJmol- 1 =- kJmol- 1 9. C5H12(l) + 8O2 (g) = 5CO2 (g) + 6H2O(g) fHm ()/- 1 - 0 - - rHm ()=[5 (- ) +6 (- )- (- )] kJmol- 1 =- mol- 1 燃烧 1 克汽油所放出的热量: 1 1 13 5 3 2 . 4 k J m o l 7 2 g m o l 4 9 . 0 6 k J gQ      167。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练习题 () 1. ( 1) X;( 2) √ ;( 3) X;( 4) X;( 5) X;( 6) √。 2. ( 1) Smθ[H2O( s) ]< Smθ[H2O( l) ] < Smθ[H2O( g) ] ( 2) Smθ() < Smθ()< Smθ() ( 3)同一温度下: Smθ( Fe)< Smθ( FeO)< Smθ( Fe2O3)。 3. C( s) +CO2( g) ==2CO( g) fGm ()/kJmol- 1 0 - - rGm ()=[ 2 (- ) - (- )] kJmol- 1 = kJmol- 1 4. CaCO3( s) == CaO( s) + CO2( g) fHm ()/kJmol- 1 - - - Sm ()/Jmol- 1K- 1 rHm ()=[(- )- (- )- (- )] kJmol- 1 = kJmol- 1 rSm ()=(+- ) Jmol- 1K- 1 = Jm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