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驼背等现象的发生。 3.良好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包括一般的写字习惯、阅读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还有它更多的内涵,如课堂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等 习惯,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一定时期形成并要长时期保留进而发展的良好习惯。 4.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学习习惯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尤其是在认真思考、及时订正、坚持预习等方面影响更大。 年级越高,影响力越大。 因此,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的根本保证。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 (一)课前 1.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中高年级要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要了解教材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 2.课前准备的习惯。 上课二分钟前,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 (二)课上 1.良好的 “ 三姿 ” 习惯 ( 1)坐姿(听课姿势):小学生要保持正确的坐姿。 听讲时应该挺胸直腰坐好,两眼平视前方。 ( 2)写字姿势: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 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 良好的 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 3)读书姿势:读书时眼离书本约一尺左右。 2.课堂常规学习习惯 ( 1)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 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怎样回答问题、怎样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展示出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 2)规范答题的习惯。 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 ,加强讲评,及时纠正。 学生要认真审题、思考,语言表达力求规范、严密,运算要仔细。 ( 3)认真书写的习惯。 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 4)听课记笔记的习惯。 做好课堂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记录重难点、知识要点、课本以外老师补充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和解题注意点,并把自己在课堂上没听懂、没理解的内容用着重号标明,以便课后有重点地复习。 ( 5)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教师要指导学生勤于使用各种工具 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 6)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 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 课堂上要求学生做 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3.课堂思维习惯 在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应将培养重心调整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勇于批判、相互合作等品质习惯上来。 ( 1)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 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 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 2)与人合作的习惯。 课堂上,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3)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 新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三)课后 1.认真 “ 做作业 ” 的习惯。 ( 1)按时认 真完成作业。 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 ( 2)作业独立完成。 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 3)要有 “ 钻研精神 ”。 碰到难题时,不能退缩,要积极动脑思考,在确实做不出来时,再请教他人或者家长。 ( 4)做作业时,应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2.自查、自改的习惯。 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 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 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 要让学生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做练习, 都要 “ 回头看 ” ,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 3.及时复习的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每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等。 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 4.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校应该认真落实好 “ 经典诵读 ”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阅读评价,使学生从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