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驼背等现象的发生。 3.良好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包括一般的写字习惯、阅读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还有它更多的内涵,如课堂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等 习惯,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一定时期形成并要长时期保留进而发展的良好习惯。 4.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学习习惯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尤其是在认真思考、及时订正、坚持预习等方面影响更大。 年级越高,影响力越大。 因此,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的根本保证。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 (一)课前 1.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中高年级要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要了解教材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 2.课前准备的习惯。 上课二分钟前,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 (二)课上 1.良好的 “ 三姿 ” 习惯 ( 1)坐姿(听课姿势):小学生要保持正确的坐姿。 听讲时应该挺胸直腰坐好,两眼平视前方。 ( 2)写字姿势: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 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 良好的 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 3)读书姿势:读书时眼离书本约一尺左右。 2.课堂常规学习习惯 ( 1)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 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怎样回答问题、怎样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展示出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 2)规范答题的习惯。 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 ,加强讲评,及时纠正。 学生要认真审题、思考,语言表达力求规范、严密,运算要仔细。 ( 3)认真书写的习惯。 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 4)听课记笔记的习惯。 做好课堂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记录重难点、知识要点、课本以外老师补充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和解题注意点,并把自己在课堂上没听懂、没理解的内容用着重号标明,以便课后有重点地复习。 ( 5)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教师要指导学生勤于使用各种工具 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 6)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 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 课堂上要求学生做 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3.课堂思维习惯 在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应将培养重心调整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勇于批判、相互合作等品质习惯上来。 ( 1)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 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 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 2)与人合作的习惯。 课堂上,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3)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 新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三)课后 1.认真 “ 做作业 ” 的习惯。 ( 1)按时认 真完成作业。 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 ( 2)作业独立完成。 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 3)要有 “ 钻研精神 ”。 碰到难题时,不能退缩,要积极动脑思考,在确实做不出来时,再请教他人或者家长。 ( 4)做作业时,应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2.自查、自改的习惯。 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 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 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 要让学生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做练习, 都要 “ 回头看 ” ,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 3.及时复习的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每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等。 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 4.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校应该认真落实好 “ 经典诵读 ”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阅读评价,使学生从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为本系统温度检测传感器 DS18B20 的电路的设计。 通过它来检测外部的温度的变化。 图 34 为本系统的显示部分电路设计。 通过 LCD1602 来显示测得的温度和系统的工作状态。 图 32 原理图 图 33 DS18B20 原理图 图 34 1602 液晶显示原理图 (四)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 ,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 ,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 5 工作的系统 .对
梯的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 ( 4)电梯的软件编译调试及系统测试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第 5 页 2 方案论证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采用 AT89S52 单片机作为核心,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 CMOS 8 位单片机,片内 8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写 1000 次的 FLASH 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 ATMEL 公司的高密度
8 四, 整体电 路 分析 循迹小车 硬件 框图 该循迹小车主要的 硬件 组成部分为外部车体,内部单片机控制电路,红外循迹传感器模块处理电路以及驱动电机 模块,电源模块 等相关部分组成。 系统框图如图 所示。 图 循迹小车系统框图 单片机部分 在本设计中,智能循迹小车采用的是 AT89C51 单片机。 AT89C51 是一种带4K 字节 FLASH 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 CMOS 8
需 风量 , m3/min A次爆破炸药最大用量 , b1kg 炸药产生的 CO 当量 , 煤巷爆破取 S巷道断面积, L巷道通风长度, 300m P 漏 漏风系数, C 碳 巷道内 CO 浓度的允许值, C 碳 =% ( 4) 按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 掘 =4N=421=84(m3/min) 其中: Q 掘 — 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 , m3/min N— 工作面最多同时作业人数
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 城。 (二)城市发展战略 ( 1)动力创新战略:拓展传统产业基地,提升现代服务业中心 依托产业基础,提倡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增强优 势产业竞争力,丰富和拓展传统产业基地的内涵。 强化资源特色,突出文化引领,加快现代 服务业发展,提高和加强兰州在区域的中心地位和对全省的中心带动作用。 形成八大主导产 业。 ( 2)空间拓展战略:推动兰州新区
场精心制作,工匠到场后要对他们进行完全、质量交底,确保质量及人身安全,按期完成施工 任务。 第五章 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一、 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实施项目法管理,组织一个懂技术,懂管理,团结协作的项目经理部,组建一只技术水平高,质量意识强,整体素质好,遵章守纪的施工队伍,项目经理部建立 “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 ” 的质量自检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