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货仓物控管理内容摘要:

门、现有存量等资料,经部门主管签核后,品管、生管、营业等有关部门会签拟处理方式的意见,专门提交部门主管。 ( 3)部门主管收到“呆料品库存报表”应即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讨论如何处理呆滞料,并将拟处理方式填入“呆滞品库存报表”,并按照权限送签,决定处理方式。 ( 4) “呆料品库存报表”一式二联,经核准后,分送如下: 第一联:仓储部门按照核定处理方式处理呆料品; 第二联:财务部门按照核定的处理方式入账。 2呆滞料处理流程图 查明原因 部门主管审核 存档备查 编制盘盈盘亏明细表表 交账务部门入账 送货仓更正材料账 定期编制呆滞料报表 东莞培训网 2货仓作业的常用表单 ( 1)物料库存卡 ( 2)退料单 ( 3)不良品处理单 ( 4)不良品统计表 ( 5)领料单 ( 6)生产入库单 ( 7)存货盘点清册 ( 8)盘盈(亏)明细表 2物料库存卡 品 名: 料 号: 规 格: 放 置 位 置: 年 月 日 凭单号码 入库 出库 结存 签名 部门主管签核 相关部门会签 核准文件 库存入帐 财务入帐 货仓处理呆滞料 东莞培训网 2退料单 年 月 日 单号: 退料部门 退料原因 机种名称 料号 品名规格 部门 需退量 实退量 品管检验 核准 审核 制单 部门主管 仓库签收 业务人员 退料部门负责人: 工厂仓库管理员: 2不良品处理单 年 月 日 单号: 生产单位 不良原因说明 制造工作单号 制造工作单量 料 号 品名规格 部门 需退量 实退量 品管检验 核 准 复 审 初 审 制 单 部门主管 仓库签收 2领料单 年 月 日 单号: 领料部门 制工单号 东莞培训网 申请用途理由说明 □材料 □半成品 □物料 □成品 □不良品 □其他 料 号 品名规格 部门 申请量 实发量 不足量 备注 部门主管 仓储部门 领料签收 2生产入库单 预定计划: 制造部门: 入库单号: 入库日期: 存储区间: 制令单号: 料品名称 料品代号 库存区域 制造数量 入库数量 未交数量 核准: 审核: 制单: 仓库签收: 2存货盘点清单 年 月 日 盘点卡号 料品编号 品名规格 初盘数 复盘数 存放位置 备注 盘盈 /盘亏明细表 年 月 日 东莞培训网 料品编号 品名规格 账列数 盘点数 差异数 调整原因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核准: 复审: 初审: 制表: 第二节 物料控制 物料管理的职能 ( 1)适时( Right Quality) 在适当的时间,很及时地供应物料,使生产线不会断料。 ( 2)适质( Right Quality) 进来的物料或发出去使用的物料,品质是符合标准的。 ( 3)适量( Right Quantity) 供应商进来的数量能控制适当,这是防止呆料的方法之一。 ( 4)适价( Right Price) 距离最短,能最快速地供料。 ( 5)适地( Right Place) 距离最短,能最快速地供料。 物料管理绩效目标是什么。 物料从入厂到出厂,在仓库或生产线上滞留的时间愈长,代表着资金的积压与生产成本的增加愈重,下面有几个指标可以评价物料管理的水平: ( 1)物料利息率 =物料利息 /销售成本 ( 2)物料周转率 =当期材料使用金额 /(期初库存金额 +期末库存金额)247。 2 ( 3)周转天数 = 360天 / 物料周转率 ( 4)成品周转率 =年度销售金额 /年度内成品库存金额 东莞培训网 ( 5)成品周转天数 = 360天 /成品周转率 什么是呆料。 废料。 旧料。 ( 1)所谓“呆料”即物料存量过多,耗用量极少,而库存周转率极低的物料,这种物料可能偶尔耗用一点,很可能不知何时才能使用甚至根本不再有使用的可能,呆料为尚可使用的物料,一点都未丧失物料原有的特性和功能,只是呆置在仓库中,很少会被使用。 ( 2)所谓“废料”是指报废的物料,即经过相当使用,本身已残破不堪或磨损,已超过其寿命年限,以致失去原有的功能,本身已利用价值 的物料。 ( 3)所谓旧料指物料经使用或储存过久,已失去原有性能或色泽,而致使物料的价值减低。 如何预防过多出现呆料。 ( 1)业务 /销售部门 ①销售人员接受的订货内容应确实把握,并把正确而完整的订货内容传送到计划部门。 ②加强预测,尽量利用定单制定销售计划,避免销售计划频繁变更,使用购进的材料失去利用价值而变成仓库中的呆料。 ③顾客的订货应确实把握,尤其是特殊订货应设法降低顾客变更的机会,否则已经准备的材料尤其是特殊型号和规格的材料非常容易造成呆料。 ( 2)设计部门 ①设计完成后先经批量试验后才可以大批订 购材料。 ②加强设计管理,避免因设计错误而产生大量呆料。 ③设计时要尽量使用标准化的材料。 ( 3)计划与生产部门 ①在新旧产品的更替时期要周密安排,以防止旧材料变成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