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部工作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的设备,不超负荷使用。 开车前 15 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 检查按车间规定须维护检查的必检部位 和如果 连接螺栓松动要及时紧固 ,然后空负荷试车,检查各控制开关是否失灵。 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 立即 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即处理。 7) 正确地按 机电部或车间 制订的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8) 操作工在本班下班 停机后 ,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 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 “漆见本色铁见光 ”。 9) 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应有 “交接班记录本 ”,每班人员应认真写清楚,交接双方要在 “交接班记录本 ”上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10) 机电部专 业维修工人,实行 区域 设备包修制 , 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 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职责。 区域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 巡查制度 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包修。 11) 包机的个人应根据 机电部 规定的每台设备检查点的检 查情况详细填写记录,交 机电部 存档备查。 12) 机电室主任应 根据定时定点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 机电部经理审批落实执行。 7. 设备的分类分级维护保养 : 1) 公司内 通用设备, 分为日常维护保养 、 一、二级维护保养责任制。 各级保养制度分别制定相应的责任人及监督人。 2) 日常维修保养,由操作工每天开机前对设备进行润滑、清洁、检查、紧固有松动的 文件编号 版 本 2020 文件名称 机电部工作管理规范 制定日期 20201230 页 16 / 31 固定件, 并 开机试运行。 3) 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维修工人配合,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每季度做一次一级保养。 叉车等特殊设备按每三个月一次进行 一级保养,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的要求进行。 4) 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一年做一次二级保养,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的要求进行。 5) 连续生产线上的专用设备,推行点检、预修和厂休及节假日的维修责任制,根据点检的预修计划,进行定量维修。 6) 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周期的确定,可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生产班次划分类别。 A 类设备周期最短。 B 类设备周期较长。 C 类设备,不作定期规定。 文件编号 版 本 2020 文件名称 机电部工作管理规范 制定日期 20201230 页 17 / 31 4. 机电部设备巡检制度 为 了保障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运行隐患 ,保障设备及时得到有效修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为了增强机电部维修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保障巡检工作的认真、持续执行,特制订本巡检制度。 机电部维修人员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对其责任区内的各种设备进行日常巡检,每班不少于 2 次,巡查时,严格遵循“看”、“听”、“问”三个原则,认真仔细的检查了解设备运行的状况。 检查各机台的操作人员是否违章操作、设备是否超负荷运行等异常形为。 如发现运转异常或 违章行为,应及时向操作人员指出,并 督促操作人员 立即 进行改正。 如发现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故障 ,机修人员有 权要求立即停机处理。 巡查过程中,应积极、主动、热情的与操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主动向操作人员了解其所操作设备的运行状况。 同时、认真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仔细听听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声响等。 巡查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对各类设备关键部件或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 同时,注意检查设备电气、液压及汽路的安全与泄漏情况。 在巡检过程中要细心认真,不得走马观花,更不能疏漏不查,特别对 维修 后运行的设备。 对于有运行参数的设备,应详细记录设备的参数,并认真对比每次巡检时的运行参数。 巡检过程中,发现参数有异常,应仔 细分析参数异常的原因,不准在未查明原因的情况下,擅自更改参数。 如果巡查时发现故障,应当立即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及时上报,不得隐瞒或认为是小故障就不予重视。 在处理故障 时 应注意自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别是 处理起来的危险的故障 和处理自己没有把握的故障 不得盲目 进行 处理,严重的故障应及时作出决定和向上级汇报。 巡查结束后应及时填写《设备巡检记录表》,详细记录巡检的情况。 发现并处理 文件编号 版 本 2020 文件名称 机电部工作管理规范 制定日期 20201230 页 18 / 31 故障的,应写明故障的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及结果。 《设备巡检记录表》的填写应严肃认真,填写后不得进行涂改,胡乱编造数据,损坏记录等。 1 如未 按本制度进行日常巡查,或巡查过程发现故障延期未处理并未向上级汇报,造成严重后果者,应按机电部考核制度相关条例进行处罚。 文件编号 版 本 2020 文件名称 机电部工作管理规范 制定日期 20201230 页 19 / 31 5. 机电部维修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机电部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减少对车间报修的反应时间,减少维修停机时间对生产的影响,特制订本制度。 机电部维修人员对所负责区域内的机电设备负有及时维修,保证维修质量的责任。 维修值班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定时定点检查所负责区域内的各类设备,随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并详细记录巡检结果。 发现设备缺陷应及时排除,并详细记 录。 对于处理有困难的故障应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并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安排进行维修改造。 接到车间维修通知后,该区域负责人应即时到现场进行查看,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的,应及时向班组长汇报情况,请班组长进行协调。 维修人员在维修前应主动向报修人员详细了解故障的情况,迅速分析和判断故障,维修时,要按时保质的完成维修任务,尽可能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维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做好防护措施、挂好警示牌,切断本设备电源等,如有必要,还须安排有专人监护。 对于本班次进行的维修任务,除了由于配件供应不足等特殊情况外,要求在本班次或12 小时内完成。 遇特殊情况需要交接给下一班次的任务,除口头交接给下班次人员外,还需要在交接班记录上填写清楚交接原因,处理进度等。 由于其他配件等其它原因,造成维修任务中断进行的,应告知车间中断维修的原因,下次维修的时间,完成时间。 并在现场作好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他人误开启设备,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在维修记录表上记录详情。 维修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场地,并通知车间操作人员进行试机,直至设备 运行 正常后方可离开。 如遇假期维修任务,维修结束后,操 作人员无法到现场进行试机,维修人员试机完毕后,处理完现场离开前,必须关闭设备,并切断设备电源,使设备处于 正常 停机状态 ,并挂告知操作人员详情。 如有特殊情况 ,维修任务无法在车间上班前完成的 , 需 在现场明显位置,挂告知牌通知操作人员。 文件编号 版 本 2020 文件名称 机电部工作管理规范 制定日期 20201230 页 20 / 31 1 维修结束后,应立即填写《维修记录表》,详细记录维修的内容。 1 《维修记录表》 是设备保养及防止设备重复故障的重要参考 依据 , 填写应认真 、负责 、严肃,不得随意涂改 或销毁维修记录。 1 每份《维修记录表》填写完成后,应 由各维修班长收集,统一 上交总设备员存档保存。 1 如违反本维修管理制度的,给车间生产 进度或设备安全造成严重后果,或给机电部管理。机电部工作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能和安全意识。 机电部管理制度 591山西 XX集团 XX有限公司机电部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加强机电运输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机电运输技术进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机电运输系统安全、科学、合理、经济运行,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制度制备诱悉掂乾驯卓韭怎有捕侦赵感甩糜意峦标 逸产叙痈毁滥铃宇喉吉确演籽
B版 修改码: 0 12 a) 组织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政策、法令、法规; b) 负责编制全院基础设施规划并组织实施; c) 负 责全院工作环境的布置并保持其适宜性; d) 负责各种会议、接待工作; e) 负责全院沟通、协调工作。 其任职资格为: a) 熟悉本院生产经营工作的范围、内容、特点及勘测设计的能力、手段和全过程; b) 有能力协调有关人员、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 c)
统零部件齐全 ,管路、阀组不串、不漏液 ,泵站压力符合要求; 井下电气设备及保护接地方面: ( 1)、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的供电电缆 ,必须在入井处装设防雷电装置; ( 2)、高压馈出线上必须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 ,并应作用于信号。 当单相接地故障危及人身、设备及供配电系统安全时 ,保护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 3)、供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出线上
且价格昂贵,占用了企 业大量资金。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生产技术的提升,已经能够提供一些高技术设备的配件。 因此,在今后的进口机电设备配件选购时,要不断拓宽国内来源渠道,实现国际选购和国内选购的结合,优化配件来源渠道。 不断拓宽配件国内来源渠道。 一是由本企业技术人员对进口机电设备进行测绘仿制,由企业自身根据需要生产相关配件,这样企业的自主性更强,可以更好地结合设备使用 年 06
卖方承担。 卖方按照约定将货物交运后 ,买方变更 到达地点或收货人 的,由此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买方承担。 8 验收与 安装调试 验收 甲方应在提货前到乙方公司内验收,如果甲方接到乙方通知后未按照通知确定的时间参加验收,视为已同意乙方单方进行验收并接受验收结果; 验收 应依据本合同约定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如合同未明确约定的,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验收 结果应经双方签字确认。 4 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