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年来高考历史知识点考查及能力考查统计与分析内容摘要:
史知识点考查及能力考查统计与分析 第 21 页 共 38 页 一战后革命 高潮 俄国十月革命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单选第 33题 2分 单选第 333题 4分 单选第 22题 3 分 单选第 22 题 4 分 13 分 共 31 分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单选第 32题 2分 材料题 37题第三、四问 10 分 16 分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选第 33题 2分 2 分 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单选第 32题 2分;问答 43题 4分 单选第 26题 分 单选第 30题 分 问答36题 3分 14 分 共 分 20 世纪 20年代的资本主义各国 问答43题 2分 2 分 29— 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单选第 34题 2分;问答 43题 1分 单选第 27题 分 问答36题 2分 分 近八 年来高考历史知识点考查及能力考查统计与分析 第 22 页 共 38 页 法西斯国家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 单选第 34题 2分 问答36题 5分 材料题 第 28题 10 分 17 分 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扩大 问答43题 3分 问答36题 6分 9 分 共 18 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折和胜利 单选第 28题 分 单选第 30题 分 单选第 22题 4分 9 分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 单选第 35题 2分;问答 43题 3分 5 分 共 60 分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第 40题 10分 单选题第21题 4分 14 分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单选第 36题 2分 单选第 35题 2分 4 分 美苏争霸 单选第 36题 2分 单选第 29题 分 单选第 24题 3 分 分 近八 年来高考历史知识点考查及能力考查统计与分析 第 23 页 共 38 页 殖民体系和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单选第 37题 2分 单选第 29题 分 单选第 27题 分 材料题第39 题第四、五、六问 4分 27 分 亚洲经济发展 单选第 28题 分 分 世界格局变化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单选第 25题 3 分 3 分 共 41 分 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 材料题第39 题第 7问10 分 10 分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冲突 单选第 37题 2分 材料33 题12 分 材料题 第37 3 10 分 单选题第22题 4分 28 分 现代文化 科学基础 共 分 学术思潮和教育 文学艺术 单选第 30题 分 单选题第23题 4分 分 二、知识点考查分析: 整体看,知识点较为普及,基本上能够遍及整个高中历史教材,但是有所侧重。 个别章节没有涉及到,而且 八 年都没有出过题;个别章节出题较多,但分值并不高,基本都是选择题;同时也有章节内容分值较高,出题量比较大,几乎连续几年都在这里出题。 具体分析为: 没有出过题的章节有: ( 1)中国古代史:黄帝和尧舜禹得的传说;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时的科技文化;王莽改制;光武近八 年来高考历史知识点考查及能力考查统计与分析 第 24 页 共 38 页 中兴与东汉经济;秦汉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秦汉文学艺术体育; 唐朝的对外交通;唐朝和朝鲜日本的往来;唐和印度的关系;唐和中亚,西亚的关系;两税法的施行;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朝科学技术和教育;唐德宗教哲学和史学;唐文化的世界地位;辽宋的和战;南宋建立和岳飞抗金;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统一中国;元朝的社会经济和对外交往;红巾军起义和元朝灭亡;满洲的兴起;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清朝封建专制加强;明清教育、文学和艺术。 ( 2)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发展;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红军的长征;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 区殖民统治;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繁荣;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 3)世界近现代史: 1618 世纪的亚洲;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近代文学艺术;近代科学基础;近代学术思潮和教育 出题率较高的章节有(标准:八年中,其中五年或者六年出过题的): ( 1)中国古代史:无 ( 2)中国近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3)世界近现代史: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分值较高的单元有:(标准:八年中,该单元总分 50 以上的 ) ( 1)中国古代史:秦汉;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 2)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半殖半封形成;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3)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分值较低的单元有:(标准:八年中,该单元总分 20 以下的) ( 1)中国古代史:无 ( 2)中国近现代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和中共;国民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探索时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文化 ; ( 3)世界近现代史:近代文化;二次大战;现代文化。 三、能力考查分析表: 年份 能力分布 题型 类别 再认再现 材料处理 历史阐释 文字表达 1999 选择题 1,2,3,4,6,7,12,15,19,22,24,28,31,32,33,34,35 1,10 5,8,9,10,11,13,14 16,17,18,20,21,23 25,26,27,29,30,36,37 材料解析题 38,39,40 40 问答题 41,42,43 41,42,43 分值百分比 22% 26% 52% 3% 2020 选择题 1,2,4,5,6,7,10,12,14,15 17,18,22,24,29,30,31, 33,35 3,8,9,11,13,16,19,20 21,23,25,26,27,28,32 34,36,37 材料解析题 38,39,40 近八 年来高考历史知识点考查及能力考查统计与分析 第 25 页 共 38 页 问答题 41,42,43 41,42,43 分值百分比 % 24% 51% 2% 20201 选择题 1,5,7,8,9,10,11,12,14, 15,18,19,20,25,27,28, 29,30 13,22 2,3,4,6,13,16,17,21, 22,23,24,26 材料解析题 31,32,33 问答题 34,35,36 34,35,36 分值百分比 30% 26% % 2% 2020 选择题 2,4,5,6,7,11,12,14,17 18,20,24 3 1,8,9,10,13,15,16 ,19,21,22,23,25 ,26,27,28,29,30 材料解析题 31,32,33 问答题 34,35,36 34,35,36 分值百分比 20% % % 2% 2020 选择题 1,2,3,4,6,7,8,10,11,15,16 ,18,19,20,21,22,23,25 3 4,5,9,12,13 14,17,24 材料解析题 26,27,28 问答题 29,30,31 29,30,31 分值百分比 23% % 53% 2% 2020 (文科综合) 选择题 15,16,17,18,20,21,23 1,19 12,13,14,22 问答题材料解析题 37, 37,39 37,39 分值百分比 29% 22% 49% 2020年(文科综合) 选择题 1 1 1 2 24 1 1 20 1 1 2 23 问答题材料解析题 3 3 39 3 39 分值百分比 26% 34% 34% 2020年(文科综合) 选择题 1 1 1 2 2 20 1 1 1 1 123 问答题材料解析题 37 3 39 3 39 分值百分比 25% 27% 56% 四、对高考历史试题能力的分析和认知 在 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四类 10 条对能力的要求。 这些能力要求包含了学习、认识、理解和解释历史等各个方面,核心是认识和理解。 认识历史也包括了对重要历史知识的记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两者是统一的,没有知识,能力就成了空谈。 但是对知识的掌握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死记硬背。 为达到对这些能力的要求,应以追求历史学的科学性为出发点。 素质教育具体到各门学科,首要的一点就是传授和掌握真正科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 科学地认识和解近八 年来高考历史知识点考查及能力考查统计与分析 第 26 页 共 38 页 释历史,本身就是一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有鉴于此,提高对下列几 方面的认识是必要的。 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历史现象最根本的标准。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但不是惟一的,更不是终极的。 人类文明的演进,古往今来社会制度的更替与转型,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的调整与发展,从根本上说都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实现的,在客观上也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自然经济和农业文明状态下,只能存在古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只有商品经济与工业文明才使近代社会产生与发展,并开始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而现代化的进程,也是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来划分阶段,遵循的是生产力标准。 当然并不是历史上的任何细节都能与生产力直接挂钩,但在宏观上和整体上却脱离不开这个总的规律。 如 2020 年全国试题中第 41 题: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进贡者“ 皆倍偿其价”; (郑和下西洋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可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赞”。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上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代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这道题的立意就更为明显,就是要考查自 然经济状态下的中国明王朝与步入商品经济时代的西欧的明显差异,而远航的目的与影响是相当典型的体现。 游离于商品经济大潮之外的明王朝,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行事不计实际效益,只顾扬威异域,将要落后于历史潮流是必然的。 总之,这类从深层次考虑而设计试题的做法,是高考内容改革中必定要坚持的,也是考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还原历史,实事求是,以实践检验的结果作为立论的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在历史科考试的能力要求中,第七条是“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 行分析和评价”;第八条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这两条体现的精神,主要就是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任何人,包括古往今来的伟大历史人物在内,在评论历史和推测未来方面,都有其局限性,至少有时代的局限性和认识上的局限性。 在这一点上没有例外,也无法避免。 因此,出现某些失误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 所以在学习和理解。近八年来高考历史知识点考查及能力考查统计与分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