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中心实验教学计划实验项目、实验课程信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按键,控制蜂鸣器发声,是用户了解计算机发声原理,熟悉定时器和键盘扫描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 √ 16 10 万年历时钟实验 6 熟练掌握 I2C总线的控制,灵活应用 I2C主控器软件包,深刻理解实时时钟、 ZLG7290键盘 LED 控制的各种功能,并能把他们结合,组成 具有实际功能的万年历时钟。 √ √ 三、考核方式 所有开出的非独立设课实验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具体按下面条例评定。 非独立设课实验课程成绩计算办法为总评实验成绩 =考勤 10%+平时实验成绩 90%。 (采用百分制) 每次实验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成绩计算办法为考勤预习占 1/实验操作占 1/实验报告成绩占 1/3。 (采用百分制) 平时实验成绩由每次实验加权平均计算。 (采用百分制) 四、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郭建江 常州工学院 2020 年 9 月 《单片机实验与实践》 周立功 五、有关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 C 语言; 各实验开设时间略滞后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堂教学内容。 综合性选开实验可作为开放实验由同学选做,以提高学生单片机综合应用能力。 执笔人:郭建江 审定人:郭建江 批准人:张立臣 17 电工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电工技术基础 课程代码 02020050 课程总学时数 48 学分数 3 实验总学时数 8 应开实验项目个数 4 一、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电工技术基础实验是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任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其 目的如下: 配合讲课内容,巩固,加深理解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 熟悉电工电路中的常用元件,器件(组件)的性能。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熟悉 测量技术和调试方法。 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质。 凡是参加实验的学生,毎次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本次实验的实验指导书的全部内容,明确本实验的目的;理解实验步骤和需要测试、记录的数据的意义;做好预习要求中提出的事项;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项目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学时 实验内容及目的 实验 要求 实验类型 必开 选开 演示 验证 综合 设计 其他 1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2 1. 验 证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霍夫定律和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的认识和理解。 2. 学会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 √ √ 2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证 2 1.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正确性,加深对这两个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测量线性 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 √ 3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定 2 .、电压表、电流表测定交流电路元件等效参数的方法。 √ √ 4 感性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 2 1.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 的实际意义。 2. 学习提高感性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 √ √ 18 5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2 学会三相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连接的方法,掌握这两种接法的线电压的测试方法; 观察分析三相四线制中,当负载不对称时中线的作用。 √ √ 6 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 2 熟悉一瓦表法功率测量原理与接线方法; 熟悉用二瓦表法功率测量原理与接线方法 √ √ 7 电动机启动及正反转控制线路 2 掌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 掌握控制电路的接线及检查方法。 √ √ 三、考核方式 所有开出的非独立设课实验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具体按下面条例评定。 非独立设课实验课程成绩计算办法为总评实验成绩 =考勤 10%+平时实验成绩 90%。 (采用百分制) 每次实验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成绩计算办法为考勤预习占 1/实验操作占 1/实验报告成绩占 1/3。 (采用百分制) 平时实验成绩由每次实验加权平均计算。 (采用百分制) 考试成绩: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操作内容可以是本大纲中“课程实验项目一览表”中所列出的实验内容, 也可以是与本课程有关的设计性实验。 四、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常州工学院出版 2020 年 2 月 五、有关说明 本课程是《电工技术基础》理论课的实验(实践性)环节,与理论课同步开设或开设于该课程之后。 执笔人:左全生、阎丽华 审定人:郭建江 批准人:张立臣 19 电气控制与 PLC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电气控制与 PLC 课程代码 02029000 课程总学时数 40 学分数 实验总学时数 6 应开实验项目个数 3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悉电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掌握有关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有关电气标准和电气制图方法,了解电器控制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和前沿技术 发展水平。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 PLC 组成原理,硬件构成及技术指标。 熟练掌握 PLC的软件系统。 熟练掌握 PLC 的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掌握 PLC 的应用,会简单的 PLC 控制系统的开发。 二、实验项目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学时 实验内容及目的 实验 要求 实验类型 必开 选开 演示 验证 综合 设计 其他 1 基本指令的应用 2 利用基本指令编制启动、停止控制线路梯形图。 利用基本指令编制正反转控制线路梯形图。 利用基本指令编制星 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梯形图。 利用基本指令编制走廊灯三地控制 √ √ 2 定时指令和记数指令的应用 2 掌握定时、计数指令的功能及应用 √ 3 数据移位指令的应用 2 熟悉移位寄存器的控制功能以及定时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综合比较几种移位指令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 √ 4 抢答器设计实验 4 用 PLC 构成抢答器系统,编制控制程序。 根据控制要求,预先编制好程序,上机调试。 √ √ 20 5 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 4 通过 PC对红绿灯定时控制实验,进一步加深 PC按时间控制功能和寄存器的控制功 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的正确使用 方法,训练编程能力。 √ √ 三、考核方式 所有开出的非独立设课实验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具体按下面条例评定。 非独立设课实验课程成绩计算办法为总评实验成绩 =考勤 10%+平时实验成绩 90%。 (采用百分制) 每次实验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成绩计算办法为考勤预习占 1/实验操作占 1/实验报告成绩占 1/3。 (采用百分制) 平时实验成绩由每次实验加权平均计算。 (采用百分制) 四、 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罗慧芳 常州工学院 2020 年 9 月 五、有关说明 各实验开设时间略滞后于“ 电气控制与 PLC” 课堂教学内容。 执笔人:罗慧芳、关静 审定人:郭建江 批准人:张立臣 21 电子技术教学实验大纲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 课程代码 02020060 课程总学时数 72 学分数 实验总学时数 8 应开实验项目个 数 4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实验教学目的 :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能正确而比较熟练地掌握常用的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了解仪器的简单工作原理。 熟悉无线电元件,器件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并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电路特点,正确选用无线电元器件。 掌握元件参数、电压、电流、频率、放大倍数、频率特性和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测量技术。 对一些简单电路,能根据要求合理安排元件、并能正确地进行调整和测试。 正确解释实验中现 象,并能独立排除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简单故障。 教学基本要求: 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会用常用电子仪器测量电子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会查阅电子器件(特别是数字集成电路块)的外引线排列和功能表,会安装、调试电路,掌握基本电路故障的排除方法。 二、实验项目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学时 实验内容及目的 实验 要求 实验类型 必开 选开 演示 验证 综合 设计 其他 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2 1. 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 ——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的主要技术 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 √ 22 2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2 1. 学习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 了解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电压的影响。 2. 了解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 进一步熟悉音频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和示波器的使用。 √ √ 3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2 学习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测量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上、下限频率,输入、输出电阻。 √ √ 4 反馈放大电路 2 加深理 解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学习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量与调试方法。 √ √ 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2 1. 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和减法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 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 √ 6 集成稳压电路 2 1. 研究集成稳压电路的特点和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 了解集成稳压电路扩展性能的方法 √ √ 7 数字电路常用仪器的使用 2 掌握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率计等仪器,学会测试波 形参数。 √ √ 8 基本逻辑门 2 熟悉各种基本逻辑门功能及其应用 √ √ 9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2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学会用组合逻辑电路模拟实际问题。 √ √ 23 10 编译码显示系统 2 掌握编码器、译码器工作原理和特点、逻辑功能和它们的典型应用,掌握编译码显示方法。 √ √ 11 触发器 2 掌握基本 RS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集成 D、 JK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应用。 √ √ 12 集成计数器 2 熟悉集成计数器的逻辑功能 和控制端的作用,掌握任意模计数器设计方法及联级扩展。 √ √ 三、考核方式 所有开出的非独立设课实验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具体按下面条例评定。 非独立设课实验课程成绩计算办法为总评实验成绩 =考勤 10%+平时实验成绩 90%。 (采用百分制) 每次实验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成绩计算办法为考勤预习占 1/实验操作占 1/实验报告成绩占 1/3。 (采用百分制) 平时实验成绩由每次实验加权平均计算。 (采用百分制) 四、实验教材或实。工程训练中心实验教学计划实验项目、实验课程信息(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