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生物控释肥料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北京首创集团新型肥料公司、山东金正大集团实现产业化;中科院石家庄现代化农业研究所的涂层肥料,广东农科院土肥所、湖南农科院土肥所、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华南农业大学开发的包膜、包囊肥料也正在或已经实现产业化。 我国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缓释、控释肥生产与使用高潮。 但随着控释肥料在农业中的使用 已发现硫包衣控释 肥 易造成土壤酸 化和破坏土壤微生态环境,已被排除在控释 肥之外,而高分子树脂包膜的控释肥虽然控释效果明显,但大量的化学物 质 施入土壤将对 土地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污染, 已引起 生物 控释肥 可研报告 17 国家的高度重视, 目前,多在整改之中。 因此,开发生物控释肥料是国内外惟一的可行办法。 此外, 生物 控释肥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 土壤环境的污染,促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21 世纪 将逐渐过渡至以生物控释 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局面。 市场定位 本项目产品包括生物控释肥和生物有机复合肥; 生 物 控释肥适用于所有的作物;增产 15%以上;为生产有机食品的必备肥料,可使有机食品(农作物)高产出低成本;售价比市售高浓度复合肥低。 这种肥料,以它们突出产投比和环保特点最终将独占肥料市 场。 需求分析 21 世纪是绿色消费的世纪,绿色食品的潜在市场极为巨大。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球绿色产品市场已愈 3560 亿美元。 为绿色食品提供原材料的农业,其所需绿色肥料的与日俱增是不言而喻的。 项目产品正是这种时代需求的绿色肥料。 我国从1995 年起实施“沃土计划”,要求每年每亩耕地有机肥投入量不低于 2020kg,并且每年要递增 5%。 实际上,由于广大农村城市化,传统的农家肥肥源不仅减少,还面临无人问津的处境。 只有生物有机肥的开发利用,才是现实的有机肥之源,才能使土壤有机质日趋减少的局面得以扭转。 多年来,随着 化肥弊端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增强,寻找、探求能减少或取代化肥的新肥源成了农业科研的热点。 随着本项目研究的深入,在广泛生态取样中所筛选到的众多优异菌种的发现,它们优化组合实验中优选出的菌种组合(复合菌肥)的突出肥效,以及生态施肥和适温长效控释施肥理论 生物 控释肥 可研报告 18 的提出,生物肥能取代绝大部分化肥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追求 AA 级和 A 级绿色食品已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但 AA级绿色食品不需施用化肥(及化学农药等), A级绿色食品只能限量施用化肥。 要使 AA 级食品增产,本项目的生物 控释肥是必备的肥料;要使 A级食品高产,本项目产品是 必需的。 总之,项目产品是所有种植业(包括传统的种植业和新近出现的生物质产业)都需求的;这种需求将随着项目产品的影响的扩大而与日俱增,它将成为全球的共同需求。 第五章、竞争分析 竞争环境 一般来说,市场的竞争环境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即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 本项目产品的主要功能在于长效绿色,能够全面满足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三要素,并提供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还有刺激农作物生长的作用,能显著提高农产品的单位产量和品质。 该产品不存在化学残留,有利于生态环境,可适用于各类作物及各类 土壤。 我国目前已有肥料生产企业近 3000 家,多为化肥企业,肥料品种多式多样。 本项目产品进入市 场后,与其功能相类似的竞争产品是各种品牌的菌肥和缓控释 肥。 这类产品的企业全国约有几十 家。 由上可知,本项目产品进入市场后将有众多同类生产企业参与竞争。 本项目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后,将使肥料市场重新洗牌,并很快进入垄断竞争环境,最后处于垄断地位。 主要竞争对手 在四年的实验过程中,项目 研制也不断从市场取得兄弟企 生物 控释肥 可研报告 19 业的成品进行对比试验,也了解许多相应产品 ,发现: ( 1)多数生物肥和控释肥效单一,虽包装上印有供应氮、磷、钾, 实际上只有 1种功能,增产效果不明显。 ( 2)全国控释 肥厂 几十 家,这是 一个动态数字;每年有新投产的。 这些企业之所以经营欠佳,主要是 效 果 不突出 ,成本较高。 到现在为止,控释 肥 尚无全国性的品牌或名牌,也无占领较大范围市场的品种。 而 生物 控释 肥 在国内外 是我们 独家产品 ,未形成竞争格局,实际上不存在主要竞争对手问题。 SWOT分析 本项目产品集生物肥和控释肥的 功能于一身,全面提高大、中、微量元素供给;具有生长刺激素的作用;能在根际形成有益菌种群优势,抑制杂菌的繁殖,抵挡一些菌致性病害;能为土壤提 供有机质。 这是具备 三效合一、一次免追 肥的所有增产功能的肥料。 项目新提出适温生物控释施肥,微生物有益菌部分 主要是芽孢杆菌组成。 真菌能使作物早出苗和提高出苗率,主要提供磷、钾等元素;它们的存活期长(可达 1— 2年),在土中扩展速度甚至快于根尖。 细菌主要起固氮作用,它们是自生固氮菌,不像根瘤菌只适于豆科作物。 菌株中同一功能的菌株各有一株是“低温”菌和“高温”菌,在它们施入土壤后,会随着土温的变化而使适温菌自动发挥主导作用。 施入的有益菌自成一个生态系统,它耐贫瘠、耐干旱、耐高低温,互相提供营养元素(把自己的营养元 素提供给缺此元素的菌株),即使在非土壤中也能繁殖,这就使该项目肥无土质 生物 控释肥 可研报告 20 和气候上的禁区。 它能供全球的土壤和非土壤施用。 项目产品的增产效果是国内外其它生物肥、控释肥、复合肥所无法相比的,而生产成本又很低,故它将以极高的产投比无敌于肥料市场。 它会使农民看到宏观的突出的增产效果和极大的节支增收效益,而成为广大农民的首选。 生物 控释肥,以它的相当于高浓度复合肥的肥效和低于高浓度复合肥的价格,以及提高作物品质等优点,将会挤占最后独霸复合肥市场。 1)缺乏资金 2)企业的品牌形象有待树立。 化肥经近 30 年大量、长期施用,其回报率越来越低;也不乏施化肥反而减产的报道。 现在,化肥的过量施用,已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目前水体污染越来越广泛,江湖河海 的污染严重、赤潮频发,疾病越来越多(如化肥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致癌)其主要原因也是化肥过量施用所引起。 现在人们普遍追求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而这些“放心食品”却未能普及到广大群众的餐桌上,其原因是不用或限量施用化肥的农作物产量过低,成本过高。 从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出发,一种能替代化肥的新型肥料,已成了时代的要求。 西方国家“石油工 业”的衰亡和生物 控释 肥料的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指明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十五”计划招标项目中就有 3个是关于生物肥和有机肥的。 而本项目恰恰已实现了这 3个招标项目的目标。 生物 控释肥 可研报告 21 不存在本项目将受到的威胁;相反,本项目将会威胁到整个肥料市场:它将使化肥退出肥 料主角的地位;将使现在的控释 肥料市场重新洗牌,几年内由项目产品独领风骚。 风险分析 肥料的质量好坏,关系到农田一茬甚至一年的收入。 保证产品质量 是肥料企业的生命,也是市场利润之所在。 在制造过程回避风险 ,对生物 控释肥则是严把原料和有机质、有益菌的质量检验,严格按配方投料,以及充分的拌匀。 在这两方面,项目企业将建立完整、严格的质检制度,并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监督。 对生物 控施肥来说,技术风险来自菌种的退化。 菌种一旦退化,要复壮不很容易,且往往已造成至少一批菌肥的质量(肥效)的下降,而这是不许可的。 对此的举措是: (1)采取常规的防止退化措施; (2)每年到菌株原始取样点取样,筛选,避免传代次数过多。 对生物 控施肥:要经常更新配方,使之适合不同地区的土质和土质随年月的变化。 为此要建立土壤检测制度和各地的土壤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大宗作物配制专用肥。 细分市场,在测土的基础上,逐渐实行按乡村土质配方,对口供应生物 控施肥。 技术风险还有技术泄密的问题。 对此要加强技术保密制度,已对产品申请发明专利:对市场菌肥中肥效较好者作抽样检验。 此外,建立 科研小组,不断开发新技术 —— 筛选新菌株及 生物 控释肥 可研报告 22 试验新组合,研究新的生物 控释肥配方。 本项目实施企业的建立才几年,且规模较小,为减少管理风险,需引进国外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为提高领导层的管理水平,要求每位董事都学习《哈佛经营管理学》。 项目产品的技术质量(长效)优势足以使市场风险很小。 项目产品是典型的朝阳产品,市场必将随时间推进而不断扩大。 但为了很快打开市场,扩大销路,要利用现有的连锁营销网络并改进之,还要扩大至全国乃至东南亚,为此招聘多名营销专业的人才。 第六章、营销方案 总体描述 保证产品质量,充分利用产品巨大优势,运用现代网络连锁、终端营销战略与方式,先建立企业所在市为中心的区域性连锁营销网络,然后逐年扩大营销网络的点与面,直至全国性的 营销网络,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同时,占领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生物 控释肥 的原料与成品的运输量大,在选择新(分)厂地址时,要符合运筹学原理。 (1)谋求不断扩大市场;增加利润; (2)使企业品牌成为知名、著名以至驰名中外的商标; (3)靠自身积累,从第 3年起每年新建或收购一个肥料厂,并改造成项目产品生产厂。 最终目的:一个有全球影响的肥料企业。 生物 控释肥 可研报告 23 产品定位策略 (1)产品以当地就近销售为主; (2)少量到第二年拟建厂的地区销售,为新厂产品的当年打开市场创造条件; (3)生物 控释肥在热带地区常年增产可达 1倍左右,把新厂选在闽广,可将产品出口台湾省和东南亚。 目前多数地 区的多数农户还未试用过该种产品。 可针对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农业企业及农户的科技水平较高,对该种肥已有一定认识或施用经验的特点,主要销售给各大中小城市农业企业及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户等,特别是各地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让他们从增产、提质和节支增收中先得到明显好处,并起示范和宣传作用,这样有 2— 3年时间,市场就连点成网、成片,占领全省和邻省。 定价策略 定价策略是企业营销组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地决定着企业打开市场的速度和所占份额大小以及盈利率高低。 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很多,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企业外部因素;有主 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因此,该项目投产后在定价上主要以产品生产成本为依据,制定合理的价格。 当然,在产品推向市场初期,为了在短时间内在目标市场内提高市场渗透率和扩大市场份额,可以按照成本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价格。 根据本项目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因素,参考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确定本项目产品的出厂价格为3100 元 /吨。 由于项目产品肥效突出,高于一般控释 肥料和有机无机复合肥,故其产出投入比也高,这使项目产品在同样定 生物 控释肥 可研报告 24 价的条件下更容易赢得市场。 产品宣传策略 本项目产品的最终用户是农 业种植户,销售过程中,扩大产品在农户中的宣传,增加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项目产品肥效突出、夏季作物只需一个月就能在长势上有明显表现的特点,本产品以形象宣传为主,并将宣传策略与销售策略结合起来。 在每个较大的自然村中每 100 户左右选择一户科技意识强、工作认真负责且资信较好的农户(或种植大户),聘他们为示范户。 委托当地农科站培训和管理示范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