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底质。 水生生物方面主要调查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底质方面主要调查与建设项目排污水质有关的以积累的污染物。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表水评价因子筛选应根据 评价项目的特点 和当地 水环境污染特点 而定一般考虑的原则是: ①按 等标污染负荷值 大小排序,选择排位在前的因子,但对那些毒害性大、持久性的污染物如重金属、苯并 [a]芘等应慎重研究再决定取舍; ②受项目影响的水体中已造成 严重污染 的污染物或已 无负荷容量 的污染物; ③经环境调查已经 超标 或 接近超标 的污染物; ④地方环保部门 要求预测 的敏感污染物。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常用评价标准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 GB3838— 2020); 《 渔业水质标准 》 ( GB11607— 89); 《 海水水质标准 》 ( GB3097— 1997); 《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 ( GB5084— 92); 《 地下水质量标准 》 ( GB/T14849— 9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020/10/7 2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Ⅰ 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产卵场、子稚幼鱼索饵场 Ⅲ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回游通 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 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Ⅴ 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 地表水环境功能 按功能高低依次分为五类 序号 项目 标准 分 类 Ⅰ 类 Ⅱ 类 Ⅲ 类 Ⅳ 类 Ⅴ 类 1 水温 周平均最大温升 ≤ 1℃ ,周平均最大温降 ≤ 2℃ 2 pH(无量纲) 6~9 3 溶解氧 ≥ 6 5 3 2 4 高锰酸盐指数 ≤ 2 4 6 10 15 5 化学需氧量( COD) ≤ 15 15 20 30 40 6 生化需氧量( BOD5) ≤ 3 3 4 6 10 7 氨氮( NH3N) ≤ 8 总磷(以 P计) ≤ (湖、库 ) (湖、库 ) (湖、库 ) (湖、库 ) (湖、库 ) 9 总氮(湖、库以 N计) ≤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 GB38382020)中常用标准 1.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不同污水排放量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污水排放量( m3/d) 调查范围( km) 大河 中河 小河 > 50000 15~ 30 20~ 40 30~ 50 20200~ 50000 10~ 20 15~ 30 25~ 40 10000~ 20200 5~ 10 10~ 20 15~ 30 5000~ 10000 2~ 5 5~ 10 10~ 25 < 5000 < 3 < 5 5~ 1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020/10/7 24 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调查时期 水域 一级 二级 三级 河流 一般情况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调查平水期、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调查枯水期 湖泊 (水库) 一般情况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调查枯水期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还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水环境现状调查时期 ( 1)点源调查 排放口的平面位置 排放方向 集中排放还是分散排放 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 ②点污染源的排放数据 排放量 排放速度 排放浓度 ①点污染源的排放方式 ③给水排水状况 取水量 用水量 循环水量 排水总量 废(污)水处理设备 处理效率 处理水量 进、出水的水质状况及事故状况 ④废(污)水处理状况 ( 2)非点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的排放数据 污染源的排放方式 污染源概况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污染源调查 4.监测断面布设(主要介绍河流) 布设在评价河段上的断面应包括 对照断面 、 削减断面 和 控制断面 对照断面:应设在评价河段 上游一端 (排污口上游 100— 500m处)、基本不受建设项目排水影响的位置,以掌握评价河段的背景水质情况; 控制断面:应设在评价河段内 有控制意义的位置 ,诸如支流汇入、建设项目以外的其它废水排放口、工农业用水取水点、水工构筑物和水文站所在位置等 削减断面:应设在 排污口下游 污染物浓度变化比较显著的完全混合段,以了解河流中污染物的稀释、净化和衰减情况。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单因子指数法 ⑴一般水质因子的单因子标准指数 ⑵ DO的标准指数 , iii SCI 标准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