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为 200m3/d)。 预计项目建成后,日消耗水总量为 ,其中新鲜水 ,回用中水 ,项目用水量估算见表 3- 3。 表 3- 3 拟建项目用水量表 项目 用水标准 用水量( m3/d) 新鲜用水 居民洗涤用水 50L/d 人, 3885 人 餐饮用水 20L/d 人, 3885 人 公建清洁用水 人, 2020 人次 不可预见水量 按生活用水的 10% 合计 / 中水回用 居民冲厕用水 30L/d 人, 3885 人 公建冲厕用水 6L/d 人, 2020 人次 绿化用水 每日一次, 次, 15180m2 合计 / 总计 / ⑵ 排水:小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居民楼及公建设施拟采用分质排水方式,即拟安装两套下水管道,对于污染较轻的洗涤废水和清洁废水进入中水处理系统,经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的出水作为中水回 用于住宅及公建设施冲厕、小区绿化等。 对于污染较重的餐饮废水和冲厕废水经过化粪池预处 理后,由小区排水管网汇入开发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东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项目的雨水计算采用 市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为一年,地面集水时间采用10 分钟,径流系数采用。 雨水经项目雨水管网收集后,汇入开发区雨水干管,最终流入滏阳河。 ⑶ 给排水平衡分析 本项目总用水量为 ,其中新鲜水量 ,中水利用量为 ,项目日产生活污水 ,其中回用到各中水设施的用水量为 ,外排污水量为 ,回用率为 %。 该项目给、排水平衡 表见表 3- 4。 表 3- 4 拟建项目投入运营后给、排水平衡表 单位: m3/d 项目 用水量 新鲜水量 中水利用量 损耗量 废水量 居民洗涤水 0 餐饮水 0 公建清洁水 0 不可预见水 0 冲厕水 0 0 绿化 0 0 合计 该项目给排水平衡图见图 3- 1。 居民洗涤用水 公建清洁用水 不可预见用水 中水回用 公建冲厕 污水处理 居民餐饮用水 新 鲜 水 绿化用水 住宅冲厕 ⑷ 节水措施 为进一步达到节约用水要求,小区居民的用水设施应安装节水器具,如厕所冲便器应考虑采用 4 升的冲便器或有大、小水的冲便器;采用节水阀门 和龙头,禁止使用螺旋式水龙头等。 拟建项目主要原材料消耗及节能措施 本项目施工所用原材料主要有水泥、钢材、木材、空心砖等,预计各类原材料用量见表 35。 表 3- 5 主要原材料消耗 原材料 水泥( t) 钢材 (t) 空心砖 (千块 ) 木料( m3) 总用量 27500 5200 34100 660 本工程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来降低能源消耗,以满足国家有关节能政策的要求。 采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 墙体采用空心能承重墙体,以减轻砌体重量,保证物体的保温节能效果,提高经济及社 会效益; ⑵ 内隔墙采用厚膨胀珍珠岩轻质砌块; ⑶ 建筑平面布置上尽量提供大空间灵活布置的可能性,为用户提供方便; ⑷ 墙面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板,保证达到节能的要求; ⑸ 排水管采用新型内螺纹 PVC 管; ⑹ 户门采用防火复合门; ⑺ 窗户采用 PVC 塑钢窗; ⑻ 楼梯间采用声控定时开关; 化粪池 外排 图 3- 1 拟建项目给、排水平衡图 单位: m3/d ⑼ 采暖运用城市集中供热; ⑽ 采取三表出户,便于用户安全方便 ; ⑾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部分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 拟建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由图 3- 2 可见,施工期污染源随着施工阶段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污染物的排放呈阶段排放特征。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有: ⑴ 噪声污染源: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打桩机、装载机、推土机、吊车、汽车等,机械施工时在距声源 5m处的噪声值在 81~ 96dB( A)左右。 ⑵ 大气污染源:项目施工现场的挖土、推土以及水泥、沙石等物料装卸运输过程均有粉尘扩散,同时物料运输也会引起施工场地、周围道路扬尘。 ⑶ 水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期的降雨冲刷开挖土堆造成局部水土流失,以及施工 图 3- 2 施工期施工流程及主要污染源情况简图 扬尘 噪声 扬尘 建筑材料堆放、运输 土方开挖 道路修筑 房屋建筑 装 修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场地平整 人员生活污 水等。 ⑷ 固废污染源:包括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预计产生建筑垃圾 6000t,全部运往建筑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小区投入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居民生活用 天然 气燃烧产生的废气、 污水处理设施恶臭 、 地下车库 汽车尾气、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水泵等公建设备噪声。 ⑴ 废气污染源 小区投入运营后,废气排放主要是居民生活燃用城市 天然 气所产生的废气 、污水处理设施恶臭 以及地下停车场产生的汽车尾气废气。 居民生活燃用城市管道天然气所产生的废气为分散性无组织排放。 项目建 成全部投入运营后,居民生活天然气每户日耗天然气量按 计,全年天然气总用量为121545m3/a。 小区 共设 848 个停车位,其中地下停 车位 777 个 ,地面停车位 71 个。 地下停车场废气主要在 汽车怠速状态或启动时 产生 ,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 CO、 NMHC(非甲烷总烃)和 NO2等有害成分,对周围空气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类比调查 资料可知 ,单车排放因子 , ,。 按每天停车 4 次,每次 5 分钟计算, 本项目停车场排放尾气污染物量为: , ,。 地下停车场应设机械供排风系统,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议对车库排气进行空气过滤器处理后有序排入大气 ,废气排放口位于绿化带中,尽量远离住宅楼。 另外,污水处理站运营过程中 将 产生 少量 恶臭污染物,由于 其设施全部 设于地下,其运行产生的异味 通过集中收集以及活性炭过滤后排放,废气排放口设置在绿化带中,对周围居民影响较轻, 同时 拟通过合理布局及种植绿化带来消除其影响。 ⑵ 废水污染源 该项目污水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及配套服务设施排放的生活污水。 本项目设计采用双上双下、分 质供水、分质排放方式,其中居民洗涤水和商场公建清洁水等污染较轻的污水部分( )排入地下式污水处理设施及中水处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中冲厕及绿化用水标准后回用( ),多余部分污水( )外排入开发区污水管网;餐饮及冲厕等污水( )经过化粪池沉淀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要求(同时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要求),集中排入开发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 市东污水处理厂处理。 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拟采用地下式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处理单元由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吸附滤池、消毒池、污泥池等构成。 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可日处理污水 200m3。 项目污水产生量为 (其中洗涤用水中 ),排放量为 ,预计项目投入运营后年外排污水 83401m3(雨雪天气下不需绿化, 全部外排,雨雪天气按 120 天 /年计),混合污水中 COD 浓度为 309mg/L,氨氮浓度为24mg/L,动植物油浓度为 50mg/L, BOD5 浓度为 164mg/L, SS 浓度为 184mg/L, 年排、氨氮 、 、 、动植物油。 项目污水污染源强及排放情况汇总见表 36。 表 3- 6 拟建项目外排污水污染源强及排放情况 污染源 外排 水量 m3/a COD 动植物油 SS BOD5 氨氮 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生活洗涤废水 13759 100mg/L 餐饮、冲厕废水 69642 600mg/L 总计 83401 517mg/L 309mg/L 83mg/L 50mg/L 225mg/L 184mg/L 264mg/L 164mg/L 41mg/L 24mg/L 排放标准 350mg/L 100mg/L 400mg/L 250mg/L 35mg/L ⑶ 噪声污染源分析 拟建小区噪声源主要有污水处理设施、热力交换站循环泵等工作噪声以及小区内、周围道路交通产生的社会噪声,其防护措施主要通过建筑物隔声、合理布局及利用绿化带来削减设备噪声;通过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运输路线,实行限速禁鸣等措施来降低社会噪声。 具体噪声设备、源强及位置详见表 3- 7。 表 3- 7 噪声源设备及位置 噪声源 设备 源强 dB( A) 建设位置 污水处理站 风机、水泵等 60~80 小区西北部,距住宅的最近距离 30m 热力交换 站 循环泵、电机等 70~80 楼下地下室内 加压泵站 水泵、电机等 70~80 楼下地下室内 地下停车场 风机等 95 楼下地下室内 小区道路交通 汽车 50~80 / ⑷ 固废 拟建项目固废主要有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 、 污水处理站污泥 、污水站和 地下车库空气 过滤器产生的废弃 活性炭。 由于小区冬季使用城市集中供热,生活能源为城市管道天然气,因此生活垃圾数量较少,并且不含燃煤炉渣。 类比 市生活小区垃圾排放情况,按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项目生活垃圾产生总 量为 1418t/a。 根据对 市城市垃圾成份的调查,其生活垃圾成份见表 3- 8。 表 3- 8 市生活垃圾成份表 名称 有机质 无机物 塑料 废纸 纺织品、金属、 玻璃、木头等 皮革 其它 组成( %) 47 32 7 5 2 1 6 本小区内每栋楼下设分类垃圾箱(分可回收、不可回收两种垃圾箱),项目生活垃圾袋装分类收集后,由物业管理处清洁人员清运至垃圾中转站,日产日清。 环卫部门负责将不可回收垃圾送至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 可回收垃圾分拣后由相关部门回收。 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 污泥量约 20t/a, 委托 市东污水处理厂每年清理一次 ,统一处理。 废 弃活性炭由 厂家回收 集中 处理。 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⑴ 将会改变区域内原有植被状况 项目拟建场地原为农田,后成为开发区规划居住用地,目前为空地,项目建成后拟种植多种多样的树木和花草,将会改变原有绿化面积和植被状况。 ⑵ 工程建设将会改变原有自然景观 小区建成后,将以规划合理的人工建筑及绿化为主体的城市景观取代原有农业景观,对 市整体景观环境由改 善作用。 ⑶ 工程建设将会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住宅项目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划良好、设施完善、服务周全的住宅小区对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绿化水平、住宅舒适度、公共设施水平、社区服务等方面对居民生活水平均有较大影响。 周围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 交通对本项目的影响 因素分析 项目拟建区域已形成大片的办公及商贸居住区。 该小区建成投入运营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公建商业噪声和交通噪声(在 50~ 85dB 之间)会对本项目靠近路边的居民 声 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对本项目影响较大的交通噪声是小区西侧的东环路, 目前东环路交通不限车型,货车等大型车辆较多, 本项目 1# 楼和 3# 楼 临东环路一侧 单元的 居民受其影响较大。 天然气门站对本项目的影响 项目南侧友谊路南建有 市的天然气门站,供应 市东部区域居民、企业单位用气需求。 天然气门站的运营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对本项目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门站距离本项目最近的住宅楼 2#楼的距离在 60m以上,因此对本项目的影响不大。 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⑴ 监测点布置 根据工程特征、当地气象条件以及所确定的评价范围,选取项目场地中部作为现状监测点。 监测点名称及相对位置见表 4- 1 和附图 8。 表 4- 1 环境空气监测一览表 监测点名称 功能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