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20xx脐橙产业化建设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PH 值在 5— 7 之间,土层在 60 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发展脐橙的丘、岗、山地面积有 万亩。 农业气候资源 茶陵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四季分明,同时,由于西 9 北有武功 山阻挡,减弱了北方冷空气南侵的势力;东南万洋山植被较好,湿度大;中部朝西南开口的走廊状盆地,成为西南暖湿气流的天然通道,因而形成了热量丰富,生长季节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的农业气候资源特征,为脐橙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热量资源。 年平均气温 ℃,一月最低,平均 ℃,七月最高,平均 ℃ ,稳定通过 10℃的天数有 233 天 ,活动积温 5509℃ .平均初霜日为 12 月 3 日 ,终霜日为 2 月 10 日 ,无霜期 294 天。 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在零度或零度以下 ,有三分之一的年份不会出现 ,近二十年的气象资料统 计表明 ,极端最低气温为 ℃( 1991 年,持续时间短暂)。 与邻近各县比较,茶陵县年平均气温比北部的攸县,西部的安仁高 ℃,比南部的炎陵高℃ ,比东部的宁岗、莲花分别高 ℃和 ℃,与同纬度及年平均气温相同的衡阳市相比,月平均气温 5— 9 月我县低 — ℃; 10 月至次年 4月高 — ℃,显得冬季温暖,有利于农作物和亚热带果木的安全越冬,夏季热害不重,减轻了干热风的危害。 (2)光能资源。 平均年日照 小时,年日照率为 39%,属全省日照最多的县之一。 (3)降水量。 平均年降水 量 毫米,较邻近县略偏少,但仍属雨水充沛的湿润气候区。 水资源 全县有大小河流 79 条,主要支流有米水、茶水,境内控制集雨面积 平方公里。 平均年降水总量 亿立方米,地表水 亿立方米,人平 3525 立方米,耕地亩平 4968 立方米均多于全省平均水平,此外,还 10 有客水 亿立方米,地下水 亿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 茶陵县目前拥有水库 199 座,总库容为 9040 万 m3,塘坝 22439 座,总蓄水量 4829万 m3,灌溉面积达 万亩。 同时,还拥有排灌机 4491 台,水泵 4566 套。 土壤与生物资源 茶陵县的土壤类型多样,全县土壤分为 9 个土类,以红壤、水稻土和山地黄壤为主,山地黄壤多分布在海拔 600 米以上的山地,经对红壤表土层抽样化验 ,PH 值为 — ,有机质含量 — %,含 N —%,含 P2O5 — %,含 K2O — %。 大于 80 厘米的厚土层占 %, 40— 80 厘米的中土层占 %;壤土占 %,砂壤土和粘壤土占 %。 总之,茶陵县宜果土壤,表现为土层深厚,质地较好。 我县生 物资源种类多。 在植物资源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红薯、豆类、高梁、玉米、乔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苎麻、生姜、大蒜、烟叶、白芷等,其中大蒜、生姜、白芷是我县著名的传统产品,其优良的品质驰名国内外。 基础 背景 茶陵种植柑桔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在明代就已种植,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解放前,种植甜橙就已获得高产丰收。 茶陵自 1989 年试种脐橙成功后,先后从省园艺所引进了纽荷尔、朋娜、清家、铃木等 6 个品种在全县推广种植。 1995— 1996 年全县山地开发中,各级各部门把发展脐橙作为发展果 园的重点品种,脐橙面积迅速扩大。 1997 年底,全县脐橙面积达到 .1998年以来,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实施果树品改工程,通过高接换种发展脐橙 万亩,脐橙总面积达到 万亩。 由于独特的 11 小气候影响,茶陵脐橙果大形正,果色橙红鲜艳,果汁丰富,风味甜而浓郁, 1997 年 12 月在湖南省首届优质水果评比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茶陵脐橙外观色泽、内在质量、可溶性固形物、风味化渣等方面超过了美国水果王牌 “ 新奇士 ” ,一举获“金质奖”。 次日出版的《湖南日报》还在头版头条报道茶陵脐橙超过美国王牌水果“新奇士”。 1998— 1999 年,茶陵脐橙均无可争议地获得“金质奖”, 名扬省内外。 近年来,茶陵脐橙供不应求,价格不菲, 2020 年全县均价 4 元 /公斤,高的达 10 元 /公斤。 1999 年以后 ,由于冻害、管理机制、品种混杂、高接换种成活率不高等方面的原因,茶陵脐橙生产严重滑坡,面积锐减。 2020 年,实有面积 万亩,其中挂果面积 2020 亩,产量约 2020 吨,产值 800 万元。 茶陵发展脐橙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脐橙生产有一定的成效,但基地规模小,产量偏低,果品优质率不高,产业化水平低。 其原因如下: 一是建园选址不当。 开发时没有科学规划、盲目建园,随意种植,在一些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易冻和土壤、气候不适宜的地方发展脐橙,造成果树冻死或成活率不高。 二是品种把关不严。 在发展脐橙生产时,对种苗把关不严,品种良莠不齐,导致有的脐橙园品种混杂,有的是劣质品种。 三是经营模式不当。 现有脐橙园大多是以村、组集体或单位统一开发经营,管理机制不活,资金投入不足,管理粗放,效益低下。 另外部分果农不顾实际,盲目大规模建园,投入和管理跟不上,造成果园低产、低效。 四是冻害的影响。 1991 的冰冻、 1999 年的辐射降温的霜冻, 对全县脐 12 橙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五是产后商品化处理落后,全县基本上是粗采粗存,统货上市。 第 3 章 项目 可行性 分析 脐橙的生产要求 我国能生产脐橙的地方主要是两条带,一条是赣南 — 湘南 — 桂北,另一条三峡河谷地带。 按脐橙的气候要求,我国脐橙适宜区主要在赣南 — 湘南 — 桂北和三峡河谷。 而这两个区相比,赣湘桂一条线积温较高,秋季温差较大,生产的脐橙外观和内质很好,表现在甜酸适度,外观橙红,成熟期较三峡河谷地带早 10— 15 天,比美国和西班牙早 1 个月。 在港澳市场已表现出品质和时间优势。 我国 其他地方也有脐橙发展,但是,外观和内质与上述两个地区相比,均有差距,无法与这两个地区竞争。 柑橘鲜果生产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对全世界柑橘成本的调查,我国目前生产的脐橙和其他柑橘的成本大约为 — 元 /公斤,同一品种,美国的成本为中国的一倍,就脐橙而言,我国目前的生产成本远低于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脐橙主要生产国。 其中农药和化肥投入与发达的美国没有差异,成本低的主要方面是采果成本,我国劳动力比较便宜。 发达国家的脐橙生产成本中,大约 40%是采收开支。 另外,我国脐橙有区位优势,离市场近,果实新鲜,风味 较浓,在东南亚具有广阔的市场。 市场前景 用于鲜食的甜橙主要是脐橙和夏橙。 特别是脐橙,它是世界柑橘出口 13 的主要品种,被誉为“柑橘之王”,其栽培及品质受地理、气候、土壤制约较大,全球只有少数地方可实现优质丰产。 由于脐橙在生产数量上受到限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量却日益增加,因而市场空间大,潜在风险小。 另一方面,脐橙 由于没有种子和具有特殊的香味,比较耐贮藏等,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 是甜橙国际贸易的主要类型。 发展潜力分析 有较好的生产基础 全县现有脐橙 万亩,其中相对集 中连片的基地有 个,已挂果的面积 2020 亩。 另外,茶陵在脐橙生产上涌现了一批示范大户。 有较好的技术基础 全县有果树专业技术干部 35 人,其中高级农艺师 2 人,农艺师 5 人,助理农艺师 28 人 ,并已制定了脐橙栽培技术规程。 另外,我县农民素有种水果的传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涌现了一批柑橘生产“乡土专家”。 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茶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 ℃,比北部的攸县和西部的安仁县高 ℃,比南部的炎陵县高 ℃,比东部的宁岗、莲花县分别高 ℃、 ℃,茶 陵各月平均气温与纬度相同、年平均气温相等的衡阳市比较, 7— 8 月份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