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4【附录】历届真题及答案mx(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或未选均无分。 ( ) ( ) 、愉快感和幸福感 灵上的自豪感 ( ) ,互不相同 ,互不相容 ,互补共存 ,相互取代 ( ) 高于德育应代替德育 ,这主要表现在(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 3 37 小题每题 4 分, 3 39 小题每题 3 分,共 14 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 41 小题每题 7 分, 42 小题 6 分,共 20 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 43 小题 12 分, 44 小题 14 分,共 26 分) 《鹿柴》为例,分析意境和意象的关系。 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汉语言文学专业( C050105)自学考试参考文丛》 自考 第 5 页 共 9 页 汉语言文学自考参考文丛下编 5 第一册 政哲类 全国 2020年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原理 试题 课程代码: 0037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 )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 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 )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 5.标志着美 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 《大希庇阿斯篇》 《新科学》 《美学》 《美学》 6.“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 7.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 ) 8.把山水作为绘画 、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 ) 9.美感产生于( ) 10.“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 1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 ) 12.提出“神思”的理论家是( ) 13.美感开始于( ) 14.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 ) ,却没有终点 ,也无终点 ,也有终点 15.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 16.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17.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 ) 18.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在于( ) ,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19.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与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 20.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 ) 21.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 ) 《汉语言文学专业( C050105)自学考试参考文丛》 自考 第 6 页 共 9 页 汉语言文学自考参考文丛下编 6 第一册 政哲类 “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审美王国”进入 “自由王国” “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22.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 ) 23.“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 ) 24.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 ) 25.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 ) 26.笪重光说:“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 ”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是( ) 27.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 28.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 C. 悲剧 29.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是( ) 30.“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美育与智育的区别是( ) ,智育是认知教育,美育是情感 教育 ,智育是知识教学过程,美育是情感升华过程 ,智育是由内而外输入,美育则有内在自发性 ,智育用脑接受,美育用心接受 ,美育离不开感性形象,智育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 32.美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它所包含的层面主要有(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