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闸弄口街道垃圾房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窗框安装时根据已弹好的控制线调整正 侧面垂直口水平度和对角线尺寸,待合格后,固定窗框。 窗框安装必须牢固,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埋设连接方法及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进行钢门窗扇安装。 平开门窗扇应关闭严密,间隙均匀,开关灵活;推拉窗扇应关闭严密,间隙均匀,扇与框搭接量符合设计要求。 5)安装钢 门 附件,做到附件齐全,位置正确、牢固、灵活适用,达到各自功能。 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 (一)总工期控制 : 90 日历天 (二)主要分部工程工期安排 1、 拆除 施工安排: 20 日历天 2、主体结构施工安排: 70 日历天 3、 安装 工程: 25 日历天 4、各主要分部施 工进度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 第六章 工期保证措施 (一)工期目标: 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穿插,确保合同工期。 (二)工期保证措施: 如若中标,我单位将按照投标书承诺书的保证,以最快的速度进点,边 20 建设临时设施,边进一步深入现场调查,依据设计图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积极做好开工准备,为下一步全面开展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我方保证按投标书提报的机械设备力量和人员组成投入施工,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 实现机械化、标准化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 抓好施工黄金季节的 计划安排,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根据优化的网络安排,从技术、设备、劳力上保证关键线路的需要,实施平面、立体交叉作业,同时抓好非关键线路,同步展开,整体推进工程进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展和加速施工进度,实行总工程师质量总负责的技术责任制,配备足够的有施工技术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除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外,对关键工序还必须编写施工方案;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实行分项工程施工前的现场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必须成为施工生产的依据,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 提高分项工程 质量一次合格率,减少不应有的返工。 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减少施工干扰。 安排好职工生活,开展劳动竞赛,加快工程进度。 认真遵守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法规,加强同业主、设计、监理、科研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四邻百姓的联系、协调、合作,减少扰民和民扰。 加强工程进度的计划性: (1)施工期间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进度控制计划进行阶段工程进度目标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编制月、旬作业计划,做到日保旬,旬保月,并做好施工进度记录。 21 (2)加强施工中进度控制,将实际进度与 计划进度对比,及时调整。 (3)建立现场会、协调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现场会,每天召开生产调度协调会,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各工种进度,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1采用“四新”技术,保证工程进度: (1)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充分利用我单位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的工艺保证质量,提高工效,保证进度。 ( 2)柱和顶板混凝土按清水混凝土要求施工,省去了抹灰工作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投资。 1加强土建、水电专业的配合工作: (1)装修、水电设备工程采取提前插入、与主体结构交叉作业等综合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实 际占用工期天数。 (2)加强水电安装与土建配合工作,要互相协调,配合默契,安装工程要及时了解、掌握土建的施工进度,使预埋、预留以及安装项目得以及时完成,减少返工,加快施工进度。 1加强成品保护工作: (1)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返修浪费,加快施工进度。 (2)对全体员工加强教育,晓之以理,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自觉自律。 在每天的班前会上,要求班长要强调职工的成品保护意识,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做到成品保护有制度,成品保护工作有人负责。 第八章 主要机具设备配备 本工程所采用的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22 号 1 空气压缩机 2 2 钢筋弯曲机 1 3 钢筋切断机 1 4 钢筋调直机 1 5 闪光对焊机 1 6 电焊机 2 7 砂浆机 3 8 风动凿岩机 4 9 翻斗汽车 4 10 平板式振捣器 4 11 插入式振捣器 4 12 小翻斗车 2 13 柴油发电机 2 14 汽车式起重机 2 第九章 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实现对业主的质量承 诺,以领先行业水平为目标,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 100%,优良率达到 80%以上。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得分率达到 90%以上。 质量保证资料准确、齐全。 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二 )组织保证措施 项目经理、工长、质检员、安全员、 安全员、材料 员等管理人员 ,均为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受过专业技术培训 ,具有较为丰富的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及管理经验者,并持证上岗。 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 均具备相应的技术职称,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新工人、变换工种人员和特种 工种作业人员 ,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岗前培训 ,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23 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每项工作均由专人负责。 (三 )质量管理制度 技术交底制度 分项工程开工前,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对特殊过程必须编写作业指导书,如混凝土底板现浇工程、防水工程、预应力施工等重点分项工程。 对关键工序必须编写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分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等。 工序交接检制度 工序交接检即:①工种之间交接检。 ②总包与分包间交接检。 ③成品保护交接检。 上道工序完成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必须进行检验,并经监理签证。 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坚持做到:“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施工测量桩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隐蔽工程签证检查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 首先由班组、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核,检查结果填入隐检表,由双方签字。 隐蔽工程不经签证,不能进行隐蔽。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必须经技术人员复核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保测量准确,控制到位。 24 施工过程的质量三检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 工长负责组织质量评定,项目部质检员负责质量等级的核定,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 严格执行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 原材料采购需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精心选择合格分供方,同时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按规定进行复试及见证取样,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有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必须由专业人员进场验收,核实质量证明文件及资料,对于不合格半成品或材质证明不齐全的材料,不许验收进场,所有材料进场后应及时标识,确保不误用、混用。 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计量员,各种仪器、仪表,如经纬仪、水准仪、钢尺、油压表、千斤顶、压力机、天平、磅秤等均按照《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进行定期标定 ,专人负责。 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焊工、电工、防水 施工人员、试验工、测量工、架子工、司机、测量员、材料员、 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工长等均要经考核,必须持证上岗。 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选派具有资质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各级质检工程师,负责质检工作,质检员具有质量否决权、停工权和处罚权。 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 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必须经过质检员核查合格后方可上报监理。 认真执行“样板制”, 25 施工中执行“样板墙、样板间、样板层”制度,明确 标准,增强可操作性,便于监督检查。 “样板”必须按规定经验收合格,并经监理、甲方确认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1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 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我们以真诚的合作诚意与设计、监理共同把好质量关,在施工全过程中,教育施工所有人员,尊重和服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质量检查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四 )技术保证措施 1、技术资料管理: (1)设专职资料员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检查、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使施工技术资料在时间、内容、数量三交圈。 (2)执行施工技术资料管 理的岗位责任制,实行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资料总负责制,并做到分级把关。 1)物资组负责提供钢材、水泥、防水材料、外加剂等进厂原材料的材质证明。 2)技术组负责编制施工技术交底,提供原材料、半成品试验报告,办理隐蔽工程检查,办理设计洽商。 3)工程组负责提供质量评定、预检等原始资料。 4)安质组负责质量核定、预检、隐检的把关,严格按验评标准做到核定准确,签字齐全。 工程测量 ( 1)施工测量在整个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用的仪器和引测方法均应适应和保证测量精度的要求,为保证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衔接,测量 26 工作要 与施工现场密切配合,根据施工布置和工艺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测量放线方案,并做好验线复核。 ( 2)本工程基坑开挖时、及基础施工过程中须加强对基坑周围现有建筑物的观测,做好纪录。 ( 3)测量仪器必须符合《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并在施工全过程中保持仪器状态完好。 ( 4)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配合人员必须相对固定。 ( 5)钢尺使用时应铅直并用标准力 ,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校正。 ( 6)各种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 ,数据正确 ,内容完整 ,字体工整。 钢筋工程 要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控 制好材料关、加工下料关、绑扎成型关、验收关。 ( 1)钢筋进场必须有合格证并做好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对纵向受力钢筋核算其屈强比,并执行见证取样的有关规定。 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不应小于。 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 2)认真熟悉图纸,明确节点要求,合理配料,保证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 3)钢筋料表要经主管技术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 ( 4)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施工人员按要求进行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按施工规范要求做好连接接头的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 5)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 ,必须保证正确,箍筋加工应认真控制。 钢筋绑扎前,认真做好弹线工作,保证钢筋位置、梁、柱截面尺寸准确,钢筋绑扎成型后 ,要求横平竖直 ,整洁 27 美观。 ( 6)认真做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定位钢梯的支垫工作,消除钢筋位移通病。 ( 7)钢筋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 100%,优良率达到 80%以上。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保证砼内实外美的关键,必须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精心施工。 模板在设计过程中,对 拼、对拉螺栓的数量、多块板的排板配置,除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外 ,严格按照均匀、对称、有规律的原则进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 ,严禁随意更改变动 ,模板加工、制作、安装的质量要求,要严于国家标准 ,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 100%,优良率达到 80%以上。 ( 1)根据模板相互位置及各部位尺寸,经计算后确定模板支设方案,成排柱支模前,应弹通线进行找平。 以防侧模里出外进 ,确保线型顺直。 ( 2)柱模支设完毕必须进行校正,且支撑牢固,以免偏移扭歪。 ( 3)模板安装时标高、尺寸、轴线要准确。 ( 4)模板在拼装时一定要严密,模板的支设尺寸要 利用负误差,防止胀模。 ( 5)柱、墙模板支模前 ,先在其根部粘海绵条 ,防止柱、墙根部混凝土漏浆。 ( 6)梁底模设置 3‰预拱 ,预拱设置应呈抛物线。 ( 7)梁模板铺设前 ,先拉线校正主次梁是否平整 ,梁底板垫块是否水平 , 顶板模板采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