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机组集控运行培训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流速高、湿度低、管道粗糙度大 ,都使产生的静电电压高。 因此,输油管线除了要有可靠的接地外,还要控制油速不能太高,保持管道内壁光滑。 26. 什么是燃烧。 什么是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所谓燃烧,是指燃料中的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强烈放热的化学反应过程。 实质上燃烧是可燃物与氧的氧化反应,只是这种氧化反应应强烈到光放热的程度。 燃烧后的燃烧产物中不再含有可燃物质,即灰渣中没有剩余的固体可燃物,烟气中没有可燃气体存在时,称完全燃烧。 600MW机组集控运行培训题库(锅炉部分) 哈 尔滨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第 8 页 共 85 页 燃烧后的燃烧产物中还有剩余的可燃物存在时,称为不完全燃烧。 27. 什么是自燃与点燃。 所谓自燃 ,就是可燃物与空气的混物,由于温度升高或其它条件变化,在没有明火接近的情况下,而自动着火燃烧。 例如,储煤场的堆煤、煤粉仓内的煤粉有时就会自燃。 在大气温度下,煤也能进行缓慢地氧化,析出少量热量,如果散热条件不好,温度逐渐升高。 温度的升高,促进氧化过程的加强,析出的热量更多,温度升高更快,当达到足够高的温度时,而自动着火燃烧,这就是自燃形成的过程。 出现自燃时的温度,称自燃温度或自燃点,也叫着火温度。 着火的另一种方式是点燃。 所谓点燃,是利用明火将可燃物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燃。 锅炉的燃烧都是点燃的。 28. 煤粉炉内 的火焰是怎样保持稳定的。 煤粉锅炉一般要求煤粉气流在离开燃烧器出口 200—— 300mm 处开始着火。 如果着火距离太近,会烧坏燃眉之急烧器;而距离太远,又可能引起脱火,即灭火。 流动着的煤粉气流点燃的火焰如何才能稳定在所要求的位置呢。 这就要求煤粉气流度与火焰传播速度相配合,并为气流的着火提供足够的着火热源。 煤粉气流点燃后,火焰以一定的速度向未着火的一端传播,这个速度称火焰传播速成度。 如果火焰传播速成度与气流速度相等,火焰就能保持稳定。 如果气流速度低于火焰传播速成度,火焰将传播到燃烧器内,这种情况称回火。 如果气流 速度高于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将被“吹走”,后来的气流就不能着火,这种情况称为脱火,即灭火。 无论是回火或脱火都是所不希望的。 而锅炉燃烧器出口气流速度,一般已超过脱火极限,火焰自身难以保持稳定。 煤粉气流必须从其它方面获得热量,使它加热到着火温度,才能连续着火,维持火焰稳定。 这一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火焰辐射及高温烟气向气流根部回流。 29. 燃料燃烧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燃料从入炉内开始到燃烧完毕,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 着火前准备阶段 从燃料入炉至达到着火温度这一阶段称准备阶段。 在这 一阶段内, 要完成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燃料与空气混合物达到着火温度。 显然,这一阶段是吸热过程,热量来源是火焰辐射及高温烟气回流。 影响准备阶段时间长短的因素除燃烧器本身外,主要是炉内热烟气为煤粉气流提供热量的强弱,煤粉气流的数量、温度、浓度、挥发分含量及煤粉细度等。 燃烧阶段 当达到着火温度后,挥发分首先着火燃烧,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焦炭 被加热到较高温度而开始燃烧。 燃烧阶段是强烈的放热过程,温度升高较快,化学反应强 烈,这时碳粒表面往往会出现缺氧状态。 强化燃烧阶段的关键是加强混合,使气流强烈扰 动,以便向碳粒表面提供氧气,而将碳粒表面的二氧化碳扩散出去。 燃尽阶段 主要是将燃烧阶段未燃尽的碳烧完。 燃尽阶段剩余的碳虽然不多,但要 完全燃尽却很困难,主要是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完全燃烧的因素,如少量的固定碳被灰包围 着;氧气浓度已较低;气流的扰动渐趋衰减;炉内温度在逐步降低。 如果燃料的挥发分低、 灰分高、煤粉粗、炉膛容积小,完全燃尽将更困难。 据试验,对细度 R90=5%的煤粉,其 中 97%的可燃物可在 25%的时间内燃尽,而其余 3%的可燃物却要 75%的时间才能燃 尽。 这也是实际锅炉中不可能使可燃物 彻底燃尽的基本原因。 30. 什么是燃烧速度。 燃烧速度与哪因素有关。 燃烧速度反映单位时间烧去可燃物的数量。 由于燃烧是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燃烧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可燃物与氧的化学反应速度以及氧和可燃物的接触混合速度。 前者称化学反应速度,也称化学条件;后者称物理混合速度,也称物理条件。 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空间的压力、温度、反应物质浓度有关,且成正比。 对于锅炉的实600MW机组集控运行培训题库(锅炉部分) 哈 尔滨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第 9 页 共 85 页 际燃烧,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炉内温度,炉温高,化学反应速度快。 燃烧速度除与化学反应速度有关外,还取决气流向碳粒表面输送氧气的快慢,即物理 混合速度。 而物理混合速度取决于空气与燃料的相对速度、气流扰动情况、扩散速度等。 化学反应速度、物理混合速度是相互关联的,对燃烧速度均起制约作用。 例如,高温条件下应有较高的化学反应速度,但若物理混合速度低,氧气浓度下降,可燃物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结果燃烧速度也必然下降。 因此,只有在化学条件和物理条件都比较适应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较快的燃烧速度。 31. 燃料迅速而完全燃烧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燃烧能迅速而又完全燃烧的基本条件主要有: ( 1)相当高的炉膛温度 温度是燃烧化学反应的基本条件,对燃 料的着火、稳定燃烧、燃尽均有重大影响,维持炉内适当高的温度是至重要的。 当然,炉内温度太高时,需要考虑锅炉的结渣问题。 ( 2)适量的空气供应 适量的空气供应,是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它是燃烧反应的原始条件。 空气供应不足,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也就不能达到完全燃烧。 但空气量过大,又会导致炉温下降及排烟损失增大。 ( 3)良好的混合条件 混合是燃烧反应的重要物理条件。 混合使炉内热烟气回流对煤粉气流进行加热,以使其迅速着火。 混合使炉内气流强烈扰动,对燃烧阶段向碳粒表面提供氧气,向外扩散二氧化碳 ,以及燃烧后期促使燃料的燃尽,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 4)足够的燃烧时间 燃料在炉内停留足够的时间,才能达到可燃物的高度燃尽,这就要求有足够大的炉膛容积。 炉膛容积与锅炉容量成正比。 当然炉膛容积也与燃料燃烧特性有关,易于燃烧的燃料,炉膛容积可相对小些。 比如相同容量的锅炉,燃油炉的炉膛容积要比煤粉炉的小,而烧无烟消云散煤的炉膛容积要比烧烟煤的炉膛容积稍大些。 32. 什么是煤粉炉的一、二次风。 一、二次风的作用是什么。 在煤粉中,一次风是通过管道输送煤粉进炉膛的那部分空气。 它可以是热空气,也可以是制粉系 统的乏气。 它的作用除了维持一定的气粉混合物浓度以便于输送外,还要为燃料在燃烧初期提供足够的氧气。 二次风是通过燃烧器的单独通道送入炉膛的热空气,进入炉膛后才逐渐和一次风相混合。 二次风为碳的燃烧提供氧气,并能加强气流的扰动,促进高温烟气的回流,促进可燃物与氧气的混合,为完全燃烧提供条件。 33. 什么是着火热。 对粉炉来说,将煤粉气流加热至着火温度所需的热量,称着火热。 着火热也就是燃烧准备阶段所需的热量。 着火热的大小与一次风量的大小、一次风温的高低以及燃料着火温度的高低等有关。 煤的挥发分含量高,着火温度 低,所需着火热少。 着火热的来源,主要是炉内火焰辐射热及高温烟气的回流加热。 为了使燃烧迅速着火,一方面要迅速提供着火热,一方面要设法减小着火热需要量,其基本措施是: 从煤粉气流初始温度考虑,应采用热风送粉,即提高一次风的温度。 从减小煤粉由加热到着火所需的热量考虑,适当提高一次风中的煤粉浓度,即采用较低的一次风率。 从为煤粉气流提供热量条件考虑,要设法提高燃烧区域的温度;以及加强热烟气的回流。 采用较细煤粉及较低的一次风速。 34. 一次风率与一次风温对燃烧过程有何影响。 一次风量占总风量的百分数称一 并次风率。 一次风率的大小,涉及到需要着火热的多少,从而影响着火的迟早。 一般确定一次风率时,一方面考虑要有一个合适的风粉比例,以便获600MW机组集控运行培训题库(锅炉部分) 哈 尔滨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第 10 页 共 85 页 得较大的火焰传播速度,利于稳定着火;另一方面要考虑一次风所提供的氧气,能满足挥发分着火燃烧的需要。 因此,一次风率应主要根据挥发分含量多少来确定,挥发低的煤,一次风率应小些。 一次风温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所需着火热的多少。 一次风温高,减小着火热需要量,从而可加快燃料的着火。 由于挥发分含量影响着火的迟早,一次风温要根据挥发分的多少来确定。 一般挥发分高的煤,可采用较低的一次风温,若一次风 温太高,由于着火点太靠近燃烧器,而有可能烧坏燃烧器。 挥发分低的煤,则应采用较高的一次风温,如无烟煤、劣质烟煤及某些贫煤,应采用热风送粉。 35. 一、二次风速根据什么确定。 煤粉气流离开燃烧器出口时的一次风速,对着火程有明显的影响,一次风速过高,会使着火距离拉长,使燃烧不稳,严重时会造成灭火。 一次风速过低时,不仅引起着火过早,使燃烧器喷口过热烧坏,也易造成煤粉管道堵塞。 最适宜的一次风速与燃用煤种和燃烧器型式有关,一般挥发分高的煤,因其着火点低,火焰传播速度快,一次风速应高些;挥发分低的煤,一次风速则应 低些。 直流燃烧器的一次风速一般要比旋流燃烧器的一次风速稍高些。 二次风速一般要比一次风速高些,这一方面是要求二次风对一次风应起引射作用,另一方面涉及到一、二次风混合迟早以及燃烧期间,特别是燃烧后期,气流扰动的强弱程度。 二次风速高,一、二次风混合较迟;二次风速低,一、二次风混合将提前。 从燃烧角度考虑,二次风应在煤粉气流着火后、燃烧迅速发展需要大量氧气时,开始与一次风混合,且宜分批混入。 若一、二次风混合太早,相当于增大了一次风量,对燃料的着火不利。 若一、二次风混合太迟,会使着火后的燃烧缺氧,对燃烧过程的迅速发展 不利。 故二次风速的高低,应根据燃料着火、燃烧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即根据燃煤挥发分含量的多少以及燃烧器的型式来确定。 36. 什么是火焰中心。 其位置对锅炉工作有何影响。 在锅炉炉膛中,燃料燃烧放热的同时,还进行着热量的传递。 由于不同部位处于不同的燃烧阶段,放热强度不一样,致使炉膛各部位的温度也不相同。 在炉膛中的最高温度点,称为 火焰中心,也称燃烧中心。 火焰中心在炉膛中的正确位置,一般应在燃烧器平均高度所在平面的几何中心处。 火焰中心位置会因人为原因及其它因素而发生变化,火焰中心位置的变动,对锅炉传热及锅炉安全工 作均有影响。 火焰中心位置太低时,可能引起冷灰斗处结渣;火焰中心位置太高,使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导致炉膛出口对流受热面结渣及过热器壁温升高;火焰中心在炉膛内偏向某一侧时,会引起该侧炉墙的结渣。 当然,有时为了调节蒸汽温度的需要,还可人为地改变火焰中心位置。 37 运行中火焰中心位置可以调节吗。 锅炉在运行中,火焰中心位置是可以调节的。 某些直流燃烧器本身就做成摆动式的,出口角度改变则射流方向也就随之变化,出口倾角上仰或下倾,就可使火焰中心沿炉膛高度方向上升或下降。 改变燃烧器运行方式,也可改变火焰中心位置,如多排燃 烧器,可通过改变不同燃烧器的负荷来调节,增大上排燃烧器的喷粉量或减小下排烧器的喷粉量,火焰中心位置就上升;进行相反的调节,火焰中心位置就下移。 另外,开大上排二次风,可使火焰中心位置压低;开大下排二次风,可将火焰中心位置抬高。 当然,不管何种目的,需要调节火电厂焰中心位置时,都必须考虑到由于火焰中心位置的改变,不致引起冷灰斗或炉膛出口处结渣,也不致使过热器壁温升高太多 38. 如何强化煤粉气流的着火与燃烧。 从煤粉气流燃烧的基本措施有: 适当提高一次风温度 提高一次温可减小着火热需要量,使煤粉气澈入炉 后迅速达到 600MW机组集控运行培训题库(锅炉部分) 哈 尔滨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第 11 页 共 85 页 着火温度。 当然,一次风温的高低是根据不同煤种来定的,对挥发分高的煤,一次风温就 可以低些。 适当控制一次风量 一次风量小,可减小着火热需要量,利于煤粉气流的迅速着火。 但最小的一次风量也应满足挥发分燃烧对氧气的需要量,挥发分高的煤一次风量要大些。 合适的煤粉细度 煤粉越细,相对表面积越大,本身热阻小,挥发分析出快,着火容易于 达到完全燃烧。 但煤粉过细,要增大厂用电量,所以应根据不同煤种,确定合理的经济细 度。 合理的一、二次风速 一、二次风速对煤粉气流的着火与燃烧有着较 大影响。 因为一、 二次风速影响热烟气的回流,从而影响到煤粉气流的加热情况;一、二次风速影响一、二 次风混合的迟早,从而影响到燃烧阶段的进展;一、二次风速还影响燃烧后期气流扰动的 强弱,从而影响燃料燃烧的完全程度。 因此,必须根据煤种与燃烧器型式,选择适当的一、 二次风速度。 维持燃烧区域适当高温 适当高的炉温,是煤粉气流着火与稳定燃烧的基本条件。 炉温 高,煤粉气流被迅速加热而着火,燃烧反应也迅速,并为保证完全燃烧提供条件。 故在燃 烧无烟煤或其它劣质煤时,常在燃烧区 设卫燃烧带或采取其它措施,以提高炉温。 当然, 在提高炉温时,要考虑防止出现结渣的可能性。 适当的炉膛容积与合理的炉膛形状 炉膛容积大小,决定燃料在炉内停留时间的长短, 从而影响其完全燃烧程度,故着火、燃烧性能差的燃料,炉膛容积要大些,这种燃料还要 求维持燃烧区域高温,故常需要选用炉膛燃烧区域断。600mw机组集控运行培训题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作位置。 4. 装上发电机 主变 PT、发电机 PT、励磁调节 PT 手车和 励磁变压器手车二次保险;合上主变 PT、发 电机 PT、励磁调节 PT 和 励磁变压器二次回路断路器。 5. 合上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 6003开关主变侧隔离刀闸 60036和发电机侧隔离刀闸 60032。 6. 装上发电机出口断路器 6003 开关二次保险;合上发电机出口断路器 6003开关二次回路断路器。 7.
论和建议 研究的初 步结论 ( 1)本项目利用阿克苏地区丰富的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生产 聚乙烯和 聚丙烯,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可靠,符合国家的能源安全政策和产业政策,环保效益优异。 ( 2)本项目将天然气和煤两种能源优势结合生产甲醇,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同时大量减少了温室气体 CO2 的排放。 ( 3)本项目原料、燃料供应有可靠的保证,用水供应有保证,交通运输方便,建厂条件优越。 WEC
高化学在国内建成了草酸二甲酯加氢生产乙二醇的千吨级工业化试验装置,采用日本宇部筛选的催化剂,高效地生产出国标优等品乙 二醇,验证了宇部筛选的催化剂的性能,证明了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煤制乙二醇项目一览: 项目主体 产能 时间 通辽金煤 20 万吨 /年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 试车成功 五环科技、湖北省化学研究院、鹤壁宝马集团签约年产 300 吨级乙二醇中试装置、 20
题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将影响全厂的安全经济运行。 分散 性 化学补给水处理系统、超滤反渗透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机组汽水取样 /化学加药系统、净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循环水加氯控制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飞灰系统、除渣系统、电除尘系统、输煤系统 等遍布于全厂。 非连续 性 各 系统几乎都是间歇式运行,即在一定的要求后才进行操作,满足一定的条件后,系统停止运行,等待下一次运行。
改扩建工程装车仓 Z字型上人通道 施工 方案 8 中煤第七十 二 工程 有限公司铁北工程 项目部 1上人跳基础周围人工开挖 400mm*400mm 的排水沟,排水沟采用 120砖砌体砌筑,内壁抹 20mm 厚 1:2 水泥砂浆,利用排水沟将雨水排入搅拌机沉淀池。 1在上人跳 40m 外设立两道风绳,风绳锚墩深度 ,平面尺寸600mm*600mm,采用 C25 混凝土浇筑
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对冲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 构Π型锅炉、露天布置燃煤锅炉。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 1913t/h。 锅炉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 锅炉点火及助燃采用国家标准 0 号轻柴油。 锅炉共装设 30 根油枪,总输入热量按30%BMCR考虑,油枪采用压力机械雾化方式。 采用高能电弧点火装置,二级点火系统,由高能电火花点燃轻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