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食品安全(ppt48)-食品饮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进口, 从而保护了其国内农业。 1999年,韩国粮食作物市场需求总量为 1983万吨,但国内生产仅 583万吨,自给率平均为 %。 2020年,韩国农、畜、林、水产品进口总额为 美元,占当年韩进口总额的 %。 其中,农畜产品为,占农畜林水产品进口的 %,占韩进口总额的 %;水产品 ,占 %,占韩进口总额的 %;林产品 ,占 %,占韩进口总额的 %。 主要进口商品包括谷物、肉类、薯类、油料、水果、蔬菜、花卉、鲜活鱼类、冷冻水产品等。 主要进口国为美国、中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地区、巴西等。 ( 1)韩国对农产品的进口限制制度 市场准入限制商品进口的管理方式 由政府指定机构开展国营贸易。 由政府指定机构对进口配额进行公卖。 实际需要者推荐。 混合管理。 ( 2)调节关税制度 依据现行 《 关税法 》 ,调整关税制度是指对国内产品竞争力较差、进口增加可能招致市场混乱或损害国内产业基础的农、林、畜、水产品,以及环保、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国内产业的均衡发展等所要求临时保护的其它商品,在基本关税的基础上可附加 100%以内的调整关税或从量税,对于以农水产品为原料的商品,可不受 100%限度的约束,依据国内外价格差距确定调整关税税率或从量税。 该制度每年经韩国财政经济部审议后,以总统令的形式发布实施,适用期限一般为 1年。 ( 3)非关税壁垒 依据 《 农水产物品质管理法 》 、 《 粮谷管理法 》 、《 家畜传染病预防法 》 、 《 畜产法 》 、 《 种畜等的生产能力、规格标准 》 、 《 畜产品加工处理法 》 、 《 饲料管理法 》 、 《 肥料管理法 》 、 《 植物防疫法 》 、《 关于鸟兽及狩猎的法律 》 、 《 水产品法 》 、 《 水产品检验法 》 、 《 食品卫生法 》 等法律,韩国制订了种类繁多的检疫和卫生标准。 如转基因加工食品标识制度、水果 蔬菜 花卉病虫害检疫制度、口蹄疫及疯牛病疫区产品进口紧急限制制度、家禽肉检疫制度、水产品安全检疫检验制度、强化原产地标识等。 另外,对农产品中使用激素和抗生素等也严格限制。 三、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 1)总体情况: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卫生法 》 刚试行时,中国食品卫生监测总体合格率只有 %,现在达到了 %,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达到了 90%以上。 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已形成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级标准构成的标准化体系。 中国已制定了1050项食品国家标准,1145项食品行业标准和近万项食品地方标准和几十万项食品企业标准。 ( 2)严峻的形势 2020年 11月 9日中国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指出,由于中国食品生产经营的基础设施薄弱,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卫生意识淡薄,加上中国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农药兽药的滥用得不到有效管理,食品安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形势依然严峻。 据中消协统计资料显示,消费者有关食品方面的投诉在历年投诉统计中均占较高比例, 1998年至 2020年全国食品问题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 20%,约四十六万件。 目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以及食物中农药、兽药残留问题;违法生产经营食品、制假售假直接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等。 造成我国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 ※ 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 现在,中国每年使用化肥4200万吨,平均每公顷土地施用量超过400公斤,大大超过美国和欧洲每公顷使用225公斤的标准。 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相当严重,酸雨、硫和重金属对土壤、农作物和水源形成污染,造成农产品中的毒害物质超标。 目前我国每年有 20多万吨、 1000多种农药施用于农作物,有些甚至是违禁药物。 每年我国消费者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 10万人。 北京市农委的资料说,在北京市场农产品抽查中发现,有 18%的农产品有害残留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其中蛋品超标 33%,蔬菜 20%,水果 18. 7%,肉类 17. 6%。 ※ 非法添加剂的使用和制假、售假:催熟剂和激素、兽药和抗生素、非法的食品添加剂等。 今年1月份的最新监测结果表明,京津沪深四市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产品“瘦肉精”污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有两个城市的生猪抽检样品全部合格,另外两个城市的生猪样品中仍有少量被检出“瘦肉精”。 今年三季度,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当地面粉增白剂含量进行了专项抽查,共抽查了 125组面粉,合格的仅 44组,合格率 %。 国家质监总局近日发布了对北京、上海、广东、河南等 10省市的小麦粉产品进行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作为北方各省主要门粮的小麦粉的抽样合格率仅为 %。 其中小包装产品抽样合格率为 %,大包装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 %.。 ※ 微生物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依然严重: 2020年江苏、安徽等地暴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 H7食物中。wto与食品安全(ppt48)-食品饮料(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