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管理的新思维-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新聞做投資決策。 任何理性的決策者都會願意付錢買這樣的新聞,所以巿場可能有這樣的需求。 但是我們還要分析它的競爭生態。 即時財經新聞就是要迅速。 但是,在迅速之下,你怎麼知道消息是真是假。 你的記者告訴你韓國某工廠爆炸,是真還是假。 如果等外電報導了你再報導,就變得不即時了。 所以即時財經新聞會有問題。 另外,假設你是理性投資者,你知道韓國PVC廠爆炸,你決 定要買進或賣出台塑股票,需要經過判斷,所以即時財經新聞需要更多的分析。 再來,新聞從哪裡來。 透過採訪,成本太高;拷貝來的,會被告。 因此,這個商業模式不會存活,因為它不符合競爭生態。 過去,買賣的交易模式是賣方出價,買方決定要不要買。 打破了這項成規。 美國國內班機主要服務商務人士,但是每天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座位是空的,相當於五十萬個空位。 看到了機會,於是找來一名顧客,問他要去哪。 假設該顧客要到芝加哥,且願意 支付六○美元購買機票。 於是去找聯合航空,對方只願意賣一二○美元。 支付了一二○美元,但賣給該名顧客六○美元,它瘋了嗎。 不,因為該顧客會昭告諸親友,會有更多人來運用網站。 下次 集合了一百名顧客,它帶著這些顧客的需求,與航空公司交涉,航空公司當然會賣。 這就是典型成功的商業模式。 這就是策略創新。 知識等於財富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等於財富。 大家都說國泰人壽比台積電大,可是一九九七年六月,知識股打敗資產股,台積電的巿場價值超越國泰 人壽。 台積電什麼都沒有,只有廠房、土地、機器設備,一堆破銅爛鐵,有的是知識。 為什麼知識會變成財富。 我們談的是以團體為主的知識,個人的知識不在討論之列。 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