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富煤矿15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2 预防瓦斯及煤尘爆炸 ......................................................................52 火灾与水患的预防 ...........................................................................53 其他事故的预防 ...............................................................................53 避灾路线及自救 ...............................................................................54 第 8 章 矿井排水 .............................................................................................55 概述 ..........................................................................................................55 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 ......................................................................55 对排水设备的要求 ...........................................................................56 矿井主要排水设备 ..................................................................................56 排水方式与排水系统简介 ..............................................................56 主排水设备及管路的选择计算 ......................................................57 IX 第 9 章 技术经济指标 .....................................................................................59 总结 .......................................................................................................................61 致 谢 辞 ...............................................................................................................62 参考文献 ...............................................................................................................63 附录一 ...................................................................................................................64 附录二 ...................................................................................................................71 1 绪 论 本 毕业设计 说明书 的主要内容是 七台河精煤集团 富强 煤 矿 aMt/ 的新井设计 ,从矿井的开拓方式、 系统,采区设计,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矿井的 通风都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设计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保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 , 严格遵循国家对煤炭开采的相关规定,并详细的阅读了《煤矿工业 设计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尽量的把目前我国乃至世界领先的采矿 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备应用到设计的矿井中来,本着高产高效的设计生产理念 来做设计。 尽可能的提高矿井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建设和谐、人性化的现代化高产高效 的矿井。 设计说明书的对整个矿井的开拓、准备、回采、通风安全、运输和排水做了详细的说明。 由于本人 的设计 水平 和 编写 说明书的 时间有限, 书中的纰漏和 错误在所难免, 恳请并感谢 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批评指正。 2 第 1 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井田概况 井田位置及范围 本设计矿井富强矿位于七台河市东部的茄子河区,地理坐标为:东经311317131  ,北纬 84454445 。 南部边界 为 5F 断层 与 铁东 矿的深部区相邻。 本矿井 井田内东西走向最长为 ,南北倾斜宽。 交通位置 矿区北部有七台河至宝清 和双鸭山 的公路,并且与矿区公路相连均 是 白色的二,三级水泥路面, 西部也有公路通过勃利可直达哈尔滨, 矿区铁路与勃利至七台河 的国有 铁路在集配站接轨,交通 十分便利。 详见交通位置图111: 地形地势 本区属于丘陵地形,南北两侧高,中部受茄 积 子河的侵蚀地势较低洼,区内最高标高 220 m,一般在 190~ 210m 之间。 气候 雨量 风向 风速 矿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 C36 ,最低气温零下 C34 ,年降水量 mm500 左右,冻结期由 11 月至次年 4 月末,冻结深度一般在 左右,风向多西风,最大风速为 sm/24。 3 富强矿新富矿区南外环路东风矿新建矿新立矿火车站新兴矿桃山矿勃利哈尔滨鸡西牡丹江佳木斯北外环路茄子河详查区龙湖矿北兴农场双鸭山宝清红卫矿区东方红矿区鹿山矿八五五农场铁南矿区铁西矿区 铁东矿大丰矿区元烟矿北 图 111 交通位置图 河流 区内只有茄子河河流,河床的最高标高为 m187 ,平均 m180 ,茄子河从本区东部流入西部流出,汇入桃山水库。 茄子河的最大流量为 sm/ ,最大流速 sm/ ,本井田西南部有一条较大的季节性水沟 铁洗煤泥沟,是汛期的主要防汛地点。 由于茄子河在本矿井的煤层赋存深部和井田中部大断层 2F 附近流过,所以对开采没有太大的影响。 4 井田 附近工矿农业 经济状况 区内 的 镇、 连 队以农业 种植 为主,其次种 植少量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烟等;井田 中流过的茄子 河的河砂、砾岩可供建筑之用。 原材料及水电供给情况 水源来自开采地下水 和对茄子 河河水的净化,能够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 生产 用电一共有两趟,一趟使用一趟备用。 地质特征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本 井田内 沉积地层的基底为元古界的花岗岩及花岗片麻岩 ,地层为中生界侏罗纪中上统鸡西群 ,滴道组的地层不整合于基底之上。 侏罗纪上统城子河组地层平行不整合于滴道 组 之上,为本矿井的主要含煤地层,层厚 1000~1200m,含煤系数为 % ,其中的煤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的 32 层,根据岩性特征 和地层的含煤性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划归给本 设计矿井的可采煤层共七层。 5 详见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121: 7上统系罗罗侏侏界生中统系界地层系统柱 状2333煤层号煤层厚度( m)岩 性 描 述组城组河子35可采煤层共七层,岩性以粉砂岩,粉细砂岩互层为主,部分含有砾岩 图 121 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6 本井田位于 勃力 煤田 鸡西中生代坳陷中部, 区内地层总体向南倾斜 ,因受 井田中部大断层 F5的 作用影响 将井田划分为 两部分,井田四周也是以较大的断层为边界的。 各个断层的具体情况见表 221  : 经过 详细的地质勘探 及综合分析,本井田有 5 条大断裂,都为正断层。 表 122 主要断裂构造 断层特征 序 号 断层 编号 断层 性质 方向 落差 ( m) 断距( m) 查明 程度 1 1F 正 东西 165 12 可靠 2 2F 正 东西 520 30 可靠 3 3F 正 南北 180 13 可靠 4 4F 正 西北 —东南 196 15 可靠 5 5F 正 东西 147 8 可靠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本井田 内的所有 煤层 都 位于侏罗系鸡西群城子河含煤组, 本设计矿井 在该 组 内 共有 可采 煤层 7 层 , 以下 将各煤层 的 厚度、结构、 煤 容重和 煤层 顶底板情况 说明 如下 (附煤层特征表 ): (1) 7 号煤层:煤层厚度  ,平均煤层厚度 ,煤层结构 为单斜构造 , 煤层平均倾角为 19 , 赋存稳定,无夹 矸 , 煤层能够 发育 到地面露头 ,容重 3/ mt 3,顶板为中细砂岩,伪顶为 的煤泥岩或含炭泥岩,底板为 细 砂岩。 (2) 11号煤层:煤层厚度  ,平均煤层厚度 ,平均倾角19 , 煤层发育到地面露头 , 贮存 稳定的煤层, 单斜 结构,容重 3/ mt ,顶板为 细 砂岩,底板为粉砂岩。 (3)15号煤层:煤厚  ,平均 ,属于稳定的煤层,煤层结构单一,容重为 3/ mt ,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细砂岩。 7 (4)17号煤层:煤厚  ,平均 , 井田范围内有一半能够发育到露头 , 另一半由于断层的原因使得煤层只能发育到 25 左右 标高, 煤 容重 3/ mt ,顶板为 细砂岩,底板为粉 砂岩。 (5)23号煤层:煤厚  ,平均 , 井田范围内也是大约一半能够发育到地面 , 另一半只能发育到 0 左右标高,煤的 容重 3/ mt ,顶板为 粉砂岩 ,底板为细砂岩。 (6)33号煤层:煤厚  ,平均 , 发育情况和 17 , 23 一样也是断层的影响 , 大约一半只能发育到 20 标高, 容重 3/ mt ,顶板为细砂岩 ,底板为 粉 砂岩。 (7)35号煤层:煤厚  ,平均 , 煤层的发育 情况和 33 基本相同 ,容重 3/ mt ,顶板为 粉砂岩 ,底板为细砂岩。 详细情况可 见煤层特征表 123: 表 123 煤层特征 层 次 煤厚( m) 层平均间距 ( m) 稳定性 顶板 底板 最小 最大 平均 7 较稳定 中细 砂岩 细 砂岩 15 11 稳定 细砂 岩 粉砂岩 24 15 较稳定 粉砂 岩 细 砂岩 110 17 较稳定 细砂岩 粉砂岩 35 23 稳定 粉砂岩 细砂岩 38 33 稳定 细砂岩 粉砂岩 10 35 稳定 粉砂岩 细砂岩 8 岩石性质 厚度特征 表 124 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名称 容重 kg/cm3 孔隙度 抗压强度 102 kg/cm3 抗拉强度 102 kg/cm3 变形模量 102 kg/cm3 弹性模量 kg/cm3 砂岩  255 202   101 砾岩  155 151   82 灰岩  205 205  81 105 页岩  3016 101   82 石英长石   3515  206 206 井田内水文地质情况 据 本井田的 精查地质报告水文部分的论述,本井田开采的煤层位于 浅部和中 深部。 水文地质条件 比较简单,矿井涌水 量主要受以下各个 因素的影响: 1. 本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 本矿井水的主要来源是地表水, 茄子河是本井田内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河流,河床的标高在 m180 左右, 在茄子河附近沉积有 m97 厚河沙,河床的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