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期发苗较慢,因此要注意促发壮苗。 根据近年的生产实践,四法可促油菜壮苗。 一、适时播种。 一般杂交油菜冬性较强,可适当提早播种。 利于秋季和冬初气温较高的有利条件,使其“秋发”和“冬发”。 二、施足苗床基肥。 每亩苗床施土杂肥 4000斤、磷肥 25 公斤、氯化钾10 公斤、硼砂 斤,均匀撒施,精细整地。 按照宽 2分畦,开好畦沟,便于管理。 将畦面反复整细、整平
1、交晚稻(主要指双季杂交晚稻)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8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流域一些省份如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由于大面积推广杂交晚稻改变了以往晚稻的低产面貌,出现了晚稻超早稻的可喜局面。 一些省已把大面积推广杂交晚稻并与杂交早稻配套作为开发吨粮田的重要措施。 我国杂交晚稻种植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南部及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这些地区是我国双季稻主要种植区
夺取丰收,在采用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要重点围绕“稀播短龄、稀植浅插、浅灌控肥、治螟防曲”搞好因种栽培,具体技术如下:一、稀播短龄掌握每亩用种量为 2 斤,秧田面积为 ,移栽秧龄 2025 天,适宜播期为5 月底至 7 月上旬。 二、稀植浅插要求每亩栽 丛,即密度 6 寸7 寸左右,连作稻稍增,最好采用宽行窄株,东西行向插种,插种时尽可能浅且立苗,每丛插 1 株。 三、浅灌控肥移栽 15 天内
1、交晚稻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不同生育期需水量不同。 为保证杂交晚稻稳产高产,应针对不同生育期,实行科学的水分管理。 分蘖期实行浅水勤灌。 分蘖期浅水勤灌,能使杂交晚稻植株基部透光良好,阳光可直接照射稻株基部,提高水温和土温,增加土壤中氧气,促使根系发育,提高吸肥能力,促进早发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灌水深度,因天气制宜,一般为 3 厘米米,以阴雨天气稍浅,高温干旱天气稍深为宜。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优 3 号” 选育单位:绵阳市新宇生物科研所品种来源:涪化三号属核不育两用系杂交组合,母本是从自育芥甘杂交后代中分离的不育株,再与双低亲本、中双 4 号杂交选育,于 1993 育成,再与恢复系938(自育)选配育成洁优三号。 产量表现:2000 年市油菜区试,7 个点平均亩产 10367 公斤。 2001 年参加重庆市区试,涪优三号 7 个点平均亩产 13387 公斤
招可以辨真假一看整齐度。 混有其他稻谷的杂交稻种子粒型不整齐。 混入的父本或其他籼稻明显比杂交水稻种子细长饱满,而粳稻谷则较圆。 二看谷壳色。 杂交水稻种子谷壳上略带不均匀的黄褐色等生理性杂色,而父本、保持系谷粒颜色较一致,保持系和其他混杂谷粒比杂交水稻种子透明度高,谷壳比杂交水稻种子光滑。 三看柱头痕迹。 非杂交水稻谷粒因多属于自花授粉,雌蕊柱头不外露,柱头痕迹遗留在谷壳内部
1、子贮藏的任务是严防混杂,并保持种子良好的播种品质和商品外观品质。 种子从收获到应用于生产,大多要经历贮藏阶段,特别是受市场需求、气候、政策、宣传推广力度等因素影响,种子不能完全销售时,搞好种子贮藏工作时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降低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救灾备荒的重要措施。 本文总结了杂交水稻种子贮藏的特点,提出杂交水稻种子的越夏贮藏技术。 一
1、018 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选育的推广新质源的三系杂交稻组合,有利于提高杂交水稻的抗逆力,避免杂交稻胞质单一带来的风险。 湛优 1018 是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以自育新质源三系不育系湛 A 为母本,优质恢复系 恢 128父本配组育成。 湛 A 是以(梅青 B4 为父本,与东莞新胞质野生稻 母本测交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 由它们组配的组合湛优 1018 于 2004 年 12
1、968 及栽培技术协优 5968(协青早 105/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晚稻新组合。 经 2000四年的试验,试种和示范后,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较好,适应性广,可作单晚、连晚种植的杂交稻新组合。 一、丰产性2000 年参加浙江省 8812 计划籼杂联品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汕优 10 号亩产 斤增产 11052%,增产极显著,列参试组合第一位;2001年由浙江省
招可辨真假 一看整齐度。 混有其他稻谷的杂交稻种子粒型不整齐。 混入的父本或其他籼稻明显比杂交水稻种子细长饱满,而粳稻谷则较圆。 二看谷壳色。 杂交水稻种子谷壳上略带不均匀的黄褐色等生理性杂色,而父本、保持系谷粒颜色较一致,保持系和其他混杂谷粒比杂交水稻种子透明度高,谷壳比杂交水稻种子光滑。 三看柱头痕迹。 非杂交水稻谷粒因多属于自花授粉,雌蕊柱头不外露,柱头痕迹遗留在谷壳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