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
1、米不仅具有单产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而且玉米品种类型多,适应多种生态环境及栽培条件。 既可春播、夏播,也可秋播,既可净作,也可与麦类、豆类和薯类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 是提高单位面积总产量的主要作物。 一、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玉米品种、类型较多,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制度选择最佳的高产品种。 选用良种,即使不增加劳力、肥料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收成,如良种良法配套
农单交 3 号”(原代号 选育单位:西南农业大学品种来源:父本 082 由西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室用 射线 伦琴处理沈单 7种子,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而成,母本 3H2 为外引系。 产量表现:在 2000 年区试中平均亩产 43805对照种成单 14 增产1307,在 2001 年区试中平均亩产 4341对照种农大 108 增产68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 43617%,比对照平均增产 1003。
号粤单 1 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优质、高产、紧凑型玉米单交种。 一、区试平均亩产 斤和 斤,分别比阳单 82 大面积示范亩产 500600 公斤。 高 197 厘米,穗位高 72 厘米左右,穗长 18 厘米以上,米以上,穗行数 14 行,每穗 426 粒左右,千粒重 272 克左右,出籽率85,秃顶很短。 肥抗倒,抗寒,抗旱,高抗大小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抗玉米螟和蚜虫。
1、单 11 号”(原代号 5511)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以自选系 549 为母本,外引系交 51 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产量表现;2000 年该品种在重庆市区试山区组中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雅玉 2 号增产 2001 年该组合在本市山区组区试中产量 330545 公斤之间,平均亩产 4364 公斤,比对照雅玉 2 号增产 两年试验中产量均高于对照雅玉 2 号,平均亩产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苗较耐寒,因而其播种期比较灵活。 按季节划分有春播、夏播和冬播。 1春播不同地区杂交油葵的春播适宜期不同。 如河北为 3月初至 5 月 10 日,辽宁为 4 月 20 日至 5 月 10 日,内蒙古为 4 月 15 日至 5 月10 日,山西为 4 月 14 日至 4 月 25 日,吉林为 5 月 15 日至 25 日。 在降水较多的地区,春播宜早不宜晚。 早播有以下好处
1、玉 10 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蠡县玉米研究所品种来源:以自选系 618 为母本,引进系黄 C 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 产量表现:2000 年参加重庆市杂交玉米新组合平丘组预试,蠡玉 10 号平均亩产 4922对照农大 108 增产 997。 2001 年参加重庆市平丘组区试,平均亩产 4384对照农大 108 增产 2002 年续试,平均亩产5156对照农大 108 增产 196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黔油 12 号 1品种来源黔油 12 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研所用蜀发 1 号 离不育株与“双低”品种 交选育的“双低”核不育系 母本,与“双低”品种的优系双 168作父本组配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 1999 年 7 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特征特性黔油 12 号品种幼苗半直立,苗期长势强,株型紧凑,开花集中,营养生长期长,不易早薹早花,株高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杂油 6 号 湘杂油六号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利用化学杀雄技术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 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己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主要特征特性湘杂油六号为中熟甘蓝型油菜品种,株高 185右,一次有效分枝 78 个,单株角果 360 个左右,果较粗长,果粒数 20 粒左右,种子黑褐色,千粒重 4。 显著特点有(1)品质好:芥酸含量 硫代葡萄糖苷含量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杂油 3 号 湘杂油 3 号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与常德农科所共同选育的三系杂交组合,2001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产量表现:湘杂油 3 号高产、稳产,1996在常德油菜区试中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湘油 13 号增产 11%,增产显著;1997度常德市区试中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湘油 13 号增产 增产极显著。 1997度省区试中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湘油
优 963” 协优 963 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邮码:310021)于 1996 年选育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 经浙江省 1998 年和 1999 两年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每 667 平方米(1 亩)产分别为 斤和 斤,比对照汕优 10 号增产 1999 年生产试验,平均每 667 平方米产 斤,比对照汕优 10号增产 平均全生育期 ,比汕优 10 号长。 抗性鉴定结果:抗稻瘟病,中抗褐稻虱